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应用物理模拟研究结果 ,结合水城钢铁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转炉的出钢系统 ,对铁合金的加入装置、加入时间和加入种类作了优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 ,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较好地反应了出钢过程中添加的铁合金颗粒与钢水间的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铁合金升温钢液的有关工艺问题,如铁合金种类的选择,熔化速度和合适的颗粒度,发热剂加入的过剩指数,浸渍管的插入深度,合适的枪位等。在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工艺参数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采用硅铁、硅钙钡合金作发热剂,应用于钢液的炉后处理过程。用FeSi作发热剂,升温速度为11.1°C/min,升温值41.3°C;用Si-Ca-Ba合金作发热剂,升温速度为9.79°C/min,升温值38.6°C。研究了铁合金加入量、供氧速度、铁合金中发热元素的含量、颗粒度等因素对升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铁合金》2008,39(2):7
印度铁合金和钢铁工业可能会由于国内电力短缺而持续影响产能发挥。印度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短缺大约为9.5%,未来几年可能会达到15.8%。印度大约拥有铁合金产能300万吨/年,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产能利用率不足40%。感应炉和电弧炉产钢3000万吨/年,产能闲置情况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5.
曹斌  徐建华 《江苏冶金》2004,32(4):11-12
分析了电炉-钢包炉-连铸生产工艺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实现低氮钢的主要措施有:电炉使用DRI,铁合金、增碳剂等材料含氮量要低,控制熔清碳.造泡沫渣.低的电炉出钢温度.缩短钢包炉处理时间以及连铸钢流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硅铝钡铁合金用于转炉炼钢脱氧与合金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春生  宋满堂 《钢铁》1992,27(1):15-19
硅铝钡铁合金是新研制的一种节铝型复合脱氧剂。在120t转炉上,对镇静钢的十几个钢种进行用硅铝钡铁合金脱氧合金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硅铝钡铁合金(Si20%,Al40%,Ba7~8%)的加入量与硅铝铁合金(Si20%,Al50%)的加入量基本相同的条件下,钢中酸溶铝含量基本不变,可平均节铝约22%。同时,钢中氧化物夹杂含量平均减少2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有所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日本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用注射成形法制造钛铁合金形状复杂军件的新技术,已用于生产跑鞋的鞋钉.该方法是将钛铁合金(95%Ti、5%Fe)粉末和有机粘结剂混合,以196MPa的压力注射成形,在550℃减压下脱脂除去粘结剂后,再在1000℃~1400℃,1.33X10-’Pa的条件下真空烧结,最后制成成品.该钛铁合金鞋河与合金钢鞋钉相比,耐磨性和&冲击性大为提高,且减重领%.用注射成形法制造钛铁合金鞋钉@李玲玲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中空钢55SiMnMo还原前期加0、018%、铸锭时加0.002%的120nmAl2O3纳米粉后钢的力学性能和夹杂物。结果表明,添加0.02%Al2O3纳米粉使锻后空冷55SiMnMo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13.9%,常温冲击韧性提高了70.8%;场发射SEM观察得出Al2O3纳米颗粒大多数成为非金属夹杂物的核心,钢中大部分夹杂物得到了细化,尺寸均在300nm~3μm之间。  相似文献   

9.
设计建成了一台400kVA直流矿热炉;以煤矸石、硅石、钢屑为原料,烟煤作还原剂,在该炉上成功地冶炼出了含A130-40%、Si25-35%的硅铝铁合金,冶炼电耗为11500kWh/t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喷颗粒镁铁水脱硫与扒渣工艺,改善了转炉冶炼原料铁水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使H08A钢中硫含量从0.017%降至0.014%,钢的命中率从85%上升到94.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Steel teeming tim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new slide gate system with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called electromagnetic steel teeming system),and how to shorten this time is a key to realiz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system in continuous casting.The effects of power parameters,coil position,nozzle material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steel teeming time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elf-designed electromagnetic steel teeming system in detai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steel teeming time is nonlinear.The coil positio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teel teeming time.And the upper nozzle with high permeability can reduce the teeming time.In addition,the steel teeming time becomes minimum when the size of the spherical cast iron particles is 2.0mm.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 new electromagnetic steel teem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电硅热法生产300系列不锈钢母液新工艺,该工艺针对低品位红土镍矿二氧化硅含量高的特点,用矿热炉生产出高硅镍铁,然后利用高硅镍铁的硅还原铬粉矿中的铬、铁,得到镍铬不锈钢母液,再经成分、温度调整后转入AOD或VOD精炼工艺,生产出300系列不锈钢。因此,该工艺不仅有助于解决红土矿生产低硅镍铁的技术问题,而且可以直接使用铬精矿粉。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二步法”工艺,新工艺可降低原料成本6.3%~7.2%,降低综合能耗7.1%左右,降低CO2排放6.1%左右。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还原脱磷方法可将硅质量分数为20%左右的高硅镍铁中的磷质量分数降至0.03%以下,能满足新工艺的设计要求;脱磷后的高硅镍铁进行脱硅增铬,最终可得到磷 、硅 、碳质量分数符合不锈钢初炼钢水要求的镍铬不锈钢基料。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炼钢过程中合金减量化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合金的基本物理化学特征、合金的加入工艺和炼钢工艺三大方面讨论了合金收得率的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合金粉化控制技术、合金在真空条件下的损失控制技术、合金的熔化控制技术和合金替代技术的应用,为炼钢过程中的合金减量化研究提供借鉴.合金减量化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可观,合金的损失途径和损失机理研究、合金的结构设计、合金的替代技术和合金的管理管控技术可以作为炼钢过程中合金减量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钢液增氮的新工艺,以钢液增氮的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为基础,在10 kg感应炉上添加氮化铁合金以过饱和氮的方式来提高钢液最终氮含量,并对Cr18Mn18N和Cr23Mn17N两种实验材料的理论氮含量饱和值进行了计算。实验表明,采用氮化铬和氮化锰冶炼,钢液最终氮含量大幅度超过钢液与气相平衡时的氮含量,且氮化铬的增氮效果明显优于氮化锰。采用氮化铬冶炼,氮的收得率和氮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9%和098%。  相似文献   

15.
邓志银  彭朋  朱苗勇 《钢铁》2022,57(1):1-12
为了提升钢包自动开浇率,总结了钢包引流砂烧结的研究与工业实践成果,阐述了引流砂的烧结性能、钢包自动开浇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重点关注了不同材质引流砂的烧结机理和钢液对引流砂烧结的作用机制.不同材质引流砂的烧结结构类似,一般分为烧结层(包括部分烧结层)和未烧结层.引流砂的实际烧结层很薄,而且绝大多数引流砂会呈现未烧结的状...  相似文献   

16.
以南钢开式水冷模铸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型腔内钢液三维非稳态流动、传热和液面波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浇注过程中钢液的流动特征、温度分布以及注流卷吸气体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浇注过程中,在“气体卷吸”作用下,型腔内钢液的流动存在显著差异,浇注前期表现为上升流呈多个大小不一的涡旋流,浇注后期则呈典型的逆时针涡旋流,并充满整个模腔。在该流动行为影响下,型腔内钢液温度场表现为中心低四周高的系列等温带,钢液表面水平流速随液面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在液面高度为3.1 m时达到最大表面流速0.6 m/s ,此时液面波动大,易发生卷渣和钢液二次氧化。  相似文献   

17.
应用喂线及其相关技术提高连铸钢水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昌烈 《炼钢》1993,9(5):14-18,13
围绕钢包喂硅钙芯线工艺,简述其挡潭出钢,红包出钢和钢包吹氩等相关技术,并分析它们改善钢水浇注性能,提高钢水质量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低品位氧化镍矿(俗称红土矿)和铬粉矿的合理利用是解决我国不锈钢产业镍、铬资源缺乏的重要出路之一。文章提出以镍硅铁合金熔体为主原料的300系列不锈钢短流程冶炼工艺技术思路,即用矿热炉将红土矿炼制成高硅低碳镍硅铁合金中间产品,采用电炉—摇包工艺使其与铬矿—石灰熔体发生脱硅增铬反应,生产出镍、铬不锈钢母液,继而与AOD、VOD工艺衔接,完成300系列不锈钢钢液的冶炼过程。  相似文献   

19.
《钢铁冶炼》2013,40(5):382-394
Abstract

Transient inclusion formation in low carbon silicon killed steel as a result of ferroalloy additions of ferro-silicon (Fe75Si) and ferro-manganese (FeMn) (for de-oxidation and alloying) was studied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a novel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nclusion chemistries and morphologies were analysed using automat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SPEX). Formation of these inclusions was studied using thermodynamic software (FactSage) and a mechanism was proposed. Effect of solute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during alloy dissolution and mixing was observed. Inclusions which formed initially, at low concentrations of ferroalloy, were liquid phase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FeO. Depending on the ferroalloy addition, initial inclusions become richer in SiO2 or MnO. Inclusions also underwent further phase transformations on cooling.  相似文献   

20.
铁合金质量、品种优化的技术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冶炼工艺技术及装备改进和钢材实物质量水平提高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铁合金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纯净化”、“精品化”、“特色化”是我国铁合金产品质量、品种改进的重要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