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将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分为最强、较强、中等、弱4个等级。通过5个主要指标,即人均GDP,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在全省(全国)的排名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社会总从业人数的比重,对南通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南通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中等偏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该文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浙江省各市县服务业发展以增加值总量和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为聚类指标进行分类,并通过对比各种聚类结果同时结合了各市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服务业发展情况,其分析结论可以为有关部门或地区提供服务业发展决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承德市作为旅游名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推动承德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承德市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的历程和实践证明,大力促进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融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性路径.为此,本文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广州市为例,利用“十二五”期间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融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求为掌握当前广州市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融现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规划中以服务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优化目标,已在区域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有了呼应。除了上海、杭州等主要城市之外,像镇江等长三角二线城市也已为服务业发展留出了"足够空间"。今年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已升至45.8%。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的行业,其形成是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垂直分离的结果。虚拟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并加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虚拟化经营对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产业链条,提高其竞争力与创新力起着重大作用。最后提出基于虚拟化经营的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区域互动、产业互动、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动力。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能够为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计算福建省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对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状况、行业发展水平、产业投入结构、运行效益和产业关联度进行定量分析。评估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应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夯实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增强区域服务中心建设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海市松江区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对松江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松江2009—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定量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与制造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松江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协调性还有提升空间;松江区应充分重视并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促进两者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提出了一种测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方法.该方法运用E-G指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定,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从定量定性角度动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并以沈阳市为例进行了介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测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且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大于对第三、第一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服装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通过回归和投入产出两种方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服装制造业的整体影响和差别影响。研究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服装制造业具有显著影响,但各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不同。物流、商务和金融等三大传统生产性服务对服装制造业的影响较大,信息与科技两大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一般,而教育服务的影响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本文在分析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层次,并提出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安徽省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区位熵值法测算了安徽省在内的中部六省及安徽省16个城市的服务业的区位熵值.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安徽省的服务业集聚水平在中部六省中优势并不显著,较之于湖南、湖北省还有较大差距;安徽省内各市服务业集聚发展也不均衡,合肥市服务业专业化与集聚程度最高,皖南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整体水平相对高于皖北地区;服务业集聚区的分布存在空间上的不合理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也不均衡,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在下降,但新型战略型产业尚不能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优化集聚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扶持政策,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及引进和培养服务业高端人才的建议,以构建省—市—集聚区联动,产业互动、空间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的高质量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本存量、制造业从业人员数、制造业增加值、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四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固定资本存量和从业人员数均是制造业的格兰杰原因,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为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三个变量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顺序依次为固定资本存量、从业人员数、生产性服务业,由此表明重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上海郊区新城的现状与中心城不相匹配的差距,指出五个新城建设是落实经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举措。松江新城作为“十五计划”期间的试点,具有“先发效应”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总结松江经验,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模式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用规划引领发展是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加快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加快耕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协调三大产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模式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特色小镇是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催生的一种新的空间治理单元.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全面深化改革中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供给侧改革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场域,创新驱动发展中服务平台营造的重要载体,空间治理中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节点.特色小镇要想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以特色资源塑造小镇品牌,以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从论文发表情况、高被引文献分析、研究热点及其演变趋势等方面对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可明显地分为3个阶段,即1998~2003年,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等背景下的制造业发展;2004~2007年,聚焦于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以及全球价值链等;2008年至今,研究热点呈现出两大特点,2011年以前主要关注产业或制造业转型升级,2011年以后转向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等经济发展新环境下的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每个阶段的研究及形成原因,以期为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视阈下,探讨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互动机理,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驱动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内涵发展、专业对接产业;高职教育发展对产业发展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劳动者的工匠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大众就业等层次来传递。  相似文献   

18.
从人才、行业、资源三方面介绍了高职教育在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优势和作用,提出了通过调整政策提高高职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重点扶持高职院校创新团队建设;政府主导构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联合机制;完善体系,搭建研发服务的创新载体;做强高职,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等发挥高职院校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中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转型升级是装备制造企业率先走出行业发展低谷的不二法门。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从四个方面进行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转型发展:坚持开放合作,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力量;发挥传统优势,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推行精益管理,建立持续改善的企业精益文化;坚持市场主导,探索进行产业延伸。  相似文献   

20.
开发区是引导产业集聚、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带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发区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产业提档升级不畅、新兴产业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已成为部分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