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楠  周志伟 《砖瓦》2022,(1):44-46
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混凝土、玻璃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兴起,建筑与其地域之间的关联性被割裂,城市建筑与地域环境多存隔膜,对于这种情况的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传统建筑材料具有就地取材、良好的热工性能等优势,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能够节约能源、人力,更能实践生态环保理念,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材料潜力的挖掘已成为融合城市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材料引起身体体验、情感与文化共鸣,以回应城市建筑所处的地域环境。为此,从"城市"环境理解为"城市气候""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三大构成要素的复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借由传统材料应用关联"城市"的各构成要素,构建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多层次关联,抵御全球化以来地域风貌与文化多样性的衰减与同质化的侵蚀,为城市建筑的材料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伊犁自然和社会环境探究民居形成渊源,认知地域建筑的广义环境性,把握主流方向探索创作新方法,剖释传统民居的地域要素和外表特征,解析新地标的地域性,领悟地域建筑的地域适应性、内在逻辑性和文化内涵,力图使各种建造活动都能自觉地接受广义环境的限制和制约,努力打造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广义环境下地域建筑的建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地铁车站不仅仅是城市建筑一部分,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文化载体,在地域文化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色彩作为一种建筑外在表现语言,在地域性文化建筑视觉形态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解读武汉地铁色彩规划来理解建筑色彩的地域性,从而探索地域性建筑色彩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丁锐清 《城市住宅》2021,28(5):126-127
以六安市裕安区戚桥滨水城市设计项目为例,将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挖掘特色文化要素,探寻地域文化和城市设计的内在联系,从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设计应该在感知现场的区位特质、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当地资源,塑造外部形象,使城市设计更好地突出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湖南临武文体广电中心的设计进行解读,探讨在丘陵风貌变迁的三四线城市如何展开地域建筑设计实践。以地形学理论为视角,把环境的核心要素——地形作为切入点,分析柔化界面与空间层叠的设计策略;进一步提出浅丘地景、图底合一、层状结构、仿生网络的设计手法。最终,设计以地景的方式巧妙应对了建筑的地域表达、形式建构以及重塑城市风貌的多重诉求。建筑成为原有环境与城市的延续和再生,自然融入环境并呈现出独特的"柔化与层叠"的地景特征与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商业街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表征,同时其独特的空间模式和宜人的尺度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以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要素作为切入点,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域环境和建筑文化背景下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城市住宅》2010,(10):10-12
繁华的街市,林立的建筑,优雅的环境是许多城市建筑的追求,但人文含量的缺失,往往让城市处于一种浮躁、单调的氛围之中。乡土文化是高认同和生活化的地域文化,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却面临不断衰落的境地。乡土文化要素融入城市建设,除了有一定的硬件和氛围外,更多的是需要在建筑规划初期对建设项目进行通盘的相关设计和考虑。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及形象不仅能够极大地改善城市的面貌,而且能提高市民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厦门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地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筑色彩景观问题的关注,是保护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需要。本文提出“城市建筑色彩景观”的研究课题,以厦门城市的建筑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色彩景观的形成条件及地域特性,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切入,充分展现能够准确反映厦门自然条件和地方文化的城市建筑环境与建筑色彩景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滨水地区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创造出许多有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既提升了城市品位,又改善了投资环境.但是,目前的滨水地区环境设计更多地偏重于景观形象与绿化设计,而对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要素挖掘与体现较少,这样造成了城市滨水地区的形象雷同,而缺少文化内涵及特色.因此,如何挖掘地域文化要素,塑造城市滨水环境特色,是环境设计时值得认真研究的.本文结合湖南省汨罗市滨江风光带的环境设计,探讨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海康  李继勇  覃斌 《建筑结构》2022,(17):168-169
<正>“地域”一词指代土地的界域,包含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双重属性。地域的差异往往映射出不同的文化,形成地域性景观。建筑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具备充足的地域性特征。体育建筑设计中地域性元素体现在环境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即建筑并非孤立的个体,会伴随环境进行生长与演化,融入自然。与原生环境的协同。建筑是人类立足自然必备的庇护场所,建筑本身处于环境之中,受环境影响及制约。环境决定建筑要素,建筑可促进环境发展。体育建筑设计中的原生环境体现在气候与地貌。气候决定着建筑基本形制,寒冷地区气候复杂多变,各季节温差大,因此体育建筑设计需择取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赞讴  裴雷 《建筑与文化》2021,(11):174-177
随着当代城市发展的延异,公共建筑的创造性介入使得城市空间环境愈发充满活力.商业建筑作为彰显城市性格的重要建筑类型,其入口空间除了衔接了建筑内外,也是不应忽视的设计要素.然而,现阶段我国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设计因地域、经济等因素受限,其设计未能完全体现一定的系统性.文章以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空间形态设计,从空间形体、空间尺度、空间界面三个层面提出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记录,城市文脉的演变有建筑的历史性贡献。建筑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地域环境和人文因素限制的影响。大连市历经百年,由于历史原因,有着明显的殖民文化背景,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城市中心区的大量欧式旧建筑。  相似文献   

13.
李洁 《住宅科技》2009,29(9):21-24
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不同构成要素,相互间必然存在约束、控制。文章指出建筑设计应着眼于城市整体环境,通过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和交融,实现有机、有序、完整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4.
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地域差异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建筑语言,在建筑视觉形态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建筑的地域特征日渐消失,有识之士、地方政府和专业人员,首先从建筑色彩着手,试图重塑和保护地域特征与文化。本文参考文化地理学理论,分析建筑色彩在起源、发展过程中与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研究建筑色彩传播类型以及探讨通过制定建筑色彩管理制度来加速地方建筑色彩文化沉淀的可能性。通过对一些地域特征鲜明的建筑案例的色彩应用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和设计要求,着重建筑色彩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商业化历史街区外部空间特征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是城市的公共活力空间,人们除了消费需求还有更高的社会文化需求——环境体验与地域文化感知,其中人群环境偏好能反映其社会活力和文化价值。结合三个典型案例调研和文献研究,以划分建筑内外部空间的界面要素为自变量,从环境偏好矩阵中的连贯性、复杂性、易识别性和神秘性四个方面出发,结合环境体验和地域文化感知分析界面要素特征对环境偏好评价的影响路径,为提升历史街区的空间活力和社会价值、强化地域文化导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不同构成要素,相互间必然存在约束、控制。指出建筑设计应着眼于城市整体环境,通过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和交融,实现有机、有序、整体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期推介     
《新建筑》2019,(3)
<正>58/钟力力魏春雨柔化与层叠 湖南临武文体广电中心文章对湖南临武文体广电中心的设计进行解读,探讨在丘陵风貌变迁的三四线城市如何展开地域建筑设计实践。以地形学理论为视角,把环境的核心要素一地形作为切入点,分析柔化界面与空间层璺的设计策略;进一步提出浅丘地景、图底合一、层状结构、仿生网络的设计手法。最终,设计以地累的方式巧妙应对了建筑的地域表达、形式建构以及重塑城市风貌的多重诉求。建筑成为原有环境与城市的延续和再生,自然融入环境并呈现出独特的"柔化与层叠"的地累特征与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喆  杨金鹏 《建筑技艺》2022,(S1):267-270
体育中心往往作为地标性建筑出现在城市重要地段,建筑群体形象根据城市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等因素准确反映城市风貌,在总体规划层面融入城市格局兼顾赛时及赛后运营,为市民、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佛山市高明区体育中心将展现城市地域特色、打造与城市环境共生的体育公园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设计到竣工的过程中,同时通过建筑语言与结构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最初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9.
黄勇  黄纳  白晓伟 《建筑师》2020,(3):113-117
城市文化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城市广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对城市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的传承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文化语境作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问题, 通过解析文化景观的概念和三种分类的界定,进而提出三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文化记忆、文化进化和文 化关联,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客观阐述。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型,对具体要素、概念要素和联想要素进行有效 的提取和转译是塑造城市广场景观的前提,运用抽象化、形象化和符号化的设计方法是关键环节。上述三种设计 策略将有助于应对城市进程中不同地域文化环境条件下的城市广场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建筑景观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景观特色流失的问题,因此对聚落建筑景观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某一民族地区内建筑景观的空间差异,以湘西多个苗族传统村落为考察对象,基于景观基因图谱探究不同地域苗族建筑景观的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基于环境适应性,湘西苗族建筑景观主要有岩溶台地深苗区土石建筑、熟苗区砖木建筑、岩溶谷地深苗区混合建筑和浅苗区多开间木质建筑4种类型。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环境要素、经济基础要素和文化交流要素等是导致苗族传统建筑景观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