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传统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在提取特征时无法体现每个词语在文本中重要程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STM-Attention与CNN混合模型的文本分类方法.使用CNN提取文本局部信息,进而整合出...  相似文献   

2.
在对中文文本进行分类的过程中,由于关键特征在整个文本中具有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容易出现关键特征丢失的问题,降低了分类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通道文本分类模型。将输入文本通过词嵌入进行向量表示,利用Bi-LSTM通道提取文本中的上下文关联信息,利用CNN通道提取文本中连续词间的局部特征。在两个通道中均引入注意力机制进行全局权重分配,使模型能够进一步关注到文本中的关键词。在CNN通道中,将原始输入向量与各层CNN的输出向量进行选择性融合,从而实现特征重利用。在今日头条和THUCNews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分类模型相比,所提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7.59%、90.09%,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同表示的分类方法(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CRC)在诸如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图像分类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CRC利用范数正则化来解决测试样本的线性表示问题,以期得到一个较稳定的数值解。已有研究表明,正则化参数的选择对协同表示的数值稳定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试样本误差重构的协同表示分类方法 (Test Sample Error Reconstruction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TSER-CRC)。该方法首先利用较小的正则化参数计算出一个协同表示系数,使其重新构建测试样本,以削弱原始测试样本中的误差或减小原始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之间的不一致性;然后,利用较大的正则化参数,并基于重构出的测试样本再次求解协同表示系数,以得出数值较稳定的测试样本与各类别训练样本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由所有训练样本构成的协同子空间所表示的测试样本中存在的误差和异常值,提高了协同表示编码系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为辅助医生快速分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轻、重症患者,以便对症下药减轻医疗负担,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图注意力网络的轻重症诊断算法。方法 基于胸部CT图像提取的特定特征以及肺段间的位置关系构建结构图,以肺部内不同肺段为节点,以提取特征为节点属性。采用图神经网络汇聚相邻节点特征,再利用池化层获取分别代表左肺叶和右肺叶特征的图表示。使用结构注意力机制计算左、右肺叶的感染情况对结果诊断的重要性,并依据重要性融合左、右肺叶图表示以得到最终图表示,最后执行分类任务。由于数据中存在明显的类别不平衡现象,采用Focal-Loss损失函数优化模型以减轻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 实验将所提算法分别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流行的图神经网络算法做性能对比。在重症诊断的准确率上,本文算法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图神经网络算法分别取得14.2%~42.0%和3.6%~4.8%的提升。在AUC(area under curve)指标上,本文算法相较于上述两种算法分别取得8.9%~18.7%和3.1%~3.6%的提升。除此之外,通过消融实验发现具有结构注...  相似文献   

6.
在源代码挖掘领域,程序分类任务是实现机器自主理解源代码的基础工作。虽然自然语言处理相关模型和基于抽象语法树的系列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分类程序源代码,但这些工作没有考虑源代码中的数据流、控制流等数据信息。提出一种方法用于构建包含数据信息和语法结构的代码图EAST,并结合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图神经网络模型(GGANN)实现程序分类。GGANN模型的注意力机制考虑到节点拓扑结构性质的差异性,从而对模型信息传播过程进行改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GGANN模型在程序分类任务上的精度高达98%。  相似文献   

7.

图表示学习已成为图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大多数图神经网络存在过平滑现象,这类方法重点关注图节点特征,对图的结构特征关注度不高. 为了提升对图结构特征的表征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核同构网络的图分类方法,即KerGIN. 该方法首先通过图同构网络(graph isomorphism network,GIN)对图进行节点特征编码,并使用图核方法对图进行结构编码,进一步利用Nyström方法降低图核矩阵的维度. 其次借助MLP将图核矩阵与图特征矩阵对齐,通过注意力机制将图的特征编码和结构编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进而得到图的最终特征表示,提升了图结构特征信息的表达能力. 最后在7个公开的图分类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了实验评估:与现有图表示模型相比,KerGIN模型能够在图分类准确度上有较大幅度提升,它可以增强GIN对图结构特征信息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有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标签文本分类研究方法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不能全面提取文本信息特征,二是很少从图结构数据中挖掘全局标签之间的关联性。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融合卷积神经网络-自注意力机制(CNNSAM)与图注意力网络(GAT)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模型(CS-GAT)。该模型利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充分提取文本局部与全局信息并进行融合,得到更为全面的特征向量表示;同时将不同文本标签之间的关联性转变为具有全局信息的边加权图,利用多层图注意力机制自动学习不同标签之间的关联程度,将其与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进行交互,获取具有文本语义联系的全局标签信息表示;使用自适应融合策略进一步提取两者特征信息,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AAPD、RCV1-V2与EUR-Lex三个公开英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所达到的多标签分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主流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BiGRU-attention神经网络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BiLSTM)模型训练时间长、不能充分学习文本上下文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GRU-attention的文本情感分类模型。首先,利用双向门控循环(BiGRU)神经网络层对文本深层次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其次,利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层对提取的文本深层次信息分配相应的权重;最后,将不同权重的文本特征信息放入softmax函数层进行文本情感极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神经网络模型在IMDB数据集上的准确率是90.54%,损失率是0.2430,时间代价是1100 s,验证了 BiGRU-attention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图神经网络(GNN)在多个领域的复杂任务中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但研究表明其易受到对抗攻击而导致性能严重下降,这种脆弱性影响了包含节点分类、链路预测和社团探测在内的所有应用.图对抗攻击已经可以高效地实施,这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隐私问题,图对抗防御致力于提高GNN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以抵御对抗攻击.综述了图对抗防御算法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图对抗防御的背景和相关概念,并对图对抗防御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根据防御算法的不同防御策略将算法分为四类,包括攻击检测、对抗训练、可认证鲁棒性以及免疫防御,对每类防御算法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每种防御算法的原理和实现,并从防御策略、目标任务、优缺点和实验数据等方面对典型算法进行全面的比较.最后,通过对现有图对抗防御算法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防御算法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图对抗防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短文本缺乏上下文信息导致的语义模糊问题,构建一种融合知识图谱和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借助现有知识库获取短文本相关的概念集,以获得短文本相关先验知识,弥补短文本缺乏上下文信息的不足。将字符向量、词向量以及短文本的概念集作为模型的输入,运用编码器-解码器模型对短文本与概念集进行编码,利用注意力机制计算每个概念权重值,减小无关噪声概念对短文本分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编码短文本输入序列,获取短文本分类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进行短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AGNews、Ohsumed和TagMyNews短文本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到73.95%、40.69%和63.10%,具有较好的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CNGrid)各个节点产生日志数量不断增加,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已不能满足日常的分析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入侵检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恶意软件检测等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关键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演示了如何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为此,在CNGrid中对用户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蓬勃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中, 行人轨迹预测的结果往往会影响到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行人轨迹预测技术目前面临着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时与他人的交互问题, 需要在预测轨迹的同时考虑社会交互性与逻辑自洽. 因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图的行人轨迹预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图注意力网络对场景中的行人交互进行建模, 并使用一种自动生成正负样本的方法来通过对比学习降低输出轨迹的碰撞率, 达到了提高输出轨迹的安全性以及逻辑自洽的效果. 在ETH和UCY数据集上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 结果分析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碰撞率, 且预测准确度优于主流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会话推荐系统中数据稀疏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自监督图卷积会话推荐模型(self-supervised graph convolution session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ATSGCN).该模型将会话序列构建成3个不同的视图:超图视图、项目视图和会话视图,显示会话的高阶和低阶连接关系;其次,超图视图使用超图卷积网络来捕获会话中项目之间的高阶成对关系,项目视图和会话视图分别使用图卷积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来捕获项目和会话级别局部数据中的低阶连接信息;最后,通过自监督学习使两个编码器学习到的会话表示之间的互信息最大化,从而有效提升推荐性能.在Nowplaying和Diginetica两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15.
图模型是文本分类中一种比较新的方法,它可以很好地表达词与词之间的关联信息,弥补了传统的以向量空间为基础的文本分类方法的不足。本文介绍了图模型的定义、权值的计算、图的建立方法及分类方法。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白瑞瑞  王中卿  周国栋 《软件学报》2025,36(6):2827-2843
跨语言情感分类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非常重要并且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因为它可以利用源语言的标签信息构建目标语言的情感分类系统,从而大大减少目标语言中费时而耗力的标注工作.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明显差异是跨语言情感分类的基本挑战,提出基于双语依存关联图模型的跨语言情感分类方法.虽然不同语言的表达存在差异,但是内部的句法依存关系是相似的.通过在不同语言的词节点之间建边表示双语评论实例的语义相关性,双语依存关联图能够对不同语言词之间依存关系的相似性进行显式建模,从而使图神经网络可以在语言内和语言间整合句法结构信息,进行跨语言情感分类.利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相较于基线方法提高了3%.研究表明,利用双语依存关联图能够对不同语言评论实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有效建模,从而显著提升跨语言情感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钱忠胜  赵畅  俞情媛  李端明 《软件学报》2023,34(5):2317-2336
稀疏性问题一直是推荐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而信息融合推荐可以利用用户的评论、评分以及信任等信息发掘用户的偏好来缓解这一问题,从而为目标用户生成相应的推荐.用户、项目信息的充分学习是构建一个成功推荐系统的关键.但不同用户对不同项目有不同的偏好,且用户的兴趣偏好及社交圈是动态变化的.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信息融合的推荐方法来解决稀疏性等问题.特别地,构建了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模型——结合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attention CNN)与图神经网络(GNN)的信息融合推荐模型ACGIF.首先,在CNN中加入注意力机制来处理评论信息,从评论信息中学习用户和项目的个性化表示.根据评论编码学习评论表示,通过用户/项目编码学习评论中用户/项目表示.加入个性化注意力机制来筛选不同重要性级别的评论.然后,利用GNN来处理评分和信任信息.对于每个用户来说,扩散过程从最初的嵌入开始,融合相关特性和捕获潜在行为偏好的自由用户潜在向量.设计了一个分层的影响传播结构,以模拟用户的潜在嵌入如何随着社交扩散过程的继续而演变.最后,对前两部分得到的用户对项目的偏好向量进行加权融合,获得最终的用户对于项目的偏好向量.在4组公开...  相似文献   

18.
知识图谱补全(KGC)旨在利用知识图谱的现有知识推断三元组的缺失值.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将图卷积网络(GCN)应用于KGC任务有助于改善模型的推理性能.针对目前大多数GCN模型存在的同等对待邻域信息、忽略了邻接实体对中心实体的不同贡献度、采用简单的线性变换更新关系嵌入等问题,提出了一个邻域信息分层感知的图神经网络模型NAHAT,在关系更新中引入实体特征信息,通过聚合实体和关系表征来丰富异质关系语义,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同时,将自我对立的负样本训练应用到损失计算中,实现模型的高效训练.实验结果表明,与图卷积网络模型COMPGCN相比,所提出的模型在FB15K-237数据集上Hits@1、Hits@10指标分别提高了3%、2.6%;在WN18RR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0.9%、2.2%.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模型识别方法缺乏结合三维模型的上下文细粒度局部特征,可能造成几何形状极其相似,局部细节信息略有不同的类识别混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模型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引入邻域选择机制挖掘三维模型的细粒度局部特征。其次,通过空间上下文编码机制捕捉多尺度空间上下文信息,且与细粒度局部特征相互补偿以增强特征的完备性。最后,采用一种多头部机制,使图注意力卷积层聚合多个单头部的特征以增强特征的丰富性。此外,设计选择性丢弃算法,根据度量权重值对神经元重要性进行排序,智能地丢弃重要性较低的神经元来防止网络过拟合。算法在ModelNet40数据集上的三维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6%,且网络复杂度较低,在三维模型识别准确率和网络复杂度之间达到最佳平衡,优于当前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信息处理领域中,现有的各种文本分类算法大都基于向量空间模型,而向量空间模型却不能够有效地表达文档的结构信息,从而使得它还不能充分地表达文档的语义信息.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文档的语义信息,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档表示模型一图模型,即通过带权标号图表达文档的特征词条及其位置关联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继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档相似性度量标准,并用于中文文本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图模型的这种文档表示方式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