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微波烫漂对速冻怀山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瑜  郑磊  詹丽娟  司志敏 《食品科学》2011,32(17):100-104
采用不同的微波烫漂水平处理怀山药,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5项指标,研究微波烫漂对速冻怀山药品质的影响。同时对护色剂处理、热水烫漂、微波烫漂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怀山药解冻后的硬度、质地以及感官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烫漂怀山药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灭酶效果,而且营养成分损失少,解冻后品质较好。最佳的微波功率及相应的处理时间为407.6W和60s。  相似文献   

2.
比较不同微波处理条件下毛豆仁POD 酶活变化,建立微波处理功率、时间、料水比与POD 酶活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优化出最佳灭酶工艺参数:在微波功率650W、料水比2:1(g/mL)条件下处理80s,检测不到POD 酶活,且感官、营养品质较佳。结果显示:与传统热水烫漂相比,在有效钝化POD 酶活的前提下,VC 损失率下降14.02%,叶绿素损失率下降11.43%,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香蕉中多酚氧化酶的灭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蒸汽、热水烫漂及微波灭酶的优劣,初步探讨了对香蕉进行微波灭酶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对于香蕉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微波灭酶较蒸汽及热水烫漂灭酶迅速,效果好;微波功率密度为4W/g时,5 min内将香蕉PPO活力降至5%以下,切片厚度对灭酶效果无显著影响,剥皮后可直接进行灭酶,单层或双层叠放。  相似文献   

4.
微波处理对食用菌烫漂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微波烫漂与常规方法烫漂食用菌的烫漂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微波烫漂食用菌不但灭酶效果好,而且在营养成分保留和感观状态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烫漂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马齿苋热水漂烫存在的处理时间短,灭酶不彻底,处理时间长,易萎蔫的问题,研究微波钝化马齿苋过氧化物酶(POD)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微波钝化马齿苋POD较优工艺为微波功率150W、处理时间5min,物料与碱液的料液比为1∶100(m∶V)。该工艺条件下,马齿苋POD的钝化率达96.7%,仍能保持原有的脆嫩质构特性,VC、叶绿素的损失率仅为24%和10.6%。因此,采用适当的微波处理可有效钝化酶活力,使马齿苋达到较好的保藏效果。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为大宗食用菌,为提高杏鲍菇利用率,开发杏鲍菇休闲食品,研究前处理工艺对真空油炸杏鲍菇品质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主要考察了切片方式、切片厚度和漂烫处理对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片方式影响显著,脆片的脆度和含油量都与切片厚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2 mm为较佳厚度,与L值呈现负相关关系;漂烫可灭杏鲍菇脆片中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褐变,较佳漂烫处理方式为95℃、90 s。  相似文献   

7.
工艺参数对苹果果脯护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红富士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亮度(L值)、褐变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切片厚度、植酸浓度、微波漂烫功率、微波漂烫时间、热风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对苹果果脯护色效果的影响,并比较植酸与其他护色剂对果脯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脯护色的最佳条件为切片厚度8mm、植酸浓度0.12%、微波漂烫功率为中高火、微波漂烫时间80s、干燥时间4h、干燥温度70℃,此时苹果果脯护色效果最佳,且口感好。贮藏期间不同护色剂的护色效果依次为植酸抗坏血酸柠檬酸NaCl。  相似文献   

8.
杏鲍菇作为一种口感清爽脆嫩、营养丰富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可食用菌,在近年来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因其含水量较大,在贮存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因此,试验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杏鲍菇烫漂护色条件进行优化,在影响烫漂效果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杏鲍菇色差变化值为评价指标,确定烫漂护色的最佳条件:烫漂温度80℃、烫漂液柠檬酸浓度0.3%、烫漂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9.
对冻藏板栗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力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低糖板栗果脯灭酶顸处理及其对后续渗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中影响褐变的酶主要有PPO和POD,其中PPO较POD热稳定性略高。冻藏后的板栗中PPO最适温度及pH分别为20℃和6.5。板栗加工中应以板栗PPO活力降至8%以下作为是否灭酶充分的标准。通过与热水烫漂灭酶、蒸汽灭酶比较发现,微波热烫处理可抑制低糖板粟果脯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并有助于提高渗糖效率。微波炎酶的最佳条件是:功率密度4W/g,处理6min。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热烫处理过程中南瓜叶的品质变化,研究了蒸汽热烫、微波热烫及热水热烫对南瓜叶中VC、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草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热烫方法对南瓜叶POD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蒸汽热烫可在60 s内使POD残余酶活力降低至7.10%,热水热烫对POD活性的抑制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大,在95 ℃以上即对POD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此温度条件下热烫60 s,POD残余酶活力可降至4.85%;于微波功率480 W条件下热烫50 s,南瓜叶POD残余酶活力降至5.05%;经热水热烫的南瓜叶VC、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微波烫漂,蒸汽热烫的最低;热水热烫的南瓜叶草酸含量亦较低,且L*值最大而a*值最小,即热水热烫的南瓜叶色泽最优。热水热烫是南瓜叶最适宜的热烫方式,其最适宜的烫漂条件为95 ℃、60 s。  相似文献   

11.
预处理对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切片方式、切片厚度、蒸汽烫漂、浸渍等预处理对杏鲍菇真空微波联合负压远红外干燥产品水分含量、硬度、脆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杏鲍菇按照斜切方式、切片厚度7mm、蒸汽烫漂时间90s、麦芽糊精浸渍处理质量分数4%时,所得杏鲍菇脆片色泽亮白、口感酥脆。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归正交实验优化了杏鲍菇中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进行4因素3水平二次回归正交实验,依据二次回归线性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杏鲍菇子实体多糖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6℃,提取时间12 min,料液比1∶35,微波功率700W,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的得率可达11.80%。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杏鲍菇中麦角硫因的提取工艺,以麦角硫因含量为指标,研究干燥方式、液料比、乙醇浓度、微波条件和超声条件等单因素对提取杏鲍菇中麦角硫因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中麦角硫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后杏鲍菇中麦角硫因含量为(0.20±0.02)mg/g湿重,显著高于热风干燥所得的(P<0.05),但与新鲜杏鲍菇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能很好地保留杏鲍菇中的麦角硫因;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杏鲍菇中麦角硫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8:1(mL/g)、53%乙醇、微波条件(500 W,65℃,5 min)、超声条件(450 W,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麦角硫因的含量为(3.79±0.02)mg/g干重,与预测值误差在1%以内。本研究所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食用菌中麦角硫因的提取提供参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杏鲍菇为原料,以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杏鲍菇黄酮。共考察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确定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即液料比为30 mL/g、乙醇浓度为70%、超声功率为360 W、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到2.33%。利用SPSS13.0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模型相关系数高,模型计算值和正交试验值接近,模型可用于杏鲍菇黄酮提取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速冻前热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甜玉米速冻前热烫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PPO、POD等酶活性、可溶性糖和Vc等指标的检测分析和感官评价,探讨了水煮热烫处理、蒸气热烫处理和微波热烫处理等热烫处理方式、热烫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速冻甜玉米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热烫处理工艺(蒸气热烫20min)能减少可溶性糖和Vc的损失,同时钝化PPO和POD酶活性,提高速冻甜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1-MCP处理对杏鲍菇采后生理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杏鲍菇为试材,分别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的不同剂量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杏鲍菇采后质量损失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菇体断面微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MCP的剂量为0.3 μL/L时,质量损失率和PPO活性在贮藏末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5.94%和37.38%,菇体断面微细结构较贮藏初期变化最小;当1-MCP的处理时间为24 h时,质量损失率和PPO活性在贮藏末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5.42%和33.98%,贮藏前后菇体断面微细结构变化最小。实验证明了1-MCP的最适处理剂量为0.3 μL/L、最适处理时间为24 h。最适条件下的1-MCP处理能有效地减缓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褐变程度,减小菇体断面微细结构变化,有利于延长杏鲍菇的贮藏期,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优选杏鲍菇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杏鲍菇皂苷,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液pH对杏鲍菇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条件,建立各因素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和方差分析,确定超声辅助提取杏鲍菇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1 min,液固比11.5 mL·g-1,提取温度65 ℃,提取液pH8.4,此时杏鲍菇皂苷提取率可达到3.19%。优选的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为工化业制备杏鲍菇皂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在干燥过程中存在褐变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且不同的干燥方法对产品的品质影响不同。新鲜杏鲍菇经非硫护色后,采用热风、远红外和真空冷冻干燥三种方法进行干制,测定其复水率、质构特性、褐变相关酶活性、细胞微观结构以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护色处理后三种干燥方法对干制品色泽影响差异不显著。真空冷冻干燥后杏鲍菇复水时间比其他两种方法短,为2 min。与热风干燥相比,远红外干燥后杏鲍菇PPO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而真空冷冻干燥SOD、CAT、PPO和POD活性、黏度升高,硬度、弹性、咀嚼性下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细胞微观结构观察发现,三种干燥方法均可引起细胞变形,真空冷冻干燥影响最小。因此,综合分析认为护色处理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对杏鲍菇质量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