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曼格什拉克的已探明油藏和全部已开发油藏均属于侏罗系的生产层,而目前普查勘探工作的方向主要是在前侏罗系地层。但侏罗系的含油气层仍是保证南曼格什拉克增加石油储量的重要层系。对曼格什拉克石油联合公司完成储量增长任务的分析表明(见图),整个石油储量增长任务的完成,其中一部分储量是依赖对已开发油田的补助勘探获得的。大部分计划增加的石油储量,通常是依靠处于开发的油田和对钻开发井油田的补助勘探完成的。1969年和1978-1980年期间,依靠补助勘探来源增加石油储量,整个增加石油储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共计为0-35%。  相似文献   

2.
油气藏上激发极化异常的性质和强度在油气藏上,根据钻孔和地面观测的结果可查明岩石极化率的升高。在布哈尔—希宾、加兹林斯克天然气和里海盆地的肯基扬斯克石油藏上都曾进行过激发极化测井。各种不同的油气地区,特特是上述地区以及南曼格什拉克和北高加索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卡拉姆卡斯油田位于曼格什拉克半岛西部,从地质构造上认为是卡拉姆卡斯—乌津大地构造台阶,沉积于南曼格什拉克拗陷北缘。该油田建成于1970年代,2017年当地甲方为了保持油田产能,决定以2510井为先导试验,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作业改造,要求Ф146.1mm井眼使用Ф101.6mm管柱实现尾管半程固井工艺。针对该井井身结构特殊、固井工艺复杂、小间隙固井对水泥浆及水泥石的性能要求高、固井施工泵压高易漏失等难题,通过对固井工具及工艺配套设计研究,水泥浆性能优化,科学设计、精细施工,确保了该井固井施工的安全进行,固井质量优质,为哈萨克斯坦卡拉姆卡斯油田后续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地区异常地层压力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盆参2井于4500m和5700m深处侏罗系内存在异常高压层。根据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理论、烃类有机成因理论、油气分带模式,探讨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岩性封闭是先决条件,粘土矿物成岩后生期释放大量层间水,下侏罗统生油层进入低成熟阶段,造成流体增温增压,形成一温跃层,导致异常高压出现。受温压条件控制,勘探目的层侏罗系存在明显的油气分带性:封闭层之上为石油聚集带,之下为凝析油、天然气聚集带。4500m封闭层以上的侏罗系应是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层和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侏罗系是准噶尔盆地最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地层、岩性等非构造油气葳已成为该盆地侏罗系勘探的必然选择。独特的构造背景和油源条件为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基础和物质基础。侏罗系头屯河一齐古组介于两个不整合面之间,地层、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非常有利于地层、岩性圈闭的发育。SB3层序界面之下形成了大型的三角洲和沉积坡折带,层序界面上深切河谷很多,也有利于地层圈闭发育。侏罗系以河湖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曲流河和曲流河三角洲的沉积能量相对较弱,砂泥比相对较低,有利于岩性圈闭的发育。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中存在规模巨大的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极有可能形成巨大的成岩圈闭。因此,准噶尔盆地地层、岩性油气葳有着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气新一轮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该盆地煤层的分布范围、地化特征,计算了资源量,指明了勘探层组和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煤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较高,生烃潜能大,资源量较大,勘探前景广阔。西山窑组和东部聚煤带是目前最为现实的勘探层组和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川东侏罗系——四川盆地亟待重视的一个致密油气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川中和川西地区,长期以来对川东地区侏罗系蕴藏的丰富油气资源与勘探潜力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四川盆地近60年的勘探开发历史中,川东侏罗系至今几乎还是一片尚待开发的油气资源处女地。事实上,川东地区许多钻井在钻遇侏罗系时都曾发现过大量的油气显示,少量钻井经测试甚至获得过工业油气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侏罗系具有与川中地区侏罗系十分相似的油气成藏条件,其烃源岩厚度大、储层致密、油气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内除川中侏罗系之外还有希望找到原生油藏的一个有利地区。建议尽快将川东侏罗系油气藏作为四川盆地一个重要的致密油气勘探新领域,开展整体评价研究,实施专层勘探,并采用非常规油气勘探评价技术与方法,在油气保存条件较好的低缓、潜伏构造以及宽缓的向斜区,优选有利区块,开展水平井钻井与储层改造先导性试验。与目前在渝东南等构造复杂区开展的页岩气勘探相比,川东侏罗系油气勘探的地质风险与开采成本将更低,探明油气资源并投入商业开发的成功率与机遇更大,更具有找到规模性油气田(藏)的现实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1989年6月新疆石油科技考察团对苏联中亚地区的哈萨克、土库曼两个加盟共和国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滨里海盆地的田吉兹油田;曼格什拉克盆地的乌津油田;西土库曼盆地的巴尔萨—盖尔麦斯油田及东土库曼盆地的沙特雷克、乌齐阿日气田,并访问了13个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东道海子北凹陷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侏罗系一下地层的实际地震反射波被侏罗系煤层的全程和层间多次波所掩盖,不能真实的反映地层的沉积、构造形态.地震反射中的多次渡主要是由于侏罗系煤层的强反射渡过于强,地震波在其中或其间形成比较强的折射和层间反射而形成.只有解决了多次波的问题,地层的沉积、构造特征才会更加清楚,才可以发现更多的地层、岩性、构造圈闭,指导准噶尔盆地东部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勘探进展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缓慢发展阶段,勘探在盆地边缘进行,80年代引进数字地震和注蒸汽热采技术,90年代提出“立足大凹陷,寻找大油田”,主攻盆地腹部的部署原则,侏罗系成为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截止到2001年底,侏罗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8×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253.98×108m3,分别占准噶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0%和40%.2001年侏罗系原油年产量达502.82×104t,占当年原油总产量的51.9%.侏罗系的优质储量为新疆油田分公司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104t,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盆地内发现的3个侏罗系油气田(藏)富集区,它们控制着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原油年产量。侏罗系油气田(藏)成藏和富集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准噶尔盆地次生油气藏的基本规律和勘探潜力。油源和断裂是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次生油气藏成藏的必要条件;圈闭、储集层及保存条件是油气田(藏)富集的主要条件。建议下一步要把侏罗系新区和新领域勘探放在首位,加强新区地震勘探和预探,解剖“头屯河—齐古组”地层岩性圈闭,坚持滚动勘探开发,组织八道湾组低渗透油藏和南缘复杂构造攻关。  相似文献   

11.
塔北隆起中,新生界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塔北隆起的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吉迪克组(N1j)进行层序及体系域的划分。重点对四套储层(侏罗系底砂岩、白垩系大套砂岩、下第三系底砂岩、吉迪克组底砂岩),两套盐膏盖层(下第三系上部盐膏层、吉迪克组盐膏层)进行研究,确定其分布范围,对其沉积特征做出合理解释,对储盖组合做出合理评价,指出有利的勘探领域和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缓慢发展阶段,勘探在盆地边缘进行,80年代引进数字地震和注蒸汽热采技术,90年代提出"立足大凹陷,寻找大油田",主攻盆地腹部的部署原则,侏罗系成为盆地主要的勘探目的层.截止到2001年底,侏罗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8×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253.98×108m3,分别占准噶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总探明储量的30%和40%.2001年侏罗系原油年产量达502.82×104t,占当年原油总产量的51.9%.侏罗系的优质储量为新疆油田分公司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 000×104t,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盆地内发现的3个侏罗系油气田(藏)富集区,它们控制着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原油年产量.侏罗系油气田(藏)成藏和富集的基本特征,反映了准噶尔盆地次生油气藏的基本规律和勘探潜力.油源和断裂是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次生油气藏成藏的必要条件;圈闭、储集层及保存条件是油气田(藏)富集的主要条件.建议下一步要把侏罗系新区和新领域勘探放在首位,加强新区地震勘探和预探,解剖"头屯河-齐古组"地层岩性圈闭,坚持滚动勘探开发,组织八道湾组低渗透油藏和南缘复杂构造攻关.  相似文献   

13.
曼格什拉克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开采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曼格什拉克已查明有20个油田和油气田,它们具有下列特征:多层性,严重渗透率非均质性,原油储量高度集中,构造顶部和边部粘度差异大,原始饱和压力与地层压力接近,原油析蜡温度与原始地层温度差别小。  相似文献   

14.
《吐哈油气》2006,11(2):104-104
位于牛东构造带牛东2号构造的马17井,近日经地质综合录井在侏罗系、三叠系及石炭系发现油气显示73m/18层,油气显示级别较高,部分层位全烃值达29.3%,并在石炭系2544~2545m井段出现油气外涌现象。马17井由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三塘湖项目室提交。该井设计了侏罗系、石炭系两套目的层,设计井深3500m,目前已钻至井深2895m,地质层位为石炭系。石炭系一旦突破,将进一步推动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进程,为油田公司储量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程度低,元古界基底上接受了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且分布范围局限,发育有侏罗系和石炭系两套烃源岩,目的层埋藏深,有四套可能的储盖组合,构造格局分为两凹两凸,资源量相对较小,勘探潜力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阿尔金山前带构造复杂,一直是油气勘探的瓶颈。通过对多个构造要素的分析,基本明确山前带以T2为界,分为上下两个构造层,其中下构造层构成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文中总结了山前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①北西向断裂控制了生油坳陷的分布范围,生烃中心控制了油气总体分布格局;②近东西向断裂控制了山前鼻状构造的发育,构成山前重要的油气聚集带;③阿尔金南缘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一起控制了山前侏罗系的分布,为侏罗系油气勘探与研究提供了可靠线索;④喜山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有明显的破坏或改造作用,油气主要富集于影响较弱的地区:⑤圈闭带的分布控制着油气藏的具体分布。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中,三工河组与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相比,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特别是在莫索湾地区,三工河组埋深虽已达4500m,但仍具有较好的孔渗性。因此三工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的主力含油层段和勘探目的层,已发现多个油气藏。研究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可为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储集层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前侏罗系油气勘探历时已久,已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成果,得到了较充分的认识,以三大古凸起为主的勘探方向日益明确。库木古凸起是三大古凸起之一,处于南北前陆前隆复合部位,其雏形应产生于晚海西期,发展定型于印支一燕山期,三分构造格局较为清晰。吐哈盆地侏罗系、二、三叠系和石炭系三大含油气系统在此交汇,是一个多层系合油的巨型复式油气富集带,库木古凸起是前侏罗系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是近期盆地医域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东南隆起勘探程度低,元古界基底上接受了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且分布范围局限,发育有侏罗系和石炭系两套烃源岩,目的层埋藏深,有四套可能的储盖组合,构造格局分为两凹两凸,资源量整体相对较小,民丰和瓦石峡凹陷局部具有一定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非构造圈闭的勘探前景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内部不整合面众多,奠定了形成地层圈闭的良好基础,非构造圈闭已成为侏罗系深化勘探的必然选择。地层超覆圈闭是最有利类型,主要发育在盆地边缘、陆梁隆起两侧,以及盆地内部各坡折带附近的Ⅰ层序至Ⅳ层序中,在坡折带上部,Ⅱ层序、Ⅲ层序的低位域发育了有规模较大的下切河谷,有形成深谷圈闭的可能。各层序底部在多数地区岩性粗,不利于形成不合面遮挡圈闭。但在个别地区,白垩系底部和头屯河组底部岩性较细,可能形成不整合面遮挡圈闭。准噶尔盆地的株罗系以河湖三角洲体系为主,其中,Ⅲ层序上部及Ⅳ、Ⅴ等层序中的曲流河和曲流河三角洲的砂泥比相对较低,有利于岩性圈闭发育。从盆地南缘到陆梁隆起存在规模巨大的压力封存箱,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巨大的成岩圈闭。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非构造圈闭勘探应主攻地层圈闭、兼探岩性圈闭、准备成岩圈闭,圈闭评价要特别注意油气运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