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陈国生 《建筑知识》2013,(9):121-122
生态文明为导向的绿色崛起将成为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江南新区城市设计以生态文明为导向,整合山、水、人、文、商五脉共济,将城市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紧密结合,融入智慧城市发展新理念,定位为“荟萃天下客、绿联智慧城”,以绿色崛起为目标,构筑世界客都新核心、城市形象新门户、高铁经济新枢纽、山水宜居新典范。  相似文献   

2.
山地城市因其复杂的地形和生态条件,在城市低碳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高碳发展困境,因此探寻适用于山地城市的低碳设计体系和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山地城市的高碳发展困境出发,引入适应性理论,针对山形地势、蓝绿空间和能源结构3个高碳环境要素,提出单向依循顺应、双向协同利用和系统统筹融合3种适应性设计模式,以城市设计要素为适应性主体,以高碳环境要素为适应性客体,建立山地城市低碳设计目标和适应性设计模式的有机联系,从减碳源和增碳汇两个方面构建山地城市低碳适应性设计框架,并以贵州凯里市鸭塘片区为例展开低碳适应性设计实践探索,以期为山地城市的低碳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南山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滨水区域开发迅猛、生态脆弱、特色衰退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茶园新区苦溪河流域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景观生态、触媒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以河流水系生态安全策略为触媒,引导滨水区域城市骨架的调整,催化滨水区域高效的生态修复进程。此外,该触媒效应能进而引发亲水活力水岸的规划设计策略,并据此营造特色鲜明的滨水空间,最终达到该城市片区内景观生态和景观文化双赢的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纪叶 《城市建筑》2022,(10):95-97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新区的发展注重生物多样性的构建。滇中新区小哨新城核心区首先识别场地汇水通道,与外围河道联通形成更加韧性的水文系统;保留现状林地、缓丘和水塘,将原生生态景观要素留在城市之中,构筑“林水入城、绿网织城”的绿地系统;重塑适应生物多样性的林地、草地、湿地三类生境系统,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也为动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和生存踏脚石;水系与绿廊划分了更小的组团斑块,城市界面与自然更加融合。  相似文献   

5.
卢峰 《室内设计》2012,93(6):3-6
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山地城市发展、影响山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基于山地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本文对当前山地城市设计的研究背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要性的阐述,并借鉴生态城市理论与紧凑城市理论,提出未来山地城市设计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涵。  相似文献   

6.
杨文敏 《安徽建筑》2006,13(3):30-32
仙居新区重点地段滨水区城市设计以保护生态、发展旅游休闲配套产业为核心和切入点,重点发展与控制滨水岸线空间形态、土地利用、景观物质与空间格局等,形成既保持山水特色,又具有现代景观效果,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山水生态型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7.
卢峰  雷蕾 《室内设计》2009,(3):41-4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山地城市的形态己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由密切融合转向疏远对立。为此,本文以重庆市两江四岸城市设计为例,从自然景观要素保护和城市整体形态控制两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山地城市滨江地带的城市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地城市空间塑造与平原城市的不同,介绍了恩施市旗峰大道沿线区域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山地城市新区城市空间的塑造过程与方法,以期营造一个生态良好,环境怡人的城市居住区。  相似文献   

9.
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策略——以遵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山地城市分布广泛,普遍面临着用地紧张的问题。本文以遵义市为例,以遥感,GIS为技术平台,综合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河流水系、植被覆盖等6要素,进行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得到城市建设用地的最大潜力及空间分布,重点提出综合功能选择、组团空间布局、循序开发时序等山地利用策略,为我国其他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兴艳 《城市建筑》2014,(2):194-195
当前,我国的城市新区建设发展存在许多令人深思的城市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城市设计视角下,运用城市景观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城市新区,是解决城市新区特色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概述了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的规划及城市设计。作为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的启动区,响螺湾商务区的规划设计工作以国内外商务区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结合地域文化与环境特点,进行了城市设计及导则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并在该导则的指导下实施建筑单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徐颖  崔昆仑  王欣 《华中建筑》2010,28(6):90-92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质量的关键。城镇中心区是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在规划设计当中出现了诸如目标定位不准、空间结构失衡、功能安排不清、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该文以临海市杜桥镇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在"多角色扮演"和"多问题假设"基础上,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框架模式,寻找当前小城镇中心区规划设计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敏稚 《规划师》2006,22(5):49-52
佛山市中心组团新城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利用景观系统作为规划的结构框架,由沿河自然绿地与跨河城市公园"十"字交叉形成主轴线,由沿城市小水道的绿色空间形成次级景观网络元素,采用具有弹性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并在此框架下设置城市复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目前大规模的析区扩张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城市理论在指导城市建设中所带来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试图将“景观都市主义”这一新型理论与城市设计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更为科学和系统的城市设计方法,用以指导我国新城建设。并以重庆市梁平县双桂湖片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城市新区城市设计问题及要点进行分析概括,对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城市新区城市设计新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文化景观规划设计--以喀什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滨谊  邵琳 《规划师》2005,21(11):39-42
传统的伊斯兰义化决定了喀什古城以艾提杂尔清真寺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展的单中心结构,特殊的地理气候因素决定了喀什古城街巷布局不讲求轴线而是园地就势。伊斯兰教孔拜的需要使喀什传统聚落呈团状聚集,并由若干住宅以某街巷清真寺为中心集聚形成邻里组团,由此喀什市的又化景观以“据点斑块边缘”为基本格局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6.
重庆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典型的山地城市,其山地条件增加了径流流量、流速、水质的控制难度,降雨条件增大了径流就地消纳和利用的难度,土壤条件增大了低影响开发工程设施的建造难度,针对上述地域性挑战提出山地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LID设计的主要应对策略,梳理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简要流程,探讨了公园绿地、广场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等主要类型在典型坡地条件下的LID设计方法,旨在为山地城市绿地的LID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江昼 《华中建筑》2009,27(1):78-81
该文通过对庐山风景区新建建筑及公共设施的设计作深入研究,对其设计原则进行探讨。从指导思想、总体布局、环境分析、单体设计等方面就其设计指导原则进行深入阐释;从形体符号的运用、建筑色彩的搭配、建筑质感的体现、建筑尺度的把握等四个方面对具体的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指出庐山风景区这方面的设计反映出了庐山地区所特有的地域风貌和文化传统。对我国其他风号区新建建筑及公共设施的设计与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科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渗透,以漯河市沙澧河滨水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项目为例,从园林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设计的新思路。首先介绍该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规划思路、规划理念、城市结构和绿地结构。其次是我们针对该项目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该项目对于园林设计专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国内水系空间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小城镇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的现实情况,本文以南通石港镇新镇区设计为案例,聚焦长三角平原地区小城镇水系空间,探索小城镇水系空间营造问题,从水生态系统、文化内涵、滨水景观和滨水功能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小城镇水网的合理组织、水体自身的水体功能划分和净水措施,探索水...  相似文献   

20.
黄雯 《规划师》2005,21(8):91-94
美国的城市设计控制政策是以设计审查制度为核心,以设计导则为方向与依据,以区划法为依托的控制政策,它是美国规划体系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旨在弥补区划法对城市形象、环境质量等不可量化因素控制的不足。给城市建设以美学与感观上的控制,以创造更好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宜人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