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拓校正法     
一般的静校正方法都是假设地震波在剖面上部的传播射线是垂直地表的(或基准面),因此,一个地震道只有一个静校正量。这种假设对相对高差很大的大山区来说是不成立的。为了适应大山区的特点,现将炮点和检波点按其射线路径从地面移至基准面进行校正,其校正时间是炮检距、反射层深度、反射层倾角、检波点和炮点同基准面的高差以及地震波在剖面上部传播速度的函数。为同一般静校正方法相区别,称之为“延拓静校正”。延拓后的正常时差校正为“延拓动校正”,两者一起统称为“延拓校正”。用延拓校正原理编制的倾角速度扫描程序可同时获得某个CMP附近的反射层倾角与均方根速度,此二参数的变化,不仅可用于延拓校正,且能粗略地反映剖面上速度变化的规律。用“延拓校正”程序在川东、川南等地区的几个剖面试处理,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速度随着深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对该种介质做数据处理时,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是参数估计。倾斜反射层的多层正常时差方程式提供了把Alkhalifah和Tsvankin的横向各向同性速度分析法推广到垂向非均匀介质的基础,该正常时差方程式是以NMO层速度的均方根平均值为基础的。这些NMO层速度对应于单个射线参数,即倾斜同相轴的射线参数。因此,正常时差层速度(包括水平同相轴的正常时差速度V_(nmo)(0))可通过Dix型的微分法从叠加速度求得。另一方面,与时间有关的处理所依赖的Thomsen参数的关键组合η,可通过在每层中使用均质反演,从正常时差层速度中提取。 在垂向非均匀介质中,时间偏移和倾角时差一样,依赖于两个随深度变化而变化的参数V_(nmo)(0)和η,所以通过P波时差速度的倾角依赖关系估计出的V_(nmo)(0)和η,可用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对非洲海上地震资料的各向异性处理表明,在处理中考虑各向异性,特别是在倾斜同相轴的聚焦和成像中考虑各向异性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叠加速度最佳地表示了共中心点道集正常时差曲线的特性,而偏移速度则零炮检测距剖面和共中心点道集的绕射曲线特性。对于水平层状介质来说,由于其法向射线与成像射线一致,所以这两种速度是相同的,在倾斜地下的情况下,叠加速度取决于反射面的倾角,并与法向射线有关,但是反射点的横向分散(模糊性)与倾角有关,经倾角时差校正后,叠加速度降低了,而反射点分散现象消失,射线聚集于共反射点上,对于均匀介质来说,倾角时差校正  相似文献   

4.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在岩性和方向裂缝性地区的应用具有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宽方位角相对窄方位角,其叠加速度随方位角和地层倾角变化而变化,一个综合速度不适合共面元道集中的所有地震道;对于倾斜地层,共面元中心点来自地下较大范围的反射点,常规的基于双曲线动校正理论的水平叠加技术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宽方位角地震资料处理时,用倾角一方位角旅行时间校正法可以校正视倾角引起的时差,提供一个不受倾角影响的共面元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速度分析时采用视各向异性动校正技术,解决常规NMO出射角超过35。时引起的大偏移距校正过量问题,为DMO提供一个准确可靠的地层均方根速度;采用时间一空间域的克希霍夫求和三维DMO,得到接近零偏移距的道集,然后叠加得到接近零偏移距的叠加剖面,叠后采用三维扩展STOLT偏移;最后进行方位角速度打描、叠加、偏移,识别地层方向特性和方向各向异性。针对宽方位角的有效处理措施在准噶尔盆地阜11井含油区的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三维DIX型公式(文献[1])研究的基础上,对三维多层任意倾斜平界面的情况,采用坐标变换方法,推导出三维叠加速度的分布公式。可以证明,叠加速度随方位角呈椭固状变化,椭圆的短、长轴之比为视倾角的余弦,椭圆的走向为地层的视倾向方向。由此可见,一个CDP点的时距曲面,应当用椭圆的双曲面去逼近,而不应当用旋转双曲面去逼近。在一般情况下,作数个二维常规速度分析,要比简单地作一个三维速度分析好。在地层倾角较大时,计算表明,三维叠加速度变化对动校正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当地层倾角为30°时,相对速度误差为15.5%,炮检距为2500米时,动校正的最大误差可达137.1毫秒。据此,就初步叠加前后两种情况给出计算三维叠加速度分布参数的算法。对于前者首先要从一个方向的速度分析资料中得到叠加速度VNZ和VNB,然后从两个方向的水平叠加剖面上拾取时间梯度tx,tv,求解分布公式中三个参数Vr、β、φ。对于后者,要求在一个CDP点上至少要作三个不同方位的常规二维速度分析,由此求出Vr、β、φ值。  相似文献   

6.
二维倾斜叠加速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传统的速度分析方法中,是将相邻几个 CDP 道集组合在一起制作速度谱,不考虑界面倾角引起的时差。实际上这种时差是随界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的。此外,相邻 CDP 道集的叠加能量还随倾角的增大而衰减,因此出现丢层现象。近年来,随着倾斜叠加方法的出现和发展,一种适用于倾斜叠加的速度分析方法也应运而生,此法的关键是在制作倾斜叠加速度谱时,把倾斜动校正用于速度扫描,在扫描叠加时又利用地震波的相似性和能量准则进行加权叠加。此法不受界面倾角的影响,由此法求出的速度更接近实际介质的速度。本文提供的倾斜叠加速度模块既可作倾斜叠加速度谱,又可作水平叠加速度谱,既可提取可信度较高的速度信息,又可检测精度高的倾角信息,还可顺便完成一次静校正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将地震处理推广到各向异性介质,最困难的问题是根据地面反射数据恢复各向异性速度场。我们认为,对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作速度分析时,可对P波时差速度随射线参数变化进行反演。反演技术以各向异性介质中倾斜反射层的正常时差(NMO)的精确解析方程为基础。业已证明,有垂直对称轴的均匀TI介质中,倾斜反射层的P波NMO速度取决于零倾角V_(NMO)(0)和一个新的有效参数η。后一参数在  相似文献   

8.
地震资料传统的共深度点(CDP)叠加技术能够压制噪音和其它弥散或干扰波能量.然而,由于处理算法理论和应用方面的不精确,在叠加中也导至一些需要的一次反射波能量遭到弥散。在其它学科,如航天学或医学中,在已知弥散函数的前提下实行恢复滤波技术,就可以改善成像结果.笔者指出,以倾角时差校正(DMO),正常时差校正(NMO)和静校正一样熟悉概念为基础的恢复函数,同样能够用于改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速度分析扫描速度范围大、精度低的缺点,采用高精度剩余速度分析方法,扫描所有地震CDP数据剩余时差,自动拾取精确的叠加速度,形成二维的叠加速度剖面。然而自动拾取会导致速度异常,进而利用局部回归法三维插值算法剔除拾取的异常速度,得到平滑的速度场。该方法提取的速度更加精确,使地震处理中水平叠加、偏移处理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零炮检距(MZO)偏移也叫做倾角时差(DMO)或叠前部分偏移,它将叠前偏移地震数据变成近似的零炮检距数据,以便消灭反射点上的画弧现象,并可获得在反射层倾角范围内的优质叠加结果,MZO是标准地震数据处理中重要的一步。迄今,各种频率-波数(f-k)和积分 MZO 算法已应用于实践中。文中,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正常时差(NMO)校正的、共炮检距剖面的有限差分 MZO 算法。这种算法用的是一种常规叠后偏移15度有限差分偏移算法和一种特定的速度函数,而不是真正的偏移速度。本文证实当速度随深度而变化时这种 MZO 算法的实现结果,并探讨这种算法应用于速度随深度和水平距离变化情况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我们一直使用叠加。事实上,在物探行业中叠加剖面(或三维中的数据体)是作为标准交付使用的,而且几乎在每一本地震处理教科书中都叙述了共中心点(CMP)与正常时差(NMO)校正的概念。虽然总的趋势是向着叠前成像方面发展(不是时间域就是深度域),但是叠加剖面的构成仍然是地震处理流程的—个重要步骤,因为它们通常总是首先获得的可解释的地下图像。  相似文献   

12.
Levin利用共中心点(CMP)道集模拟了均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下平界面倾斜层产生的反射时差。对某些介质而言,当各向异性对称轴是垂直对称轴时,我们可以发现,叠加速度与熟知的以余弦倾角校正为基础的多向同性预测速度间存在差异。文中,我们用具有垂直对称轴、且介质速度随深度线性变化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做了类似的试验。Levin对同一组内的四种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速度梯度来说,以反射层倾角做倾角校正获得的叠加速度与相应均质介质叠加速度几乎没有差异。正如各向同性介质一样,非均匀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旅行时可用垂向速度等于非均质介质的垂向rms均方根速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一种在没有事先确定速度函数的情况下,在共中心点地震数据常速迭加中加入倾角时差校正的方法。运动学的倾角时差校正在速度空间中的形式特别简单。因此速度分析能在倾角校正后的最终的三维数据体上完成。对应于确定速度函数的迭加剖面,能在倾角校正常速迭加之间插值提取。该法适用于窗范围内横向速度的变化很小的情况,如果在充分宽的数据窗范围内横向速度变化很小,则偏移步骤即可在很少的附加费用下加入,并且可在确定速度函数之前加入。  相似文献   

14.
《石油物探》1975,14(3):71-81
本文所提出的连续速度分析技术是以前速度分析方法的发展,也就是用计算机从地震反射资料中提取速度信息的方法的发展。用多次覆盖资料的每一道,根据时差扫描和倾角扫描方法,测定地震记录上的每个规則同相轴的时间、振幅、时差和倾角。利用这四个參数沿着测线追踪反射波的同相轴。最后,将剖面上每个深度点的每一个反射同相轴的时间、振幅和时差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当计算机选取的同相轴接近于一般的剖面上可见的明显程度时,由时差扫描和倾角扫描增加的信噪比大于一般剖面上达到的信噪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显示以取得速度信息,用于确定速度函数以进行时差校正、时间偏移校正和深度变换等资料处理,也能被解释人员用于确定层速度和估算砂页岩比值。  相似文献   

15.
叠加速度最佳地反映了共中心点道集上正常时差曲线的特征。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由于法向射线与成像射线吻合,这两类速度是相同的。当地下构造为倾斜地层时,叠加速度随反射层倾角而变化,并  相似文献   

16.
当地下界面存在倾角时,地面上同一共中心点道集中记录到的反射波并不是来自界面上的同一个反射点,而是来自界面上的一个反射段,用这样的共中心点道集直接进行动校正叠加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从而严重影响了倾斜反射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的成像质量。而MO就是将非零炮检距地震记录转化为自激自收地震记录,保证在任何地层倾角的情况下都能实现共反射点叠加的一种重要技术。我们将看到:在地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在叠加前应尽可能作DMO处理,以消除非零炮检距地震道由于地层倾角而产生的时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而且DMO还能消除地层倾角对叠加速度的影响,从而使得叠加速度更接近均方根速度,提高速度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Levin(1990)模拟了均匀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之下倾斜平反射层产生的反射波在 CMP 道集内的时差。对于某些介质,如果各向异性的对称轴是垂向的,则据基于各向同性介质的倾角余弦校正的预测,就可求出叠加速度中的偏差。文中,我们再次用具垂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模型做了类似的试验,但是介质的速度是随深度而呈线性变化的。与 Levin 所论相同的四种各向异性介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研究的所有速度梯度,倾角校正后的叠加速度与反射层倾角的关系特性,与相应的均匀介质的情况稍有不同。正如各向同性介质一样,非均匀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旅行时,可用垂向速度等于非均匀介质垂向 rms 速度的均匀模型进行正确模拟。实际上,倾角时差校正(DMO)是建立在介质是均匀的或其速度是随深度变化的基础上的,但这两种情况都假设为各向同性。本文所研究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只有一种页岩-灰岩介质用基于各向同性的 v(z)DMO 不能在 CMP 内给出恰当的校正量。而对于这种页岩-灰岩介质,用常速 DMO 都偶尔可提供出优于 v(z)DMO 所提供的时差校正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纵波特征检测裂缝发育带与裂缝发育方向是地震勘探中的热点问题,应用EDA介质中正常时差校正(NMO)速度的椭圆方程确定裂缝发育方向是检测方法之一;对均匀介质倾斜界面来说正常时差校正(NMO)速度也是椭圆方程。该研究就这2个椭圆方程的理论含义进行分析及应用纵波速度资料对裂缝发育方向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指明应用NMO速度椭圆方程的长轴确定裂缝发育方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地震勘探中对速度分析程序的应用增多了,这样除直接用于动校正外,并有可能研究平均速度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通常,它甚至有可能很精确地计算层速度。我们的意图是利用这些速度,将一般的时间剖面从时间域转换为深度域。正确的转换需要知道所有的层速度和速度界面。然而在倾角不大时,作这种转换可以不考虑这些界面的倾角,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完全不作偏移校正。本文描述了三种不同的程序,并讨论了应用中的各种问题。还提供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迭加速度,即由最好的共反射点地震记录剖面得到的那些速度,不仅取决于反射层、等速界面的倾角及其不连续性,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其曲率。一些例子说明了这种影响。介绍了一个校正这些影响的近似公式。一个理论上的例子表示出如何从迭加速度的时间剖面显示上恢复出真层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