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作为景观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声环境的感知受到声音本身特性以及声音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以天津水上公园为研究对象,将声音的响度、频率和多样性指数作为公园声音元素的特征指标,定量研究声音构成、景观要素和舒适度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上公园的声音多样性指数(SDI)整体较高,声音类型丰富,但不同的景观要素对应的声音特征不显著;听觉舒适度与整体舒适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听觉舒适度主要受到人类活动声和机械声的影响,其出现频率(POS)和响度(PLS)均干扰了被试者对自然声的感知。针对公园的景观格局、声环境现状及使用者需求,提出声环境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策略,对改善公园声景观品质、提高公园整体的环境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敏  岳淼  葛坚 《华中建筑》2012,(1):190-194
声景学的核心是"声音、环境、人"三要素,研究过程也应三者兼顾。然而正如传统景观学专注于视觉忽略听觉,声景学研究也极易顾此失彼。实际上,这三个要素关系密切,彼此影响。研究者若只着眼于声音范畴,便如盲人摸象,得出结果难以令人信服。"人、环境、声音"三要素的具体含义,以及如何相互作用,是应当注意的。该文仅以"湖滨晴雨"这一景点为例,通过考察分析说明声景学三要素的密切联系和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许晓青  吴竑  冯婧婕 《风景园林》2021,28(8):119-124
视听交互作为声环境感知研究的重要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从定量角度进行了实证。仅有少数研究从定性角度揭示视听交互机理。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声景为研究对象,基于前序研究中得出的“半自然环境中视听匹配度较低”这一结论,选取视听匹配准确度较低的一段半自然声景,通过视听实验得到72份有效样本。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揭示了视听交互作用的规律:1)视听匹配与优势感知有关,视听相符情况下被试者更易由听觉引导视觉,而视听不符的情况下则更易由视觉引导听觉;2)视觉判断影响声景评价,尤其是对于嘈杂的–安静的这一情绪感知,视觉判断比听觉判断作用更大;3)声源类型是判断环境真实性的要素,视觉元素中的旷奥以及声音的远近感也是辅以判断环境真实性的因素。通过研究,对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类似的保护地中现存的声环境和视觉环境管理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昭 《住宅产业》2023,(5):40-43
为推动乡村和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声环境管理和传统村落声景观规划。本文通过对徽州市传统村落黟县西递镇进行实地调查,使用声景问卷评估声景感知和期望。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传统村落中自然声的喜好度和期望值较高,如流水声、鸟鸣声和风吹树叶声;而对机械声的喜好度和期望值较低。因此,在未来传统村落声景观规划和管理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声音,保护和发展丰富的自然声音和传统文化声景观,以此为传统村落营造出更好的声景感知。  相似文献   

5.
声音景观"简称"声景",起初是指环境中的音乐,即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角度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在视觉为主导的景观研究领域,听觉环境也需要受到关怀.然而随着听觉文化研究的深入,"声景"一词更多地被理解为人们生活中的声学环境.不仅是在生活中需要声音景观,在每一所校园,不只是中小学,大学校园也需要充满学校文化色彩的声音景观,我们的教育也需要让师生在和谐的声音景观中汲取文化、陶冶情操、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活空间的声环境正随着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变化,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声景作为探索人对声音感知的学科正在快速发展,并为改善声环境作出贡献,对当代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为了对声环境进行调查和优化,需要必要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大量数据。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声景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要求。数字技术可以提升声景研究效率和精确性,并形成更直观的表示法对声景中的舒适度感知指标进行可视化。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数字化技术在声景领域应用的4个方面,包括声音采集和再现、声音处理和分析、声场模拟和评估、声景感知的可视化。重点综述了重要支撑性技术、处理原理以及评价等方面。以公园的声景感知地图为例,详细阐述了声景地图的技术路径及其相关的可视化和智慧调控,同时也讨论了有待进一步优化的声景感知地图计算模块。其中舒适度预测模型可在小型公园的局部环境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与模型调整,从而提高舒适度模拟的精确度,并随着采集技术和模拟技术的发展,舒适度模拟模型也将进一步迭代。此外,也可根据舒适度和声级地图,设置感控调节模块,真正实现智慧公园的及时性、可视化、人性化。基于此,对数字化技术在声景领域的应用作出了若干总结和探讨,如各项技术仍需完善方面,如何面对未来技术、气候和生活方式改变等,以期为未来声景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声景有赖于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对各种声音的评价,乡村声景的宁静特质为“聆听”提供了更多体验空间.基于声音与听者的关系,采用实地调查、声漫步、访谈问卷等方法,对环境声谱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主观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村民对乡村环境常被感知到的声音声舒适评价先增高后降低;不同地区村民对交通声的评价无显著差异性:乡村人群对乡村环境中出现较多的交通声、家畜鸣叫声的声喜好与城市人群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的声景具有重要价值。声景感知是衡量保护地声景质量的有效工具之一。声景感知受到声景环境、声源构成、主导音等要素影响,也会对人们环境感知的可接受度、情绪等方面产生影响。已有对城市和乡村环境中主导音、听觉对视觉及情绪影响等方面的研究,但对保护地中声景感知及影响感知的要素研究较为缺乏。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的声景为对象,通过听音实验,相关性分析、对比分析得出武陵源声景的总体特点。可知武陵源声环境中导游喇叭和谈话的声音是感知频率高且接受度最低的声源,因而在保护管理中应予以重视和控制。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内乡村环境中的鸟鸣、流水等自然声源的可接受度要高于武陵源中纯自然环境中的同等声源的可接受度。在低噪声环境下,高感知频率的声源与主导音不一致,即被感知频率高的声源不一定是主导音。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声景与情绪感知与性格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不同声景环境中的自然声源均能使性格"内向安静"和"易焦虑的人"感到"放松""舒适"和"多样丰富"。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对武陵源声景价值认知的策略和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篇首语     
<正>声景研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传统的主要基于物理量的噪声控制体系有本质不同。声景研究重视感知.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考虑积极和谐的声音,将声环境看成是资源。声景研究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医学、艺术等多学科.而研究声景的学者分布于声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生态学、信息学、通信学、人文地理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设计学、文学、音乐学等各专业领域。自2002年《欧洲环境噪声指令》(END)要求每个城市确定并保护安静区域的政策出台之后,声景在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引起极大重视,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包括声景评价、描述、模  相似文献   

10.
声景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燚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7,25(7):150-152
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通常只注重视觉要素,很少考虑声音环境.该文通过对声景学概念的理解,对声环境中的声音要素进行了阐述,并把声景观的概念引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为园林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拓宽了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角,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内容.在对西湖周围的园林声音景观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声景观设计要素和设计层次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探讨了园林声景设计方法,为园林整体环境的构筑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