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在线估计方法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充电电压片段下多个健康因子的磷酸铁锂电池健康状态综合在线评估方法,将充电电压片段内所充电量估计的电池容量与实际电池容量的误差最小作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寻优充电电压片段。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表征电池健康状态的充入电量、充电时间以及内部阻抗三个健康因子进行在线评估,归一化处理得到各健康因子对应的健康状态,再通过最小序列优化法实时获取电池综合健康状态。最后对磷酸铁锂电池进行老化充放电实验,对比仅采用电池内阻单因子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小充电过程中电池健康状态估计误差,且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电网,不同充电模式的充电设施接入电网产生的谐波污染将对电网造成不同的影响。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内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机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Simulink仿真和谐波分析。首先,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仿真模型。其次,建立电动汽车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机的仿真模型。然后,将动力电池仿真得到的充电曲线直接等效成时变电阻,并作为连续信号直接输入充电机模型进行仿真。最后,在不同充电场景下对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机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充电模式的充电机工作时相互影响的谐波规律。 相似文献
5.
6.
7.
8.
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17,45(5):707-719
In this study, a new bridgeless buck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rectifier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buck PFC rectifier is designed to operate in the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DCM). Because of the DCM operation, the control scheme of the proposed buck PFC rectifier is simple and easy, and the reverse recovery problem of the diodes can be alleviated. Because the input current follows the input voltage naturally, the current loop circuit is not required. Thus, only the traditional voltage‐mode control is employed to sense the output voltage, and a suitable control effort for the proposed buck PFC rectifier is generated to drive the power switches. Consequently,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proposed buck PFC rectifier can be kept at a desired value. Finally, the mathematical deduc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bridgeless buck PFC rectifier.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
以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LiFePO4/C复合材料,探究了烧结过程中还原性气氛对材料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材料采用X射线电子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氮气吸脱附测试(BET)来进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以及充放电实验来测试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和材料容量。结果表明:还原性气氛烧结得到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容量和更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其主要原因在于还原性气氛有利于材料颗粒粒径缩小以及热解炭的形成。采用BET测试表明在含氢气气氛下以及纯氩气气氛下烧结得到的材料的比表面积分别是19.2m2·g-1以及6.6m2·g-1。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特种开关电源是指为满足用户特殊需要而开发的产品。首先介绍恒压/恒流控制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然后阐述利用可编程精密基准电压源和辅助电源设计从ov起调的隔离式开关电源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多个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使用的要点,并给出一种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以Fe2O3为铁源,Li2CO3为锂源,柠檬酸为碳源的Li0.98M0.02Fe0.99Mg0.01PO4/C(M=Al,Ti,V)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了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实验方法研究了在铁位固定掺杂摩尔分数为1%的Mg的情况下,变换锂位掺杂金属对产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金属掺杂后的产物Li0.98M0.02Fe0.99Mg0.01PO4/C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都比未掺杂的纯相要高。在室温下,Li0.98Al0.02Fe0.99Mg0.01PO4/C材料以0.1倍率放电时,首次比容量达到156 mAh/g,循环几次后达到160.2 mAh/g,循环性能良好,晶胞系数c/a的值与其他掺杂材料相比较高,结晶度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温固相法,以金属氧化物(TiO2,V2O5,Nb2O5)作前驱体,合成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的LiFePO4/C复合材料。对以LiFePO4/C为正极的电池进行(XRD)、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LiNb0.05Fe0.95PO4/C的电化学性能最好,0.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4 mAh/g,即使在1 C倍率下放电,经过60次循环依然能保持在117 mAh/g左右。Fe位掺杂的效果与掺杂离子的半径、价态有密切关系,半径与Fe离子接近、价态高的离子对提高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应用,LiFePO4正极材料以其高安全性、长寿命的优点备受关注。从性能参数上分析对比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特性,从应用角度讨论了LiFePO4材料在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LiFePO4材料技术及电池制作工艺技术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