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地层学自其问世以来,在油气勘探的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最显著的进步或许是维尔等的层序地层学和布朗等的综合地质解释。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价值,并指出层序地层学实际上是地震地层学的一种改进或完善,而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才是地震地层学的真正归宿。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表现出以下新进展:1)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门新的边缘交叉学科,但它是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发展而不是替代,体系域表征、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是目前地震沉积学中的几种常用技术。2)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在非构造圈闭精细勘探中得以广泛应用,用于预测与层序及体系域演化密切相关的油气藏。3)在湖盆沉积中,发现了与强制海退体系域相似的强制湖退体系域。4)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层序地层学研究得到了加强。5)高频层序地层学、天文地层学及其古海洋事件—生物礁储层形成演化相关关系研究的成果对于油气勘探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准层序组内沉积体的解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和层序地层学理论能否有效地解释准层序组内沉积体的空间展布,是一个关系到地震分辨率和地震勘探能力的有争议问题.基于准噶尔盆地560 km^2大面元三维地震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利用地质、测井和三维地震信息进行J1s2准层序组顶、底标定的原则;利用井信息对准层序组内的沉积特征进行了描述;应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和储层属性分析方法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解释,得到了J1s2准层序组内J1s21和J1 s22准层序沉积体的有效空间展布和叠置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预测非构造圈闭这一油气勘探焦点问题,选择松辽盆地南部有利探区梨树断陷为研究区,采用保真地震处理技术对部分地震资料进行处理,首次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综合地震、地质以及钻井资料,对区域沉积特征进行了剖析,将目的层划分为4个超层序和16个层序,确定了区域隐伏的湖底扇成因非构造圈闭,证明了保真地震处理技术与层序地层学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野外资料采集、资料处理及资料解释三大环节。本文提出资料地质解释的一种最新研究方向——地震地层学、地震韵律学和构造-层序解释以及研究目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构造-层序解释的建立、研究对象、解释原理及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方法。提出了构造-层序解释基础上的综合研究发展方向。对寻找各种大小和不同成因的非背斜油储,进行油气预测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苏北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方法探讨——以高邮凹陷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北盆地主要舍油气凹陷已进入勘探的高成熟阶段,再发现大的构造油气藏的机率已日益变小,隐蔽圈闭的勘探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总结前人研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重点强调层序地层学与高精度地震探测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以高邮凹陷为例,在明确构造、沉积背景下,以层序地层学分析为基础,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试、采油资料为依据,综合应用高精度地震技术,通过沉积微相分析、属性分析、正反演和全三维可视化等工作,确定具体勘探目标.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主要舍油气凹陷已进入勘探的高成熟阶段,再发现大的构造油气藏的机率已日益变小,隐蔽圈闭的勘探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总结前人研宄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研究现状,重点强调层序地层学与高精度地震探测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以高邮凹陷为例,在明确构造、沉积背景下,以层序地层学分析为基础,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试、采油资料为依据,综合应用高精度地震技术,通过沉积微相分析、属性分析、正反演和全三维可视化等工作,确定具体勘探目标.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8.
地震沉积学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而出现的一门现代地震技术与沉积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地震沉积学继承了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思想,但又有着更为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对地震沉积学的由来、发展及其概念、内涵与应用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针对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征,提出了层序地层学油气勘探方法。从露头,井剖面及地震层序分析入手,以沉积层序与生储盖的形成,演化及分布为主线,探讨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寻找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以渤海湾盆地和吐哈盆为实例,对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和河流环境中的层序地层学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油气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新型边缘学科。它实质上是一种含油气层序分析学,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油气层序进行成因单元分析。它应用地震层序地层、测井层序地层、露头层序地层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和模拟技术研究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层序,进行地层对比、盆地生储盖组合和含油气系统分析,进而指出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特别是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方向。源于海相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过渡相和陆相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11.
川东北元坝地区隐蔽气藏的勘探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隐蔽油气藏识别难度大,其勘探面临很大的挑战,但通过转变油气勘探思路,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元坝地区深层二叠系、三叠系礁滩相隐蔽油气藏勘探中获得了突破,分析其成功经验对于四川盆地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归纳总结了发现元坝隐蔽圈闭采用的技术手段:①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沉积相研究;②应用地震沉积学原理指导沉积微相解释;③通过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的地震沉积学解释,为储层预测奠定基础等。同时,分析了该区深层碳酸盐岩礁滩相岩性圈闭具备的成藏有利条件:烃源条件好,具有良好的侧向遮挡条件,油气配置关系良好,油气运聚保存条件好。最后,阐述了该区隐蔽气藏取得勘探突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震沉积学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地震沉积学是应用三维地震信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是继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之后的又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地震沉积学研究强调地震同相轴并不一定是等时的,它以90°相位转换技术、地层切片技术和分频解释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等时地层格架下的沉积微相研究,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大港油田滩海关家堡地区油藏评价中,利用地震沉积学原理及方法,基于地震属性分析和井资料进行了沉积微相分析,为油田开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地震沉积学方法还可用于构造的精细解释。利用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技术对秘鲁S油田进行了构造解释,建立了精细的构造模型,发现了新的低幅度构造圈闭目标。  相似文献   

13.
前梨园洼陷地震综合解释技术应用与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东濮凹陷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及构追加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已成为近年来滚动增储、挖潜的主要目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对前梨园洼陷储层发育及油气成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了钻探目标,确立了一套适合隐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的地震综合解释技术与流程.即以地震反演为核心,运用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分析和地震属性分析等多种配套解释技术综合评价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地震沉积学 ——地震解释的新思路及沉积研究的新工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地震沉积学是继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之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地震沉积学利用地震振幅信息和属性分析技术研究沉积岩石学、古地貌学、沉积结构以及沉积演化历史等。地震沉积学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力,其关键技术是层序地层框架的建立和地层切片体(等时地质切片)的生成。结合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发展历程对地震沉积学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90°相位转换和分频解释仅仅是地震沉积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而不是其关键技术;对于地震同相轴的穿时性问题,也仅存在于3级或4级层中,并且这种穿时性与“沉积物体分配空间”和“相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地震储层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震储层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一步阐述地震储层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的背景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地震储层学是一门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地震地质交叉学科,是储层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适用于从勘探到开发各个阶段。地震储层学继承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思想,又在此基础之上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即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储层的岩性、空间几何形态、储集空间、物性、所含流体进行研究,半定量、定量化描述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使井间的储层和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得到更精细、更准确的描述。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储层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地震反射信号弱、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因此有效地进行储层预测成为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盆地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为主要研究层位,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原理,结合野外露头层序调查和研究区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对通南巴构造带飞仙关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区域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对飞三段储层进行精细标定,明确了飞三段鲕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成像技术和基于等时地层格架的薄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对飞三段鲕滩储层进行了精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鲕滩储层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河坝场构造和马路背构造,而母家梁和黑池梁为储层相对不发育区;储层厚度在河坝场较大,而在马路背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刘洪文  杨培杰  刘书会  毕俊凤 《石油物探》2012,51(1):51-55,112,113
如何有效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和沉积期次的划分以及内部层序的自动追踪,一直是层序地层学研究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地震Wheeler转换技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应用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进行地层层序和沉积期次的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地震Wheeler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然后采用三角洲沉积体地质模型验证了方法效果,最后将该方法用于东营凹陷三角洲层序的划分,结合测井资料以及时频分析方法,重新厘定了层序划分方案,将东营凹陷三角洲沙三段中亚段划分为9个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