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紫砂壶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它产于素以生产陶器而闻名的江苏宜兴,宜兴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许是受到其环境的浸染和熏陶,紫砂壶自诞生起就散发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它自然淳朴、风格古雅,深得人们喜爱,迅速从众多茶器中脱颖而出,同时,它又因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和推广而被赋予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意蕴,几百年来得到人们普遍的珍爱与青睐,可谓长盛不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特别之处,紫砂壶也是如此,每把紫砂壶都是不同的,有着它独特的造型和气质.本文以紫砂壶"福星"为例,浅谈其造型特点和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2.
唐黎萍 《江苏陶瓷》2021,54(1):34-35
宜兴紫砂壶是起源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一直繁荣兴盛发展到现在,由于其独特的材质以及精美的工艺,可以称得上是最佳的品茗用具,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由于人们饮茶习惯的演变,紫砂壶与茶文化不断相互交融,之后文人雅士也参与到了紫砂壶的创作中,将其它文化艺术形式融于紫砂壶艺中,比如书画、金石等等,带给人们高雅的文化熏陶,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以丰富,如今紫砂艺术已是独树一帜.本文主要就紫砂壶"宁静致远"谈谈它的造型特征及人文意境.  相似文献   

3.
曾杰 《山东陶瓷》2020,43(1):46-46
紫砂壶以其造型的多变灵活与内涵的深厚多元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收藏。"飞羽壶"融合了紫砂壶的传统造型,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结构艺术特征,通过对它的赏析能感受到紫砂壶艺的传承发展与其在新时代条件下所呈现出的艺术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4.
在茶的历史文化中,人们一开始是煮茶来喝,然后慢慢地变成了吃典茶,最后上升为品茶的地步,这一步步的演变最终使得紫砂壶在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中找到了一席之地,并成为了人们饮茶的重要工具.紫砂壶的发展历程就像它的造型一样丰富多彩,且每当人们在品茶的时候,除了能够陶醉于所泡出来的茶的香味之外,还会被紫砂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所吸引,想必这便是紫砂壶中所藏有的乾坤吧.本文主要以紫砂"乾坤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北宋时期,紫砂壶便诞生了,但起初紫砂壶只是在民间、田埂边、陋室内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十分简单的粗陶实用器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紫砂壶的实用性能,就连文人雅士也参与到了紫砂壶的创作设计之中,使得紫砂壶产生了许多新的造型,工艺体系也变得丰富了起来,同时还融合了许多其它文化艺术形式,赋予了紫砂壶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之升华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以紫砂"吾福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立意.  相似文献   

6.
宜兴紫砂壶包罗万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的题材丰富,尤其是其中的紫砂花器类,采用自然界的万物作为造型题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渲染。诸如此类的紫砂花器在历史上便有很多的经典作品,历代人们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一些紫砂壶作品,成为经典之作。本篇所讲的"青梅竹马"壶便是以梅和竹为元素来制作设计的。梅和竹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也都是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所以也经常被作为创作的题材。由于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因此梅壶和竹壶也是自古以来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紫砂壶的造型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但是那些符合大众审美和满足人们自身文化需求的题材和宗旨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梅、竹类紫砂壶到现在为止还是大家经常创作的题材,并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吴赛春 《江苏陶瓷》2021,54(3):43-44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壶素来有人间珠玉的美称,在我心中,它也确实如珠玉一般照亮我的人生,让我的思想、情感都有了寄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的日趋多样化,紫砂壶造型也日益多样化,光怪陆离者大有所在,然而,我始终认为一把优秀的作品不是简单地为吸引人们眼球而求新、求异,无论它是趋向于传统还是现代,都应是自身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由个人阅历的感悟而铸就的,这样才能创作出引人共鸣的好壶.本文以紫砂作品"节节高"的创作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传统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8.
紫砂壶之中承载着茶文化,而在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之下,紫砂艺人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再加上文人雅士的参与,如今的紫砂壶早已成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紫砂技艺同样也成为了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紫砂壶有着十分丰富的造型,大自然与生活都能够成为紫砂壶创作的题材,紫砂艺人从中汲取灵感赋予在紫砂壶之上,捏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既满足了较高的实用性功能,同时也饱含了艺术观赏价值.本文主要以紫砂"绿叶飘香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有着民族传统工艺的文明古国,其中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发明.紫砂壶始于北宋,原本是一种生活用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紫砂壶也由单一的实用品,逐渐转化为实用艺术品.如今人们对紫砂壶就更加珍爱了.  相似文献   

10.
杭澄 《江苏陶瓷》2021,54(2):66-67
如果说最适合紫砂艺术的诠释是道法自然的话,那么对于紫砂形象的塑造,也是需要抽象的意蕴的,人们所看到的、所体会到的形体美后面是生活的趣味以及不可言说的审美意味.从古至今,紫砂壶成了文人品鉴玩赏之物,他们把玩紫砂壶的泥料、造型、气韵等等.紫砂壶所泡出来的茶,茶味香醇、隽永,象征着文人们所追求的那种古朴雅致、淡泊平和的精神境界,本文以紫砂"雅竹壶"为例,谈谈它的制作、装饰以及寓意.  相似文献   

11.
邓亚亚 《江苏陶瓷》2021,54(2):16-17
宜兴紫砂壶是在宋代的时候诞生的,明清便兴盛发展了起来,一直以来,紫砂壶的创作理念都将自然事物及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可以说紫砂壶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与生活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是一类具有丰富内涵价值的工艺品.在历史发展中,紫砂壶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载体,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追捧,有的紫砂壶端庄大气,而有的则玲珑小巧,无论造型如何,总能够打动人心,将紫砂艺人的思想与情感传播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本文主要以紫砂"玲珑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及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12.
余燕敏 《江苏陶瓷》2021,54(3):66-67
紫砂壶源于传统却并非属于传统,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反映了所处时代的品味和文化,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它才能不断传承,为时代所接受,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本文以紫砂壶"明式双线提梁"为例,浅谈其艺术风格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许骏宇 《江苏陶瓷》2021,54(6):57-58
世间茶器众多,铁壶、陶瓷茶具、玻璃茶具等等数不胜数,各种茶具的材质不同,便有着不同的特性,各类茶具当中以紫砂壶为首,有"茶具之王"之称.紫砂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已然形成了丰富的造型艺术体系,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特点,其造型由传统到当代,凝结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理念的特点.它融合了多种工艺美术形式,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让人在泡茶的过程中可以细细品赏紫砂壶本身,领略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自然意境.本文以紫砂"合谐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4.
茶具是紫砂壶一开始最原始的功能,它在设计创意方面十分独特,除了紫砂壶的实用性,在欣赏性方面,紫砂艺人也花费了许多的心思,也正是因为紫砂壶完美结合了实用性以及欣赏艺术性这两种价值,使得紫砂壶的价值得到不断地提升,也变得越来越珍贵,人们对紫砂壶也都十分的喜爱和珍重,且因为茶禅一味的文化以及使用紫砂壶泡茶有着许多的好处,因此使得紫砂壶的文化韵味得到不断的提升。本文便主要以紫砂"禅悦"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是属于传统手工艺术品的范畴,它具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以及文化风貌,它甚至被人们称为东方紫玉,在经过了几百年历史的发展之后,紫砂壶在我国乃至是世界陶瓷艺苑之中都可谓是一件重要的瑰宝。在紫砂艺术悠久的历史发展之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绝世佳作,而这些作品都是凝聚了历历代代紫砂艺人辛勤的劳动与丰富的智慧所制作而成的,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传统经典作品为后人所借鉴学习,与此同时,后人们在传承的基础之上也不断地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产生了更多优秀的、具有创意的紫砂壶作品,使得紫砂艺术得以不断地提升和发展。本文便主要以紫砂"灵猴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趣味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壶博采众长,虽是传统艺术,却不囿于传统,而是不断发展创新,以多样化的造型设计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审美,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实为难得.紫砂壶"如意提梁"整体造型端庄大方、优雅浪漫,在方器形制的基础上,细节处以如意图案装饰,别具匠心,看似简单,处处皆是丘壑,十分耐看,同时作品以如意抚慰人心,让传统文化融于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的盛行使得各类茶具也应运而生,紫砂壶起源于北宋,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自诞生起,紫砂壶就与茶文化相互交融,以自然质朴的特点为人喜爱,再加上其优秀的实用性能更使得紫砂壶在各类茶具中脱颖而出,被赋予"茶具之王"的美誉.本文以紫砂壶"金猴唐羽"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8.
董震红 《江苏陶瓷》2021,54(3):75-76
紫砂艺术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绎,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反复锤炼并进行了艺术传承,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深厚的文化意境,是我国艺术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瑰宝.发展至今,紫砂壶已经不单单是作为饮茶使用的器具,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紫砂壶的形态是否优美、品质是否上佳以及韵味是否深厚等.与紫砂制作工艺一起提升的还有人们的艺术品味,人们对紫砂艺术已经从实用性的简单要求上升到了艺术性的审美要求.本文主要以紫砂"中华器韵壶"为例,从其造型艺术和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蕴着手,来剖析紫砂艺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蕴含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壶由最初的实用功能,受到饮茶方式的改变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山水画题材运用在紫砂壶的装饰中,山水画的"寄情"与紫砂壶所泡养出的茶汤所引发的"畅神"不谋而合,使紫砂壶上升到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工艺品.本文从紫砂壶发展的脉络及山水画题材紫砂壶的呈现方式,以及水画题材融入紫砂壶的装饰中所产生的超越其自身价值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北宋时期,宜兴紫砂壶便出现了,在历史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中,紫砂壶制作逐渐成为了一门艺术,拥有丰富的感染力及悠久的历史,后来文人雅士也参与到了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使文化与技艺逐渐融为一体,其它文化艺术形式也都结合了进来,紫砂这一雅俗共赏的艺术逐渐形成.本文主要以紫砂"云之尚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及其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