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模糊多级综合评判的齿轮故障危害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传动》2013,(7):27-31
在传动齿轮故障模式的分析中考虑故障发生概率、故障严重程度以及检测难易程度3个重要因素,基于专家打分数据和层次分析法(AHP)获得故障因素权重,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实现对齿轮故障危害度的定量化分析。在进一步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用Delphi方法计算各故障模式的危害度权重,从而获得齿轮故障对上一级传动部件的影响。与风险优先数法(RPN)和危害性矩阵图法对比的结果表明,模糊多级综合评判能够获得定量分析结果,在考虑多种故障因素基础上更能获得差异性结果,为故障危害度评判提供支撑。通过对上级部件的危害度影响分析,为总体设计指标分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数学的加工中心危害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加工中心的危害度进行科学分析,在考虑故障发生概率和故障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增加了测试性和维修性两个重要因素,并对影响故障模式危害度的各因素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拓展了对传统危害度分析的影响因素,使故障分析问题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将综合评判结果进行排序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可靠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础,提出了-种将定性的危害度分析问题进行定量化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FMECA的地铁车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统的FMECA方法对地铁车门进行可靠性分析,会因为评价因素多且故障描述语言及评判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难以得出精确有效的分析结果。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传统FMECA方法进行改进,形成模糊FMECA方法。将模糊FMECA方法应用于地铁车门系统三个部件的可靠性分析中,根据危害度评判结果得出车门部件各故障模式的危害等级排序,从而找出车门系统的可靠性改进和维修的重点。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说明模糊FMECA方法对提高车门系统可靠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某动车组(electric multiple unit,简称EMU)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度进行研究,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而提高高速列车运行可靠性。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criticality analysis,简称FMECA)的方法,提出了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框图,根据FMECA方法对牵引供电系统的16种主要故障展开研究,从故障发生概率及其影响的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得到牵引供电系统危害性矩阵。通过危害性矩阵分析得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模块监控起作用故障、变压器油泵34-F55跳开故障、制冷风扇故障和变压器油流故障等4种危害度较高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列车现场运行反馈结果表明,该措施保证了牵引供电系统的运用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动车组其他子系统的故障分析、维修决策和寿命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FMECA和模糊综合评判的飞机起动电磁阀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涛  蔡增杰 《机械》2009,36(12):65-68
故障模式、影响与危害性分析(FMECA)技术所涉及的概念存在很多模糊性,难以得出精确定量的评判结果,将其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缺陷。以飞机部件安全评估为例,选择起动电磁阀为研究对象,应用FMECA技术制作调查表收喜信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起动电磁阀的安全性很高。应用FMECA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列方法,可以使飞机部件的安全评估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6.
客室车门驱动传动系统为客室车门的开合提供动力和传递的功能,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利用FMECA方法分析系统各部件的故障模式、故障引起的影响以及故障产生的原因,找出该系统的关键故障,并针对各部件的关键故障提出其在使用阶段的维护防护措施。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客室车门维保效率、降低维保成本、延长设备部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FMECA的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针对FMECA(Failure Mode,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在运用过程中存在部分模糊性描述,难以获得定量结果的缺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FMECA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形成了模糊FMECA方法。文中以船舶动力推进装置的液压系统所采用的液压元件——比例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模糊FMECA分析,并获得了比例阀各失效模式的危害度等级。结果表明,模糊FMECA行之有效,并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调高液压系统故障率高,是电牵引采煤机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某型电牵引采煤机调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将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方法用于该系统。通过对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其对系统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故障模式影响的危害性进行量化分析,确定油泵内泄漏、油缸内泄漏和液压系统吸空是调高液压系统中最危险的故障模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理论,以数控车床关键子系统修正危害度的取值大小作为子系统可靠性指标分配值的衡量标准,指导可靠性分配。将严重度取值非线性化,考虑降低失效率成本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修正危害度的表达式,更好地反映了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失效模式影响程度的重要性。介绍了危害度分析的相关理论,分别论述了基于传统危害度及修正危害度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最后,将可靠性分配方法应用到数控车床关键子系统可靠性分配的实例中,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修正危害度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充分考虑了严重度水平较高子系统的影响以及降低子系统失效率的难易程度,其能够有效地通过可靠性分配结果指导可靠性设计,对于危害度较高、可靠度不达标的子系统在外购、设计、加工、装配等环节应予以足够重视,从而保证整机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家用台扇进行系统的FMEA/ FMECA分析,介绍了FMEA/FMECA的分析方法及分析过程,并对目前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用途进行了讨论,从而说明FMEA/FMECA方法是从产品的方案设计开始,边设计边分析,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如何将这种目前在国内仅应用于军事工业产业的分析方法广泛地运用于民用产品.F...  相似文献   

11.
动车牵引驱动轴系的扭转振动是影响高速列车运行平顺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着眼于某型动车的牵引驱动轴系,在简要介绍其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简化和等效措施构建了该牵引驱动轴系的一个具有5个转动惯量和4个扭转刚度系数的集总参数模型;然后,在考虑主从动齿轮啮合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刚度影响系数法建立了该集总模型的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最后,在MATLAB中编制程序并求解了该牵引驱动轴系的扭转固有频率和振型。在集总参数模型振动方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相应的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了牵引驱动轴系的扭转加速度和位移伯德图,并通过频响峰值频率验证了集总模型振动方程固有频率求解的正确性。算例结果表明,构建的集总参数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动车牵引驱动轴系的扭转振动特性;牵引驱动轴系的扭转共振和疲劳问题主要存在于轴系主动侧。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动车牵引驱动轴系的动态化设计与优化夯实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雪深监测系统作为高速铁路防灾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监测系统对高速铁路雪情的监测。首先引入模糊理论和VIKOR法对传统的FMECA分析法进行改进,然后用改进后的FMECA法对雪深监测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最后根据雪深监测系统各故障模式危害性的VIKOR值,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提高雪深监测系统可靠性和日常维修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数控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某型号数控系统1年半的故障数据,对其进行了故障部位和故障模式分析,并应用FMECA法对故障多发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了该数控系统及其相关功能部件的可靠性薄弱环节,为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速列车牵引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实时监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LabVIEW的便携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硬件设计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方法。软件设计主要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DLL)中API函数的方法,实现了实时显示、处理、存储以及离线分析等功能,经过实际调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绳索传动中的牵引力和牵引力矩进行数学建模来分析电梯的运行情况。钢丝绳是产生有效牵引力和牵引力矩的载体,通过对牵引用钢丝绳的检查和维护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常规牵引传动和往复牵引传动的基础提出了一种依赖反复微小振动进行动力传动的振子型牵引传动。先通过振子振动形成油膜实验得出在接触区施以微小振动更易形成油膜的结论,又通过圆周运动型牵引传动实验得出了其相对于摩擦传动磨损小的优点。利用微小振动形成润滑油膜的方法引起的磨损小,可广泛应用于光学聚焦等精密运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