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装配式建筑具有低污染、低能耗等特性,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求,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的构建,编制了政策、部品、技术、成本、市场链条5大潜在变量及其观测指标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对其信效度分析;采用AMOS20.0软件构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SEM(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调查问卷的整体信效度水平良好,所选取的各个观测指标合理且可靠;装配式建筑发展受5大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权重数值分别为0.22、0.18、0.20、0.25、0.15,因此,影响程度重要性排序为,成本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部品体系市场链条体系。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作为当今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发展领域,因其环保、绿色、高效在国内的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虽然装配式建筑较之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更加的环保,但其成本却远远高于现浇混凝土建筑.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归纳以往研究中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因素,采用AHP-熵权法进行成本管理影响因素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装...  相似文献   

3.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研究多从政策法规和技术层面讨论其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鲜有来自政策、管理、经济等多角度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关联性研究。为了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合专家讨论法和文献阅读,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层级结构图,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得知:政策激励程度、规范标准的完善程度、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为影响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深层因素;光伏技术的发展程度、行业融资风险、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模式等为中间层因素;建设单位开发积极性为表层因素,3层因素相互关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建议从完善相关法律与监管系统、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提升消费者与开发者对该技术的接纳程度等方面着手,以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为研究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通过文献梳理和专家访谈的方式,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选取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了解释结构模型(ISM)的层次结构图,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法律制度及标准规范和认知程度是其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确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驱动力最大、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依赖性最强.该研究对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理论基础,以严寒地区绿色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严寒地区地域特征、气候特点、住宅建造技术等影响因素,从建筑节能、节地与室外环境两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居住建筑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受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绿色建筑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出发点,在满足人们居住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实现环境的优化和资源的良性循环.但其发展面临着技术应用、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绿色建筑背景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管控对其的发展有关键影响及作用,如何解决好绿色建筑房地产项目成本管控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绿色房...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建筑是采用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标准化建造而成的建筑,相对传统建筑而言,减少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效率,减少污染符合绿色环保发展要求.所以对这一科学、高效的建筑方式要深入研究,有效地控制预制构件的成本,是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总结,现场考察、学习等方法,总结出几个影响装配式建筑成本因素,站...  相似文献   

8.
集节能环保、资源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绿色建筑,作为发展趋势,一直是行业研究热点。但由于高成本(初始建造成本高、后期运行维护费用大)、短期内经济效益低等原因,绿色建筑于实际商业运行中难以落地,往往处境尴尬。近年来随着政府各层级对于绿色建筑的政策频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绿色”“建筑”的反复提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政策压力巨大,已进入不得不关注绿色建筑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绿色建筑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探索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经过文献阅读和问卷调查,建立ISM解释结构模型,确认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得出绿色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五层递接结构关系图,明确了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性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对策建议,希冀为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朝着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绿色物流发展是我国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绿色物流系统评价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基础。基于此,研究选取了湖南省绿色物流系统为对象,根据其发展现状,从环境因素、资源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这5个维度中选取了15个具体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权,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比较相互之间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可持续发展、群众绿色观念、固体废弃物污染、包装物循环利用的权重排在前五位,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建筑模型信息集成管理技术,是传统的二维设计建造方式向三维数字化设计建造方式转变的革命性技术,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技术。推行BIM技术应用,发挥其可视化、虚拟化、协同管理、成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居住建筑使甩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问卷调查法、回归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16个城镇的3 480个被拆除居住建筑的有效样本,分城市化率、建造年代、经济增长率、结构形式、建筑层数、拆除原因、拆除年代、人均GDP、城镇规模等9个因素进行居住建筑使用寿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居住建筑使用寿命与城镇化率、建造年代、经济增长率、人为干扰程度等社会、经济及管理因素显著或明显负相关,与人均GDP、城镇规模和拆除时间相关性不大或基本不相关,与结构耐久性、建筑层数等本应正相关的建筑自身因素显著负相关,分析结果证明了我国城镇居住建筑使用寿命随快速城镇化和经济粗放式发展而缩短的事实,揭示了居住建筑短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要求对工程项目建设采取绿色施工模式。本文详细分析了绿色施工与传统施工、文明施工、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造的区别,并阐述了绿色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最后介绍了两种绿色施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成本分析的绿色施工方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及绿色建材等关注较多,对建造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关注不够.对施工技术进行绿色评价,探讨在一定工程背景下,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使其消耗的成本最低,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绿色建筑供应商价值诊断的客观评价,文章结合绿色供应链和建筑供应商的特点,构建了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包括产品优势、运营管理、合作潜力和绿色管理的绿色建筑供应商价值指标体系;利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了绿色建筑供应商的规范化决策矩阵,通过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获得了绿色建筑供应商价值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以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用于绿色建筑供应商价值诊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绿色建筑是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准确阐明开发商与政府具有有限理性前提下的行为演化特征,建立绿色建筑供给侧演化博弈模型。对博弈模型的分析表明,系统的稳定状态与政府对绿色建筑项目激励、政府对绿色建筑项目违约处罚、开发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增量收益和增量风险损失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要素组合下存在不同的稳定情形。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数据仿真分析典型情形下绿色建筑供给侧博弈双方行为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促进绿色建筑项目发展重点是要增加开发商在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收益。  相似文献   

17.
从本质上说,建筑是一种空间的营造过程,是在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建造活动.空间的功能、结构、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科学技术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建筑空间发展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科学技术对建筑空间演变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科技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于2018年批准建设。实验室以推进西部绿色建筑科学有序发展,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整体水平为建设总体目标和任务,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设计、建造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重点围绕西部绿色建筑基础理论与适应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旧工业建筑合理优化利用,提高再生建筑的绿色性,根据既有标准、规范及相关文献,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的主要因素,结合对国内106个项目的调研获得的数据,以开发决策阶段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控制因素对再生建筑绿色性的影响程度及其相互作用,指出为达到绿色的改造效果,在开发阶段应重点考虑的工作内容.为建立绿色再生旧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旧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工作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装配式建筑参与主体的补偿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措施,识别影响装配式建筑各参与主体的因素,并制定相适应的补偿机制,能够保证补偿政策的有效实施。文章选取装配式建筑涉及的开发商、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商、消费者3大主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确定影响其补偿机制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影响3大主体补偿的因素可以概括为成本、技术、政策、市场4个方面;对于开发商而言成本是最急需补偿的,对混凝土预制构件供应商则以技术补偿为主,而购房价格的补偿是影响消费者意愿的关键因素;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补偿因素特征可归为短期资金压力这一大类,为解决这一不利因素,需要政府及各利益主体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