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20 D/24 f细旦锦纶消光全牵伸丝与20 D/68 f超细旦锦纶消光全牵伸丝经纬交织,通过对织造与染整生产工艺的研究与优化,开发出超细旦棉感锦纶羽绒服面料,并通过与类似规格细旦涤纶羽绒面料的性能对比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超细旦锦纶在羽绒面料开发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阐述了复合芳纶航空阻燃面料的设计思路和研制过程,通过生产实践,研究原料最佳配合比例、复合纺纱工艺、组织结构、规格及织造、整理工艺,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开发方案,解决了阻燃纤维在纺纱、织造、后整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掌握了芳纶面料开发的关键技术。研制的航空机身防烧穿隔离毡结构材料和航空座椅挡火防护面料,通过国际标准实验仪器进行的航空阻燃标准认证,具有优异的阻燃、安全防护功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喷气织造高支高密织物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探索了在日本津田驹喷气织机上织造高支高密防羽绒织物时对原纱、织前准备、织造工序工艺参数提出的要求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咖啡炭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臭、防紫外线、远红外发射及负离子保健等多种功能。从原料选择、织造工艺设计、设备参数、织物线长的控制、前处理工艺、染整工艺、后整理工艺等多方面阐述了多功能咖啡炭纤维提花针织面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再生涤纶闪光防紫外面料的生产要点。介绍了经纬纱的性能。经纬纱选用不同性能、捻度和捻向的再生涤纶长丝。通过合理调整络丝、倍捻和定形工艺参数,采用分条整经,适当增大织造上机张力,采用高温高压气流染色等工艺措施,成功开发出再生涤纶闪光防紫外面料。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面料性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开发的织物可用于制作高档休闲服装。  相似文献   

6.
在羽绒制品中,防钻绒性能、透气性与耐水洗性能均满足检测标准要求的面料很少,导致羽绒面料品种单一,羽绒制品多样性也受到限制。通过在羽绒面料上复合一层由聚碳氟烃纳米纤维技术制成的防绒膜,研究面料覆膜前后防钻绒与透气性、覆膜面料水洗前后防钻绒与透气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了碳氟烃聚合物纳米纤维材料制成的防绒膜,防钻绒性明显得到提升,透气性与耐水性能仍能满足检测标准的要求,有效解决了羽绒面料品种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型MS(MicroStretch)舒弹纤维,并与传统弹性纤维氨纶相对比,分析了纤维的性能和特点,指出MS舒弹纤维具有耐高温、耐强酸强碱、耐氯漂、防紫外线性能,且尺寸稳定性佳。以MS舒弹纤维为原料,开发了新型MS舒弹纤维高支高密单烧双丝光针织面料,详细阐述了纱线合股、烧毛、丝光、织造工艺以及面料丝光、染色、定形、后整理工艺;分析了生产实践中的关键点及控制措施,包括织造退绕的线长比、坯布丝光参数的设定、面料弹性的维护等;最后列出了所开发新产品的品种与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金隽 《毛纺科技》2015,43(4):26-28
以锦纶6为原料,通过不同的组织设计、加工方法和工艺,得到不同的超细锦纶羽绒面料,研究了锦纶纱线单丝数、经纬密比值、染色加工方式、后整理加工工艺等对面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加工方式和工艺条件,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超细锦纶面料纱线单丝数的增加,羽绒面料撕裂强力和防钻绒性能随之增加;同规格的面料,经纬密度比越接近1∶1,撕裂强力越大,滑移越小,防钻绒性能也越好;染色加工中,采用溢流染色机绳状染色较经轴染色机平幅染色面料的防钻绒效果较好、滑移较小,撕裂强力也较好;采用相同细度的纱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水性PU胶整理较其他的后整理加工方式,面料的防钻绒效果和撕裂强力较好、滑移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纬编针织物存在易脱散、卷边等问题,采用莫代尔纤维和低温可熔氨纶开发了一种纬编结构防脱散面料,详细介绍了针织面料的设计思路、织造方法、低温预处理工艺、染整工艺,并对成品质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确定了低温预定型工艺条件为175℃、定形时间60~80 s,可使定形温度降低15~20℃;本文开发的防脱散纬编针织面料达到GB/T 22848—2009优等品要求,且符合GB 18401—2010标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无缝内衣防电磁辐射面料的市场需求,通过织入不同比例的镀银纱线开发具有防电磁辐射效果的针织面料。介绍了面料的编织工艺及参数,设计了分别加入1、2、4、8路镀银纱线进行编织的4种针织面料,测试并分析了面料的电磁屏蔽效果。优选4路镀银纱线编织的面料推入市场,并给出日本检测机构对面料洗涤前后屏蔽效果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4路镀银纱线配置的面料能够有效屏蔽1 000MHz的电磁辐射,屏蔽效能可达20~40 d B。  相似文献   

11.
介绍以羽毛纱为主要原料的飞羽绒针织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采用153.8 tex涤锦羽毛纱,与70.0tex羊毛与腈纶混纺纱(20∶80)、16.7 tex涤纶、33.3 tex涤纶交织,在12针/25.4 mm的双面圆机上编织双面结构针织面料。阐述羽毛纱的制备以及飞羽绒针织面料的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后整理工艺。通过不同的穿纱方式赋予面料蓬松厚重的质感以及挺括的身骨,该面料适用于冬季外衣面料,该研究为飞羽绒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原料选择、织造设计、染整工艺3个方面综合考虑开发凉感弹力经编面料,选用哑光凉感锦纶长丝、普通锦纶丝及氨纶,在RSE4-1型经编机上开发3款具有凹凸横条效果的凉感弹力经编面料.同时对凉感面料织造和染整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吸湿速干性、凉感性、弹性和钩纱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 表明,所开发的3款凉感面料具有优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采用0utlast黏胶型空调纤维混纺纱开发凉爽型针织面料的织造工艺和染整工艺.及在织造和染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指出将黏胶空调纤维、竹浆纤维、涤纶纤维(60:20:20)混纺纱与导湿快干涤纶长丝(Coolmax)或氨纶等纱线交织,可实现材料间优势互补,使生产出的产品既具有导湿快干性和凉爽舒适性,又具有独特的防紫外线辐射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原料选择、织造技术、后整理工艺3个方面论述其生产技术。原料选择时,对于普通原料需要在织造过程中采用特殊的组织结构,或在后整理阶段进行功能性整理;对于功能性原料,即热湿舒适类、卫生保健类、防护类,应按照面料的功能性要求进行选择。在织造技术的论述中表明,功能性针织面料的织造过程与普通针织面料没有差别,并按照面料特征将功能性针织面料分为3大类,即平素类、提花类及塑身类,从纬编和经编角度介绍它们常用的织造方法。最后分析讨论了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及方法,即吸湿排汗易去污整理、抗菌整理、防紫外线整理、远红外整理、阻燃整理等。  相似文献   

15.
目前车用的座椅和窗帘等面料,在功能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因此开发环保、美观的汽车内饰用功能性纺织品具有广阔的前景。现试从车用纺织品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和织造具有阻燃性能的车用座椅面料和有防紫外线功能的车用窗帘面料。  相似文献   

16.
羽绒具有特殊的绒丝结构,蓬松性、保暖性极佳,因此人们在冬季,或者寒冷地带,羽绒制品为首选的防寒保暖服装,广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由于羽绒制品存在面料钻绒的问题,一直影响其进一步发展。通过对钻绒机理及成因的研究,从工艺上探讨了防钻绒的几种保护措施,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整套免缝防钻绒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技术开发     
《印染》2016,(2)
正溢达开发无浆纱织造工艺作为全球著名的衬衫生产商,溢达从上游纺纱、织造到染整和成衣,具有完整的垂直供应链体系,梭织面料年产能1.4亿码,针织面料2.4万吨,在2014年已生产超过1.1亿件优质衬衫。而在供应链的上游,为了更好地实现环境资源保护与减少污染,溢达集团在织造生产环节中不断改进工艺,通过研发用于梭织面料的无浆纱工艺纱线,积极践行绿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型锦纶细旦透气防绒面料的开发及其工艺设计,分别从准备、织造、染色、后整理几个工序上探讨了工艺的难点、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终试制成功使用锦纶22.2dtex/24FN FDY FD为经纬原料,平方米质量38±4%g/m~2,钻绒根数15根以内,透气率1.5~10 mm/s的透气防绒面料。经测试,各项结果符合预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对防刺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虽然已有很多,但大多结构单一,弹性较差,且面料两面的强力差异很大,不便于防刺成衣的缝制和加工。以传统防刺面料为基础,在面料组织结构设计、原料选择及用纱配比等方面均有独立、新颖的创意,在织造时严密监控送纱张力,后整理时严格控制温度。面料成型之后对其作刺破强力测试,并分析了面料相对于传统防刺面料的优点和优势,为新型防刺面料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一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未覆膜/未涂层织物结构中织物组织纱线线密度、经纬纱密度、面料面密度等因素对羽绒面料防钻绒性能的影响,收集12种面料,对织物结构和防钻绒性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织物组织对织物钻绒性有明显影响,斜纹织物防钻绒性好于平纹;影响平纹织物防钻绒性的结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紧度>面密度>经向紧度>经密>经纱线密度>纬纱线密度>纬向紧度>纬密;影响斜纹织物防钻绒性的结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经向紧度>纬向紧度>紧度>纬密>面密度>经密>经纱线密度>纬纱线密度;织物紧度对羽绒面料的影响较大,斜纹织物控制羽绒面料紧度在90%左右,有助于提高羽绒面料的防钻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