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潍北油田孔一段储层随机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潍北地区孔一段油藏描述中,应用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技术对孔一段储层物性参数进行了研 究,建立了能够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模型。潍北地区孔一段主要沉积类型为扇三角洲,相变快,沉积 环境不稳定,储层非均质性很强。通过对该地区地层、测井和沉积特征的深入研究,划分出精细的小层 单元,并结合储层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研究,选择出合适的建模方法,建立砂体分布及储层参数模型,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校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相控参数场方法模拟储层参数场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采用相控参数场方法模拟储层参数平面分布的方法,探讨了相控参数场的基本原理。在充分考虑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利用沉积微相的模拟结果进行参数场的模拟,解决了沉积微相模拟与序贯高斯模拟之间的耦合问题,可以直接应用微相模拟的结果来处理储层参数的分布问题,充分利用了微相对参数分布的控制作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模拟结果在预测储层平面非均质性方面大大优于克里格估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辫状河储层内部利用沉积微相约束模拟渗透率的不确定性,以苏丹P油田Y组辫状河储层为研究对象,把辫状河储层沉积微相内部细分为多种具有相似或相同岩性和物性的流动单元,然后建立各种流动单元的孔渗转换关系,提高单井渗透率解释的精度.同时以沉积微相模型为约束条件,用序贯指示方法建立了流动单元模型,并在该模型约束下模拟了渗透率场分布.预测精度分析表明,以流动单元模型为约束条件的渗透率模型比以沉积微相模型为约束条件的渗透率模型精度要高,对于提高同类油藏数值模拟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相控建模技术在江苏油田庄2断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油田庄2断块于1995年底投入开发,目前已进入中含水期,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了精确描述储层物性及其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和开发动态等研究成果,应用相控建模技术,分三步建立了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和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属性模型.通过相控与非相控模拟结果的对比,认为相控模型对油藏非均质性的描述更为合理,依据模拟结果采取综合挖潜措施,提高了油藏采收率.在江苏油田庄2断块的成功应用表明,相控建模技术可较好地解决沉积微相变化快、非均质性较严重的储层物性参数的模拟,为油藏后期开发调整提供可靠的地质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RMS随机建模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4+52储层开展了三维储层建模研究。根据三角洲前缘沉积的特点.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相模型;并利用70余口井的测井解释成果与岩心分析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正态变换、变差函数分析.在沉积相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研究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空间分布.较好地再现了储层的非均质性,为评价井的优化部署与随钻调整以及开发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储层模拟结果表明.RMS储层建模软件具有方便、实用、可信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安塞油田王窑长6油藏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是导致油区含水上升快、剩余油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从基础地质出发,在对油区储层地质和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之后,建立了反映地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中挖掘剩余油分布规律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体。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相元的顺序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模型的控制下采用顺序高斯模拟方法建立储层的物性参数模型,所建模型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油田的中、后期开发效果,就要做好油藏地质工作中的细分沉积相研究。提出了细分沉积相研究的新方法,以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储层构造、沉积特征、测井数据、储层非均质等研究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储层随机建模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并由此对该区域沉积微相划分等地质工作进行验证和修改,建立起符合本研究区储层性质的沉积微相和物性分布,为数值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龙10块主要储层S3^1段沉积微相主要为陆上辫状水道砂体、水下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薄层砂砂体,储层物性非均质性较强。利用水动力单元划分法(FZI)对该油田进行流动元的识别和划分,根据FZI值,划分成4类流动单元,同时,充分应用密井网条件下的“硬数据”和地质家的经验,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在沉积微相控制下,应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层流动单元参数分布模型。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表征砂体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
瓦庄油田瓦6断块目前呈现产量递减,含水上升态势,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注水效果差、井网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该油藏的地质特点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在精细小层对比划分的基础上,对储层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精细研究,利用沉积微相等研究成果约束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建立起精细储层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油藏进行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下步开发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多点地质统计建模方法均以一定维度的数据模板为载体,将概率或几何距离作为建模工区未知区域模拟取值的判定标准,该判定标准在地质建模时与地质含义的联系较为薄弱。针对上述不足,文章回归地质建模的本质,考虑相建模过程中数据事件与训练图型对比的地质含义,提出基于相序的多点地质统计相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具有沉积学意义的相序为基本的相似度对比单元,新建适合于相序相似度对比的动态数据模板,采用句法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动态规划方法计算数据事件中已知相序与训练图型中对应相序的相似度,对建模工区未知区域进行相模拟,实现了从沉积学意义出发对强非均质性储层进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理想模型和塔河X区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相模拟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重现训练图像所显示的各地质体的几何形态,较好地反映储层不同相的沉积展布规律,大幅提高了相建模的精度。该方法将沉积学与多点地质统计学有效结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相似度对比方法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框架,为复杂储层的相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阜东斜坡上侏罗统齐古组一段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利用多种室内分析手段,对其岩石学、储集空间以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优质储集层控制因素。在优质储集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已出油钻井资料,对齐一段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最终进行有利成藏区域的预测。研究表明,齐古组一段以细粒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但结构成熟度高,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属于中孔中高渗型储集层。物源为储集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沉积相及古地貌控制了储集层的分布,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共同控制储集层的物性,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对于储集层物性影响有限。成藏控制因素主要为油气运移通道及动力,前者涉及到不整合以及断裂发育,后者主要为异常压力差,综合研究认为阜东斜坡区齐一段发育4个成藏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三塘湖油田牛圈湖区块低渗透储层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分析和化验资料,研究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齐古组、头屯河组砂岩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到中等,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结合生产动态状况,选用喉道半径、有效孔隙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启动压力、孔喉半径比等低渗透储层评价新参数将齐古组、头屯河组储层划分成3类,分类结果适合地区实际。  相似文献   

13.
扎格罗斯盆地下白垩统Qamchuqa组白云岩储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民  段太忠  郝雁  张涛  仲向云 《石油学报》2016,37(Z1):121-130
扎格罗斯盆地下白垩统Qamchuqa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综合利用野外剖面、岩心、普通薄片、岩屑薄片、扫描电镜、物性测试、测井等资料,系统分析了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等特征。结合沉积相带、成岩作用、构造作用等研究成果,探讨了储层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各类白云岩是研究区主要储层岩石类型;Qamchuqa组一段顶部以及Qamchuqa组六段内部溶蚀孔洞是主要储集空间;Qamchuqa组六段中晶白云岩物性最好。原始沉积相带对储层质量控制作用明显,具体表现为内缓坡颗粒滩相(Qamchuqa组六段)储层最好,中缓坡(Qamchuqa组五段下亚段)储层最差;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是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裂缝可显著改善渗透率。最终建立了准同生白云岩型(Qamchuqa组一段-Qamchuqa组三段)储层和颗粒滩型(Qamchuqa组六段)储层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丁圣  钟思瑛  周方喜  高国强  刘健 《石油学报》2012,33(6):1012-1017
在低渗透储层中如何根据现有精度的测井资料更加准确地确定储层物性参数,非常重要也十分困难。为进一步提高低渗透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精度,以高邮凹陷南断阶阜宁组阜一段低渗透储层为例,分析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确定了研究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成岩相控制,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厘定成岩相,分析不同类型成岩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定量识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建立了不同成岩相的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并用取心井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物性参数解释精度显著提高,这种针对低渗透储层特点,建立成岩相约束下的测井物性参数解释模型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砂岩储集层致密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综合应用铸体薄片图像分析、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结合烃源岩生烃和排烃史、地层埋藏史和热史模拟,对砂岩储集层的致密化过程以及孔隙演化史进行恢复,同时与油气充注史结合,探讨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油气充注时序对油藏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致密砂岩主要包括4个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溶蚀相、杂基—强压实相、碳酸盐矿物胶结相和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相,其中石英次生加大—溶蚀相具有较好孔渗条件。储集层致密化原因主要是杂基含量高、碳酸盐矿物胶结严重、溶蚀改造作用有限以及自生黏土矿物堵塞孔隙。此外,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储集层,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第1期低成熟度原油充注时,大部分砂岩储集层已进入致密砂岩储集层界限,在超压作用下第2期低成熟度原油和第3期高成熟度油气沿着齐古北断裂充注于致密砂岩中并聚集成藏。新近纪末期,齐古背斜核部开始剥蚀导致剩余压力大幅度减小,油气发生逸散,古油藏经历构造调整后形成小规模致密油气藏。该成藏过程指示齐古背斜高部位以及第2排和第3排构造带处所发育的圈闭油气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西北部栖霞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已成为近期重点及热点勘探领域之一。针对该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不清的问题,通过露头及岩心观测、岩石薄片鉴定、储层物性测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栖霞组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古地貌恢复,讨论了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栖霞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豹斑状灰岩/白云岩以及少量颗粒灰岩;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溶孔(洞)及裂缝次之,具有中-低孔渗特征,其中中-粗晶白云岩储层物性最佳。栖霞组储层分布受沉积相和沉积古地貌控制,其中台缘滩、台内滩等高能沉积相带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沉积古地貌高地不但控制了高能相带的分布,而且还有利于后期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发生。位于栖霞组沉积古地貌高地的中坝-双鱼石构造带,台缘滩相白云岩储层发育,是该区最重要的勘探区带。在该区首次提出的沉积古地貌控制优质储层分布这一重要认识为该区储层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观察并综合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压汞等资料,对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成岩矿物、所处成岩阶段和成岩演化序列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经历压实、胶结、溶蚀和破裂等成岩作用,现今正处于中成岩A期。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将储层划分为压实致密、碳酸盐胶结、伊/蒙混层充填、不稳定组分溶蚀和成岩微裂缝5种成岩相。选取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伽马、密度和中子等测井曲线,通过岩心薄片资料刻度测井归纳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由此建立了各成岩相的测井识别准则。并对克深区块各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各单井成岩相剖面展布特征,结合试气资料表明,成岩微裂缝相常与构造裂缝伴生因而含气性最好,而在无裂缝的叠加作用时,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含气性最好,压实致密、碳酸盐胶结和伊/蒙混层充填相则对应干层。通过成岩相的深入分析是进行致密砂岩气储层综合评价和有利发育区带预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量钻井及岩心资料,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压汞实验等测试手段,对酒东坳陷深部下白垩统下沟组下段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下沟组下段砂岩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同时也发育有原生粒间孔隙和裂缝,储层整体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该套砂岩储层储集性能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沉积相带控制着砂体平面展布,成岩作用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和物性,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的原生储集空间大量损失,储层物性被严重破坏,而溶蚀作用是孔隙得以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中—下侏罗统发育多套砂岩储集层。基于齐古断褶带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分析,利用偏光显微镜、孔渗分析仪、扫描电镜等实验仪器对中—下侏罗统砂岩样品开展了岩矿特征、成岩作用、成岩相、物性特征等方面的分析,并对储集层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中—下侏罗统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分成熟度低;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可分为少杂基弱胶结成岩相、不稳定矿物溶蚀成岩相、碳酸盐矿物胶结成岩相和杂基充填—压实成岩相4种成岩相类型,成岩相直接影响了储集层物性,中—下侏罗统储集层可分为2大类6小类,部分含油气层为致密砂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震、测井和地质综合一体化的储层精细建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渤海某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缓坡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储层为例,利用以精细地质建模为目的的地震、测井和地质一体化综合研究方法,合理划分模拟单元并定量描述各单元内沉积微相特征;结合相概率函数和砂体连通概率等定量约束条件,建立了半定量—定量储层地质知识库,实现了等时建模、成因控制相建模、确定性条件约束随机建模三者的有效结合;采用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对基于目标的分段模拟方法和河道模拟方法的沉积微相模拟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前者能更好地实现河道主流线、相概率函数、井间砂体连通概率等多个条件的约束,其模拟结果与地质认识更吻合。依据相控建模思路及各微相砂体物性参数,采用协同模拟方法建立了物性参数模型。实际井资料表明,以地质模型为基础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