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宪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建筑》1999,(4):1-4
在世纪交会、千年转折之际,我们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聚首在东方的古都北京,举行国际建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的第20次大会。未来由现在开始缔造,现在从历史中走来,我们总结昨天的经验与教训,剖析今天的问题与机遇,以期21世纪里能够更为自觉地把我们的星球——...  相似文献   

2.
国际建协《北京宪章》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章是集中体现人们思考的庄严形式。20世纪上半叶中期“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提出的《雅典宪章》(1933年),20世纪下半叶中期一些建筑师、教育家和规划师在秘鲁利马提出的《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宣言、宪章等,都凝聚着有识之士的睿智,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建筑发展的历程,对一定时期里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影响深远。1996年6月,在世纪交接之际,国际建协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会议的议题为“21世纪的建筑学”,大会的宪章理所当然地要继往开来,即重新审…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北京宪章”提出的认识时代的要求 ,分析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特点、高新技术和观念变化对建筑设计和建筑事业的要求和促进 ,以期做好当前工作并进行知识储备 ,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用文化学的观点 ,从文化整合的角度 ,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和广义建筑学作为 2 1世纪建筑学的文化统和作用之必然的合理性 ,以及建筑文化多元的共生性 .  相似文献   

6.
《北京宪章》在中国--"北京之路"工作组六年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堪称“伟大而进步的时代”,然而“又是患难与迷惘的时代”。1)数年前,面临新世纪的到来,在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然而又充满蓬勃发展生机的中国,一批充满责任感的有识建筑之士,以历史的眼光透析全球百年的发展并严格审视自身,向全世界建筑师发出呼吁:要“认识时代,正视问题,整体思考,协调行动”,“以期在21世纪里能更自觉地营建美好、宜人的人类家园”。这些思考浓缩成文,以《北京宪章》形式向参加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各国建筑同行提出,得到赞同与响应,随即经国际建协第21届代表大会通过并公…  相似文献   

7.
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吴教授同时发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一书,在建筑学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与近年来在国际设计领域广为流传的两种倾向,即崇尚杂乱无章的非形式主义和推崇权力至上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强烈对比。非形式主义反对所有的形式规则,形式主义则把形式规则的应用视为理所当然;尽管二者的对立如此鲜明,但在本质上它们却是同出一源,认为任何建筑问题都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仅仅局限于形式范畴…  相似文献   

8.
蒋伯宁  林宇 《建筑创作》2008,(6):138-143
文化多元:建立”全球-地区建筑学” “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推动世界和地区的进步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周畅 《建筑学报》2005,(9):10-12
时光飞逝,光阴如梭,转眼间国际建协“北京之路”工作组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北京之路”工作组从1999年成立到2005年完成它的主要工作,历时6年。6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于“北京之路”工作组秘书处和全体工作组成员来讲,却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历史记忆。“北京之路”工作组1999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这次由中国举办的大会取得了空前成功。除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丰富的展览和活动内容外,大会的组织工作也得到了国内外建筑师的一致赞赏,被国际建协誉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建筑师大会。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相似文献   

10.
曾坚 《建筑学报》2001,(1):25-27
本刊 2 0 0 0年 10期已刊出“我与《北京宪章》征文比赛”获奖篇目和获奖人员名单 ,现将获青年建筑师奖二等奖的两篇 (一等奖空缺 )和获学生奖二等奖的三篇 (一等奖空缺 )刊载于后  相似文献   

11.
走向全面的技术思想——评《北京宪章》的技术思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建筑是文明的载体、珍贵的财富,它是如此的令人神往,人们用最美好的祝福和最灵巧的双手去妆扮它,在那里逝去的辉煌和未来的曙光交织在一起。从雅典神庙到东方巨龙——长城,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环,人们尽情地沐浴着,在余辉中又迎来了一个新的世纪,建筑何处去这一命题再次摆在面前,该如何去勾画新世纪的图景?对技术的思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技术思想的确立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发展,它关系到我们的祝福与双方的协调。技术与自然——从雅典到北京近两百年来,建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应邀为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写一段文字感到十分高兴。50年是一段跨越两代半人历程的漫长时间,然而,与中国古老的世界建筑遗产(约6000年前,仅有埃及能与之相比)比较时,50年却又是相当短暂的了。中国建筑学会创立于国际建协(1948年成立于瑞士)成立五周年之际,并在这个代表着100多个国家的130万建筑师的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后,国际建协的成立旨在鼓励各国建筑师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国际建协的任务是代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建筑师组织、建筑师个人、政府及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得到(日内瓦)联合国经社理事会(UNESC)、联合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第20届UIA大会发布的《北京宪章》为线索,描述了北京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五次国际建筑竞赛以及这些竞赛引出的反响、争论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3日~7日,来自世界各地的7000多位建筑师聚集在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参加国际建协(UIA)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城市:多种建筑的大集市”.探讨“如何使我们的城市更安全.更漂亮、更适宜于生活”。  相似文献   

15.
应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和德国建筑师协会BDA的邀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院士、总建筑师邵韦平、副总建筑师胡越等12人出席了7月22日至26日在德国召开的2002年柏林世界建筑大会。《建筑创作》杂志社派员随同前往。除在柏林逗留外,还参观、访问了200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雅典和下届世界建筑大会举办城市伊斯坦布尔,本刊将陆续报导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建筑创作》2011,(9):14-14
声明第116届UIA委员会会议于2011年6月5日~6日在新加坡举行.会议上谨慎评估了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啸后东京的情况.委员会赞同2011年4月8日~9日在东京召开的东京UIA2011协调会议上所达成的决议.尽最大努力保证2011年9月25日~10月1日东京UIA大会,UIA国际建协代表大会和UIA委员会会议的成功举办.将于2011年9月25日~10月1日在东京举行的大会主题为:  相似文献   

17.
《建筑创作》2012,(2):3-3
2011年9月26~28日,在日本3·11东部大地震6个月后,以“设计2050:跨越灾害、精诚团结、面向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24届UIA大会,在东京举行。  相似文献   

18.
2014年8月3-7日,国际建筑师协会(UIA)第25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南非德班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建筑在别处(Architecture Otherwhere)”.本届大会由国际建协主办,南非建筑师协会和南非公共工程部承办,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200名正式代表参与了大会及相关活动.大会期间在38个大小会场共进行了近400场演讲和会议发言.与此同时,围绕着大会展开的相关公众活动也吸引了除大会正式代表之外的当地公众的广泛参与,本次大会为德班带来近1.2亿南非币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9.
《建筑学报》2005,(9):5
国际建协第22次世界建筑大会和第23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7月3~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以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为团长的中国建筑师代表团30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代表团成员包括崔恺、许安之、窦以德、罗德启、周畅、曹亮功、唐玉恩、毛其智、庄惟敏、刘洵蕃、伍江、张行健、何锦超、左玉琅、季翔、段胜凡、刘宇光、徐志毅、孙钊、冯志涛、曹跃进、蒋伯宁、陈克理、刘克成、余平、董明、黄晓群、李小林、张百平。学会30人代表团分为两个团组分别出席了世界建筑师大会和国际建协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0.
建筑学会的及时成立为参加当时唯一的国际建筑师组织创造了条件.说到这里,我们要感谢当时从法国归来的华揽洪先生,他是当时国际建协秘书长瓦格之友,使得中国建筑学会得到国际建协的承认,并邀请出席1955年7月在海牙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建协大会,议题为"战后住宅". 参会的准备很匆忙,从通知到成行仅余两周左右的时间,代表团组成为杨廷宝任团长,团员有汪季琦、贾震、戴念慈、沈勃、华揽洪、吴良镛,另翻译—人,我兼任代表团秘书,其中五人今已作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