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湖重污染底泥的生态疏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荷生  张永健 《水资源研究》2004,25(4):29-31,35
太湖湖盆沉积物(底泥)是湖体营养盐的储积库,是重要的污染源。在湖泊外源污染治理得到一定成效后,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疏浚是控制湖体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技术措施之一。太湖底泥疏浚有别于港口、河流疏浚,属生态工程范畴。其基本核心要解决;疏浚必要性,疏浚区域范围、疏浚适宜深度、疏浚技术工艺、二次污染防治,环境风险评估,底泥合理处置和基底修复等生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述水体内源污染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研究技术.环保疏浚是应用广泛的水体内源污染控制措施.概述环保疏浚的作用、相关技术和评估手段.环保疏浚可对水体指标及水生动植物产生负面作用.选择合适的疏浚厚度、频率和季节可提高环保疏浚效果.综合考虑水体环境并改进水动力学模型、泥沙输移模型和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可揭示底泥污染的释放机制,以制定有效的疏浚策略.  相似文献   

3.
环保疏浚系列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太湖五里湖的底泥污染问题,研究了环保疏浚深度确定技术、精确疏浚技术、疏浚过程防扩散技术、堆场余水处理技术、堆场污泥干化技术、堆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环保疏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共8项环保疏浚的系列化技术,并介绍了环保疏浚系列化技术在工程实施中的示范过程。  相似文献   

4.
环保疏浚是清除水体内污染源的一项工程技术,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环保疏浚技术的特点、环保疏浚设备的研制概况和国内环保疏浚工程的现状。同时对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农业利用和湖滨带基底生态修复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分析受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及处理的主要环节及内容,包括受污染底泥的调查分析、质量评价、疏浚和处理及评估等。梳理国内外环保疏浚技术规范的现状,提出环保疏浚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的框架,为环保疏浚行业发展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太湖底泥生态疏浚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太湖底泥生态疏浚是湖体生态修复工程之一.工程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为后续生物技术介入提供基质条件、综合分析底泥污染物垂直分布、沉积相特征、主要污染物分布受人为干扰影响程度、沉水植物生物特性、淤泥土壤水动力学、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和疏浚后基面高程控制等参数,太湖底泥疏浚深度控制40~50cm为宜、施工总体设计强须注重建立物种保护区和排泥场淤泥的安全处置及尾水达标排放.依据底泥的不同密度选择不同的疏浚机械,疏浚挖掘头部设备的密封和抽吸是关键.竣工时应做好基底修复.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正在开展以各流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研究与整治工作,在对江河湖库污染外源治理同时,加大力度对污染内源进行治理,尤其是污染底泥的疏挖与处置。对湖泊、水网、水库等生态恢复及水质改善所采取疏浚措施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环保疏浚的技术要求和特点,以安徽巢湖环保疏浚工程实例,介绍了环保疏浚的方法及应用。通过分析国内外环保疏浚设备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提出绞吸式挖泥船环保功能改造及挖泥机具可互换的连接方式,以及环保绞刀设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杨晓龙  练新 《水资源保护》2016,32(S1):109-113
介绍了河湖底泥的污染物组成、污染来源、特性及危害,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系统综述了底泥脱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湖泊环保疏浚底泥处置技术的研究展望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①太湖底泥是湖体水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重要的内污染源.②在湖泊外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后,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的生态疏浚是控制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措施.③太湖底泥疏浚属水生态整治工程,以最大可能取走污染物、改善水生态环境为控制目标,生态疏浚是局部的薄层精确疏浚.经采用生态调查方法,查明太湖底泥总蓄积量为19亿m3.主要疏浚范围是底泥厚且污染重的重点功能湖区,如梅梁湖、贡湖等.依据太湖底泥的污染特性,疏浚深度以40~50cm为宜,并应为后续生物修复技术介入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密闭无扰动抽吸式头部掘进是关键,冬初至春末为最佳施工期.排泥场防渗、尾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淤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生态疏浚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西安市兴庆湖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复合生态修复实验研究.分别构建两组复合生态系统:系统1(伊乐藻+罗氏轮叶黑藻+睡莲+鲤鱼)和系统2(伊乐藻+罗氏轮叶黑藻+睡莲+鲫鱼).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系统1对TN、TP、氨氮、高锰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63.2%、97.2%、40%、15.6%;系统2对TN、TP、氨氮、高锰酸盐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50.8%、78.5%、41.2%、16.5%;系统1比系统2的净化效果好,更适于兴庆湖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太湖流域流域性水环境污染、河湖生态退化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立足流域、破解区域,针对河网和湖泊生态系统的特征构建流域治理方案总体框架,并确定重点治理区域和相应的目标,以典型区域治理示范、指导流域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补水的缺水河流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补水量和补水关键期,以永定河官厅山峡段为例,采用环境需水量和生态需水量两种方法,计算不同阶段河流生态修复所需的生态水量。结果表明:水文变异后,永定河生态严重退化,实施生态补水迫在眉睫;现状1. 7×10~8m~3补水水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满足河流正常需水;未来3个典型年(75%、90%和95%)最低的生态补水量为4. 88×10~8、6. 11×10~8和6. 37×10~8m~3,同时推荐3-6月份为生态补水关键期。通过对生态补水量和补水时机的研究,为永定河生态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再生水灌溉环境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水质、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再生水灌溉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再生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对再生水灌溉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是:研究再生水处理新工艺及再生水灌溉新技术和新制度;制定再生水灌溉标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磷、氮、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被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再生水安全高效灌溉技术、再生水灌溉和施肥耦合增产效应及灌溉后农田适宜的灌溉施肥量;建立再生水灌溉对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三峡工程对库区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主要有:库内水温分层、水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泥沙淤积以及对陆生生态和水生生态的影响。提出加强库区城镇污水处理、控制城镇发展和农村面源污染、排污口综合整治、水华控制,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等水环境保护措施;陆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域生境保护与修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保护,水库生态调度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点)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余水处理方法及实施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环保疏浚余水处理的复杂性与必要性,本研究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综合处理方法,使疏浚余水依次通过生物排泥池、沉淀池、澄清池,并利用一体化加药设备向余水均匀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经处理的余水排放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表明本研究运用的余水处理方法效果明显,实现了疏浚余水达标排放和环保疏浚的连续吹填。  相似文献   

17.
刘巍  钱宁  戴欣  杨帆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7):29-32,71
水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是当代生态学发展的方向和前沿.本文从实际出发,利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水生态系统进行了科学解读,并对水生态恢复学的概念、内容及原则进行了学科性诠释,在此基础上,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战略提出了创新性的构想,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明传 《中国水利》2007,(11):25-27
我国的江河湖库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两方面。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一生态方法。本文从外源和内源两方面对目前国内外的生态修复方法加以阐述,分析了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从方法上总结了河流、湖泊等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点及缺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磁化诱导技术及其原理,及其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认为磁化诱导效应可在水生动物种群优化、水生植物恢复、底泥修复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具有强化现有水生态修复技术修复效果、降低修复成本等优势.未来应对多种磁化参数、不同生物磁效应差异的机理、多种水生生物复合磁效应和大水体磁化方式的应用等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