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庆 《山西建筑》2009,35(24):52-53
从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两方面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中文化内涵的引入,特别强调了开放空间应作为城市的历史记忆、开放空间与城市肌理及其他用地的功能相交融、以人为本,以增加城市开放空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
<正>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了解入手,透过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设计所具有的特征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艺术氛围和设计特色化营造,结合实例分析后现代主义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汲取与再利用。文章围绕传统元素在后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两者之间的冲撞与交融,对后现代主义设计与传统元素触碰的结合展开研究,从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建筑、园林景观、及其平面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后现代设计中传统元素的新艺术特征。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与特征1.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和城市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实体。城市环境和城市建筑是城市设计领域讨论的主题。在现代主义阶段人们没有环境和城市设计意识,那时的城市环境呆板单调。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时期,人们对环境、城市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这一期间美国的城市环境设计强调的不再是那种大尺度的城市景观,而是尺度宜人的城镇景观,创造出了有情趣的、有地方特色的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同时特别强调步行街的建设以及沿街建筑的细部处理,从而使城市重新充满了活力。文章指出城市环境包括实体建筑与城市空间两个要素,并以旧金山“夜巴波拿公园”为例,就设计中如何体现这两个要素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在后现代社会中设计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揭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某些社会学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规划正逐步从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向多学科渗透的综合科学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也应包容更广阔的层面.经济、地理、各种社会因素都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组成及形态起重要作用.城市空间结构所包含的城市内在各组织的相互作用,必然反映在由各种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社会之中.文章着重探讨了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所具有的社会学内涵,以及地下空间结构对人与人、人与车的社会学关系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陈设  陶韬 《江苏建筑》2011,(6):4-5,26
文章试图从纷繁复杂的后现代现象中,探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的实质。并从后现代哲学的语境分析了后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在后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预示了后现代建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中文化艺术元素的广泛应用,以雕塑艺术为代表的现代城市建筑艺术丰富了城市文化氛围.基于城市现有文化艺术风格的一致性要求,雕塑艺术应当与城市公共建筑相融合,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公共文化艺术空间构建的要求,以提升现代城的宜居性. ◆滨湖公园景观雕塑设计效果图.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在强调功能与环境相一致的情况下,雕塑艺术的设计应能够与环境保持较高的协调性.滨湖公园作为城市的主要休闲娱乐空间,便于人们欣赏周围自然景色,区域公共建筑数量较少,且高度相对较低,景观雕塑拔地而起,在垂直空间上制造视觉艺术焦点.从雕塑配色方面来看,蓝白相间的配色技巧,将雕塑艺术与滨湖公园的蓝天、白云、湖水等环境元素融入其中,体现了雕塑艺术与城市公共建筑的融合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作品,从中华传统文化延续的角度,阐释了现代公共建筑设计中文化元素与建筑空间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借助隐喻的内涵思想和直观的视觉符号,从建筑功能、形态、空间及外部环境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文化与建筑结合的有效实现途径,为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公共建筑设计创作提供了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曹洋  张燕 《建筑与文化》2013,(12):92-93
本文首先概述了林少伟教授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亚洲伦理城市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而对比后现代主义在建筑领域的境遇,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当代城市规划领域愈发活跃的原因,文章最后指出了后现代主义规划在现实操作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
文章针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性的体现问题,首先论述了文化和景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泰州凤城河景观设计为例,选取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进行提炼,探讨如何将这些元素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最后指出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也谈现代大学校园设计中文化氛围的营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震 《中外建筑》2002,(5):33-36
本文回顾了大学校园设计的发展历史,阐述了现代大学文化氛围的内涵与特征,并从校园历史、自然环境、交流空间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校园设计中文化氛围的营造途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16)
真善美是艺术最根本的使命,需要艺术家终身探寻。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艺术教育有着自身的迷茫与新路向,艺术教育者应看清其本质,辨别良莠,努力培养艺术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创造真善美艺术,重拾艺术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城市发展由传统的外拓、粗放模式逐渐向内涵、集约模式转变,人们愈加关注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宜居"特色.提升城市经济中文化产业比重、发展城市文化空间,正逐渐成为城市提升品位与档次的同义语,以及增强城市竞争力、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空间就是城市的"眼睛",其具有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特征,能够为大多数城市居民所享用,将城市的"灵魂"具象而集中地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在工业社会时期,城市滨水区因其便利的交通条件而成为现代城市开发的前沿。而在后工业社会的今天,城市滨水区再次成为城市再开发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介绍了加拿大格兰威尔岛的更新改造实践,总结其在指导思想,建设方式、经营管理以及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类似地区的开发建设乃至城市更新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徽州聚落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聚落之一,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不言而喻,有深厚的底蕴和学术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徽州传统聚落空间演化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徽州聚落演化的有利因素,并对比我国当前城市的发展,探寻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以及近年来的新要素和新观点.从现代城市发展特点出发,系统梳理了产业集群概念和理论的演进及其对城市政策的指导意义.根据产业集群的理论内涵,文章提出了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及城市建设层面将产业集群纳入城市发展中的框架.结合现状,文章指出产业集群建设在经济和空间的统筹、经济互补性、地方化集群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方面存在盲区,是资源浪费、无序扩张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深层原因.最后在经济与空间联系、实施空间尺度、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补性和要素的配合及条件方面提出建议,并指出产业集群潜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创意与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明 《时代建筑》2010,(6):6-15
文章从创意城市的基本含义入手,着重分析在当前城市发展战略中文化创意越来越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以及文化创意与城市空间存在着的一种互动关系,进而解释创意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必须尽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发展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内涵和趋势是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构和趋于服务化.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城市的转型发展.必须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转型期中国城市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本质上源于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创作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反思,这种反思一直影响至今。近年来,通过建筑化的重构唤醒城市集体潜意识中对地域文化的记忆,已成为建筑师创作实践的重要线索。现象学作为一种对人类经验、背景、意图和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诗意和伦理思考的思潮,被引入建筑领域的研究中,成为重塑地域文化内涵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建设的广度和精度日益提升。现代滨河街区是传统市井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更体现和检验了城市建设的水平。该文以空间功能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亲水空间、商业空间、休闲空间等方面入手,探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城市内涵的滨河街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