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考虑热压、风压、空气质量以及环境噪声对自然通风潜力的影响,采用Qualiflex矩阵对成都地区的自然通风潜力进行多标准评估分析,并与已知城市的自然通风潜力进行比较,针对成都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性建议。成都地区自然通风潜力一般,与PDPH相比,多标准评估自然通风潜力更具参考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效压差法对西部地域典型的办公建筑进行自然通风潜力计算分析,选择有效的典型年气象数据,选取5-9月份为自然通风的降温时间段,利用热中性温度线性公式对原室内外温差计算方法进行修正.采用有效压差理论计算了西部各地区典型办公建筑的自然通风有效压差帕时数,并以此为评判指标对各地区的通风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域各地区通风潜力分布具有差异性,严寒地区通风降温潜力值最大,寒冷地区通风降温潜力总体较为客观,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一定的通风潜力,但需要分时段进行通风降温才能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3.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是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形成空气流通来达到调控室内热环境的目的,有着节能、环保、健康的优势,有利于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居住体验。当前,利用自然通风调控室内热环境已经渐渐成为现代节能建筑设计和生态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建筑稳健、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自然通风的最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室内外风压与热压以及其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利用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变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目的。本文就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做出相关论述分析并试图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建筑中自然通风的原理,指出形成自然通风的三种方式为风压作用、热压作用和风压热压混合作用,分析了自然通风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以福斯特设计的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说明了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宋晔皓 《建筑学报》2000,(12):12-14
自然通风主要通过热压通风、风压通风或者二者的综合作用完成。热压通风可以应用在建筑密度较高 ,可能会遮挡风压通风的地方。经过分析比较 ,张家港生态农宅利用室内的文丘里管促进热压通风 ,本文对其通风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自然通风节能设计是其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自然通风的重要性,探讨了充分运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方式做好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住宅自然通风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8.
宋晔皓 《世界建筑》2022,(11):94-95
风压和热压为建筑自然通风的两种基本形式,建筑自然通风往往是两种形式的综合作用。其中热压通风依托浮力效应原理,借助建筑顶部开口可以改善自然通风。论文从建筑环境对自然通风需求的提升、现代建筑对垂直通风的关注、设计科学与技术策略的丰富、零碳建筑的重要被动策略等方面梳理了其发展变迁的规律,探讨了建筑顶部开口改善自然通风作为设计策略的设计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气候增暖不可避免地对与室外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的自然通风技术具有影响。通过建立单侧通风房间模型,利用天津市市台站1960—2010年逐时气象数据,通过理论计算,从自然通风驱动力和室内热舒适2个方面研究自然通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以总综合压差和室内热舒适小时数2个指标分别评估了自然通风的应用潜力。总综合压差越大、室内热舒适的小时数越多,自然通风的应用潜力就越大。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总综合压差及室内舒适总小时数呈下降趋势,说明天津地区自然通风的应用潜力正变得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些工程中未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而造成初投资偏大、运行费用偏高的问题,通过建立建筑分析模型引入了一种计算风压的方法。从理论上推导出热压、风压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计算方法。结合具体工程,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考虑自然通风对通风设备选择的影响可以减小通风设备容量,从而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