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复合加载条件下裙板式基础稳定性研究中,传统方法都是将基础底面中心作为荷载参考点,从而导致裙板式基础的破坏包络面形状非常复杂,而且依赖于埋深与宽度之比。为了得到能够适用于一定埋深比范围的统一破坏包络面方程,建议了一种裙板式基础最优荷载参考点的搜索方法,并将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予以数值实施。基于最优荷载参考点,联合采用swipe加载和固定位移比加载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归一化破坏包络面可以近似为力矩–水平荷载空间内的椭圆。进而提出了双参数的统一破坏包络面方程,该方程可以用于估计正常固结软黏土地基上裙板式基础的稳定性。对于工程上常用的裙板式基础埋深比,还给出了方程中的参数取值范围。通过与有关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破坏包络面方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复合加载情况下,求解非均质地基上矩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以及从理论上研究影响极限承载力的相关因素,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与理论参考价值。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在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基础上,将非均质地基上矩形基础极限承载力问题等价为一个边界待定的泛函极值问题。利用变分原理得到与平衡方程相等价的积分约束条件以及相应的欧拉方程与横截条件,在引入问题边界条件后,求得了复合加载情况下非均质地基破坏时的滑裂面方程。同时研究了土体内摩擦角、土体黏聚力、矩形基础长宽比、土层强度比与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实测及有限元计算,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处理饱和黄土与淤泥质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作用下,基础刚度及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基础刚度有利于桩间土体承载力的发挥;桩体对饱和黄土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淤泥质土体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依据实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原有刚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刚度影响系数与桩间土体承载力提高系数,并给出了各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使其适用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4.
吕国平 《江苏建筑》2007,(B12):38-39
采用两层钢筋混凝土扁梁中间夹以片石砌体形成的复合基础,能有效调节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具有刚度大、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优点,在软土地区的低矮建筑中,可代替桩基,在多层建筑中使用,可减少桩数,缩短桩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行JGJ 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出对独立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存在的问题,给出其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合理检验要求,为广大的结构设计工程师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片石复合基础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华  田安国 《建筑技术》2002,33(3):193-193,203
江苏省连云港市是典型的海淤地质,表层土的承载力极低,桩基础的使用尤为广泛。本文叙述在海淤地质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片石复合基础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耸结构物,海上风机受到巨大的水平荷载作用。宽浅式筒型基础是为适应中国近海荷载特点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海上风机基础形式,经典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无法精确地计算复合加载模式下宽浅式筒型基础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不排水饱和软黏土中宽浅式筒型基础在V-H、V-M、H-M和V-H-M加载模式下的地基承载力包络线,并提出了V-H和V-M加载模式下的地基承载力包络线的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V-H和V-M加载模式下宽浅式筒型基础地基承载力包络线具有对称性,而H-M加载模式下呈非对称性,其非对称性随着基础深宽比增大而更加显著;V-H-M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包络线的形状受竖向荷载V的影响,表现为包络线关于M轴的非对称性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而减弱。可根据海上风机的实际受力状态与该破坏包络线之间的相对关系,评价实际受荷状态下筒型基础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压缩性软土地区.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计算方法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确定软土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洁  杜朝华 《山西建筑》2005,31(19):97-98
探讨了一种较为简洁的复合地基条件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即先确定桩数,然后确定基础截面,最后按复合地基的概念进行复核,经实例证明,设计结果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软土地基上筒状基础的抗弯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风力发电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降低基础造价。筒状基础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等特点,可代替传统的桩基,降低造价。本文利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埋深条件下软土地基上的筒状基础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抗弯承载力与通过单管塔规范计算公式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单管塔规范所采用的简化计算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16m埋深条件下的桩的侧向土压力和侧摩阻力的有限元分析,表明简化方法采用的基本假定和受力机制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在海洋与近海工程中,海洋建筑物地基受到水平荷载、竖向荷载和弯矩荷载的共同作用,地基土体非均质成层分布。因而,复合加载模式下层状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机理研究是海洋工程设计的关键问题。针对竖向荷载(V)和弯矩荷载(M)共同作用下双层饱和黏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与破坏机理进行有限元分析。土体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屈服准则为Mohr-Coulomb准则;基础与地基间假定切向完全黏结、竖向可分离。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双层地基在V-M荷载空间的破坏(极限)荷载包络线,归纳得出地基的破坏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双层地基的破坏包络线随着上层土体的厚度与基础宽度比值、上下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比值的增大而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在V-M复合加载条件下,地基可能发生深层整体剪切破坏或浅层局部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2.
海上风机吸力沉箱基础承受结构自重及环境因素引起的竖向、水平、扭转荷载,处于复合加载状态。以位于饱和黏土地基上长径比为0.25~1.0的单桶沉箱基础为对象,ABAQUS为计算工具,研究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并考虑沉箱与地基土的摩擦接触作用。首先分析沉箱基础在单一的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及扭转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并给出沉箱基础在这些荷载组合下的破坏包络面,其中倾覆力矩通过施加偏心水平荷载实现。结果表明,沉箱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可用改进的经典承载力公式计算,而水平承载力系数在给定的接触条件下随沉箱长径比增加而减少,扭转承载力与理论预测结果非常吻合;扭转荷载对沉箱的竖向承载力影响较大,但对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小;不同扭转荷载下的V-H包络面可用椭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试验结果,对影响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柱剪切破坏的剪跨比、轴压比、混凝土强度、含钢率以及配箍率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单独考虑钢筋混凝土部分、型钢部分、轴压力部分对柱抗剪承载力的贡献,根据叠加原理,并考虑位移延性需求的影响,分别给出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短柱剪切黏结破坏以及剪切斜压破坏两种情况下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所建立的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抗剪承载力,研究结果可为型钢组合结构规范的修订以及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循环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了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 ,研究了复合地基的加固范围、置换率以及下卧层的性状对复合地基变形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岩石节理强度劣化规律试验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水泥砂浆为相似材料,制备5种起伏角度、3种岩壁强度的锯齿型节理试样。利用自行研制的节理循环剪切试验机,对制备的节理试样进行4种法向应力下的循环剪切试验。根据循环剪切试验过程和试验曲线,分析单个剪切循环中应力–位移曲线的峰值强度特点,以 来表示节理在第n个剪切循环中的峰值剪切强度;并进一步定义 = / 为剪切强度比,来表征节理在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经历一定剪切循环后峰值强度的劣化程度。基于多种条件下的节理循环剪切试验结果和定义的指标,分析峰值剪切强度 随循环剪切周期N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比不同工况的试验结果,分析起伏角度、法向应力、岩壁强度对循环剪切荷载作用下节理强度劣化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达成(达州--成都)线红层泥岩能否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填料的要求,对其进行室内动三轴试验和红层泥岩路基的现场循环加载试验。由动三轴试验研究红层泥岩在循环荷载下的动强度和变形特性,引入动应力水平的概念,得到达成线红层泥岩的临界动应力水平约为30%;通过分析动剪应力比SRd与土体累积变形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红层泥岩循环累积变形的计算模型,并明确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现场循环加载试验表明,用红层泥岩填筑路基基床底层,路基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均能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应用所提出的预测模型来计算红层泥岩路基层的累积变形,其达到稳定时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很接近,但由于现场和室内试验条件的不同及加载频率的影响,在变形稳定以前,模型计算值和实测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常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滞后及阻尼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花岗岩常幅循环加载试验,分析岩石的非线弹性滞后特性。卸载阶段,应变相位滞后于应力相位,加载阶段,应变相位可能滞后、相等或超前于应力相位。研究结果表明,加卸载中阻尼效应的差异引起变形曲线的畸形,变形-时间曲线变成一条上宽下窄的非正弦曲线,而塑性变形的累积使平均应变水平线逐渐上移,因此出现应变相位超前于应力相位的现象。基于应变相位与应力相位的关系,探讨滞回圈可能存在的形态,若应变相位始终滞后于应力相位,滞回圈呈椭圆形;若加载段中应变相位超前于应力相位,则呈新月形;若既有滞后又有相等和超前的情形,则呈长茄形。将岩石视为黏弹塑性材料,讨论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计算方法,给出两者的修正计算式。利用试验数据分析动弹性模量和阻尼比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动弹性模量的演化与应力水平密切相关,成线性或倒S型发展规律;而阻尼比则取决于动弹性模量以及滞回圈面积的大小,演化曲线呈U形或L形。  相似文献   

18.
框架柱间设置支撑可以提高框架刚度,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控制结构层间位移。但传统钢支撑容易受压发生屈曲破坏,影响耗能能力。提出了一种端部带滑块的单向受拉支撑模型,并对3榀带钢滑块的单向受拉支撑钢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研究。在试验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了新型单向受力支撑与普通单向受拉支撑在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耗能能力。表明新型单向受力支撑可以有效控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和框架的耗能能力,并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周建  龚晓南  李剑强 《工业建筑》2000,30(11):43-47,4
利用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 ,研究分析了循环应力比、加荷周数、频率及超固结比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杭州市正常固结饱和软粘土应变和孔压的影响 ,确定了杭州市正常固结饱和软粘土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和门槛循环应力比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交通荷载下饱和黏土累积孔压消散是导致交通荷载下路基沉降的重要因素。在详细介绍黏土空心圆柱试样制作过程的基础上,在各向等压条件下,分别对黏土试件在100,150,200 kPa压力下固结,而后进行主应力轴旋转角连续变化范围分别为[-15°,15°]、[-30°,30°]、[-45°,45°]和[-60°,60°]的不排水循环加载试验,循环次数为10 000次。得到了循环累积孔压的变化受静偏应力、初始固结压力及空心圆柱试样主应力轴连续旋转角影响的规律。运用修正动偏应力水平来考虑初始静偏应力和动偏应力对不排水累积孔压的影响,建立了常剪应力循环主应力轴偏转角循环加载下累积孔压模型。通过非各向等压固结循环扭剪试验累积孔压值对所建立的累积孔压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