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采用电热膜或电加热器等模拟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照射到室内的地板、家具或其它物品上形成的水平、倾斜或垂直的局部热表面,定性和定量地研究这些局部热表面对置换通风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置换通风系统的热力分层现象总是存在的;热地板降低了温跃层的高度,对置换通风系统有不利影响;倾斜和垂直的局部热表面表现出相同的热力行为,热流量的大小对温跃层高度无影响,只是改变上部区域空气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上海体育馆置换通风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上海体育馆置换通风设计,采用相同的原始数据与设计参数,按照现行的暖通规范与混合通风设计作了比较。计算显示出置换通风在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上的优势及其在应用场所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置换通风的通风效果及其节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置换通风的原理和特性,从评价气流分布性能的各项指标及能耗出发,分析了置换通风与传统通风相比表现出的优势,指出置换通风应该在我国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置换通风的工程应用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置换通风工作原理与适用性分析基础上,针对其在工程存在的两大技术难点:如何更好解决垂直温度梯度给工作人员造成的不舒适;如何更合理地确定送风风速与送风量降低系统能耗,以天津地区电子类厂房核心部件加工车间为工程实例,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置换通风原理、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6,自引:9,他引:47
简述了置换通风的原理与特性,介绍了置换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点及其末端送风装置,举出了一些工程应用实例,指出置换通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8.
9.
10.
置换通风加冷却顶板技术评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帆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9,18(4):31-34
为了提高系统的制冷量,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结合使用,这不仅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提高了人体的热舒适,而且减少了能源消耗,节省了能源费用。 相似文献
11.
建筑自然通风与置换通风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述建筑自然通风和置换通风的基本原理,结合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空气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等问题,分析总结了自然通风和置换通风各自优缺点和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12.
13.
置换通风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状况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详尽阐述了置换式通风的工作原理、技术特性以及置换式通风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置换通风系统中的热力分层过渡层厚度、热力分层高度以及垂直温度梯度等几个重要技术参数。分析给出了置换式通风在研究、开发中需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国内置换式通风的发展前景,最后指出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置换式通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三维稳态、紊流数学模型,根据数值解分析三热源表面温度、热流量及位置变化对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以提高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效果,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热源特性的变化对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很大,要想降低能耗并获得良好的置换通风效果,房间内热源应尽量布置紧密。 相似文献
15.
置换通风与低能耗健康建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武开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20(6):52-54
简述了置换通风的原理与特性,介绍了置换通风的设计关键,指出置换通风是低能耗健康建筑理想的空调形式。 相似文献
16.
浅谈置换通风/冷却顶板混合系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初步研究了置换通风/冷却顶板混合系统的节能特性,发现该系统能有效降低送风量,利用低品位能源,从而减少了系统能耗,因此在节能建筑空调设计中可逐步推广该混合系统。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置换通风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纺织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置换通风在纺织厂应用的优势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了纺织厂各车间的能源消耗、气流组织、温度分布等问题。结果表明:在纺织厂使用置换通风系统有较为明显的节能效果。此外,还针对纺织厂各车间的不同具体情况,就粉尘控制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