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位于中蒙边境的阿尔山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俗文化。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等方式保护当地自然资源;重视当地居民的意见,让居民积极参与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决策中.另外,根据镇与镇、市与市之间的不同特点进行功能分区,加强区域合作,最终达到保护资源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双重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蛤蟆洞化石群产地的地理特征和当地自然资源的分析 ,探讨了蛤蟆洞洞穴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阐明了如何发掘洞穴旅游资源集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科考性为一体的多层次、多专题旅游活动 ,实现洞穴地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并提出了在地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以及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龙溪古镇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镇旅游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旅游领域的一大热点,它代表了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新方向,对丰富旅游产品,激活旅游市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梳理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脉络,介绍四川黄龙溪古镇的历史和旅游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顺古镇旅游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通过治理水污染,改善古镇旅游环境质量;调整旅游项目,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力度和加强宣传促销力度等措施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崆峒山国家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为主的地质遗迹资源,分析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旅游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理顺管理模式、加强科学研究、增加科教基地、加强人才培训、完善解说系统、大力宣传推介、增强当地居民参与力度及保护意识、创新地质旅游产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大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5.
周萍 《中国矿业》2003,12(9):70-72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十分重视本辖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都强调在对辖区内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旅游业进行科学规划。在实地考察研究之后,笔者对内蒙古多伦县旅游资源特征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对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要点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秦亮 《资源与产业》2009,11(6):55-58
陕西省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关中地区为主体、陕南和陕北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长期以来,一直是“两翼薄弱,一城独大”。商洛作为陕南3市之一,部分旅游资源品级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旅游开发仍然十分落后。笔者对商洛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重点分析了目前商洛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带两区”的资源整合方案,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质旅游资源的性质和成因特点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分类进行了尝试,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进行了探讨,论述地质旅游具有扶贫、延长矿区寿命、和谐社区、普及地学知识的功能,提出了关于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地质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考察阿尔山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评价并指出了其旅游资源优势。同时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状况提出了适宜开发的旅游产品初步设想以及设计了多种旅游线路规划。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考察阿尔山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和评价并指出了其旅游资源优势。同时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状况提出了适宜开发的旅游产品初步设想以及设计了多种旅游线路规划。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无居民海岛土地资源的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在广泛收集和调查无居民海岛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最终选取了资源要素、区域开发条件和资源的效益3个方面,资源的特色等8项评价因素和单一要素的典型性等6项因子共同构成了整个评价体系。无居民海岛土地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体系和方法是经过已开发的海岛进行论证、采用资源评价最常用的层次分析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迅猛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旅游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土民情逐渐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关键。在研究汕头牛田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游客的偏好和对牛田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牛田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来宣传和保护牛田洋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2.
总结福州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的现状,阐述矿业开发对地质环境条件的改造及造成影响的因素,遵循“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对加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措施建议,以求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很重要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东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东洞庭湖所在地岳阳是湖南第二大旅游增长点之一,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范围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科学开发东洞庭湖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对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健全法制、严肃规划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农业化是解决保护经费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永福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矿山规模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山环境问题严峻。本文从永福县的实际出发,对该县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实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合理布局、分区开采,优化资源产业结构,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从而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参与新回龙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实际体验,立足于新回龙镇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新回龙镇的旅游资源以生态休闲性为主要特色,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环境容量、交通、客源潜力等因子是影响其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新回龙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构想,即新回龙镇的旅游开发必须走"环保先行;打造品牌;改善交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制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中地质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解决地质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和产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地质环境保护经济制度体系的紧迫性,根据地质环境问题存在“天灾”和“人祸”两类引发因素的情况,分析了地质环境保护中的外部性,并指出其对地质环境保护提出的新挑战。同时,通过分析地质环境的效用和产权问题,探讨了地质环境保护的主要机制,最后,提出了控制类、激励类两类共十大经济制度体系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矿业城市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