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钛含量变化对铌钛微合金化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含量增加,铌钛微合金化钢中的贝氏休体积分数对钢材屈服强度的影响程度没有明显变化,而Hall-Petch关系斜率减小。同时,对铌钛微合金化钢的强度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2.
屈服强度900 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有进  王乘  徐宗林 《焊接学报》2007,28(9):103-107
针对煤矿机械用屈服强度900 MPa级高强钢板焊接工艺特点,研究了该钢材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转变规律、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HT900D钢有较强的淬硬倾向,焊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焊接冷裂纹的产生;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为确保焊接质量,应合理控制焊接热输入量及焊道间温度.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高端液压支架的焊接.  相似文献   

3.
《焊接》2015,(8)
通过系列试验分析研究了屈服强度890 MPa级高强度钢板的冷裂纹敏感性及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为Q890钢板选择焊接材料、制订焊接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粒状组织钢的微观力学模型,根据实际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分离出了铁素体基体的屈服强度及加工硬化率,并讨论了铁素体基体的强度对粒状组织钢屈服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氏体含量一定时,粒状组织钢的屈服强度随铁素体基体屈服强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并与铁素体基体的加工硬化率成指数函数关系;通过微合金化提高铁素体基体的强度是提高粒状组织钢屈服强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合金减量化原则,采用以超快冷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技术制备了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研究了弛豫时间对试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弛豫时间增加,试验钢铁素体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均增加,屈服强度降低,伸长率增加;组织中马氏体均以长条马氏体为主,并由块状向小岛状转变,其体积分数减少,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先减小后增加,n值先增加后减小。弛豫时间对铁素体和马氏体的体积分数及内部结构有影响。8 s弛豫的试验钢,组织中大量的长条马氏体及两相间较宽的过渡区提高了材料的位错密度和均匀变形能力,其铁素体体积分数为82.2%,铁素体晶粒尺寸为5.1μm,抗拉强度达到625MPa,伸长率为27.0%,屈强比最低为0.56,n值高达0.20,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Si对高强热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志峰  赵征志  赵爱民  唐获 《轧钢》2011,28(2):16-18
实验试制了590MPa级C Si Mn Cr系高强热轧双相钢,同时分析了合金元素Si对双相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含量增加05%后,组织中铁素体含量增加了3%,硬度提高了HV20;双相钢抗拉强度提高了41MPa,屈服强度提高了8MPa,降低了屈强比,伸长率提高了8%,塑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对钛微合金化热轧高强钢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相同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实验钢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上升的趋势;当加热温度相同时,实验钢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呈抛物线规律长大,1150℃加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为:D1150℃=17.1 t0.2385,1250℃加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为:D1250℃=29.9 t0.2916。综合考虑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实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并考虑微合金元素的溶解与析出规律,实验钢的加热温度定为1250℃左右,保温时间定为40 min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基于合金减量化原则,采用以超快冷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技术制备了600 MPa级热轧DP钢,研究了卷取温度对试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取温度增加,试验钢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加,体积分数减小,屈服强度增加,伸长率增加;组织中马氏体均以长条马氏体为主,并由小岛状向块状转变,其体积分数减少,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增加,n值减小。卷取温度对铁素体和马氏体的体积分数、形貌、分布及析出行为有影响。100℃卷取的试验钢,组织中大量的细长条马氏体和较少的析出物提高了材料的位错密度和抗延迟断裂能力,其抗拉强度最高为625 MPa,伸长率为26.0%,屈强比最低为0.52,n值最高为0.21,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考虑到低的卷取温度对工艺控制能力和卷取设备的要求高,试验钢在该工艺条件下合适的卷取温度可选为150~200℃。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晶体取向分布函数法研究了循环相变α→β→α对工业纯钛的织构和屈服强度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次循环相变处理后,退火织构(1013)[1210]基本上抑制了[2110]∥ND的纤维织构,及(0002)基面型织构。原冷轧织构(2115)[0110]转变为部分[2115]∥  相似文献   

10.
对屈服强度900 MPa级的高强度钢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温度为700℃的模拟火焰矫正,发现其焊接热影响过热区出现了大量的M-A组元,焊接接头强度基本不变,但焊接热影响区低温冲击韧性下降45.3%。结果表明:屈服强度900 MPa级高强钢高强钢宜采用机械矫正,若采用火焰矫正,需控制好加热温度。  相似文献   

11.
提高热轧高强度型材低温冲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兢  郑建华  向浪涛  陈实学 《轧钢》2009,26(6):21-25
通过对某热轧高强度型材低温冲击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低温冲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 原因是钢的终轧温度过高而导致钢中出现异常组织及组织粗大,同时取样方式及取样部位也对性能有较大影响。通过将终轧温度控制在870-930℃范围内,轧后禁止进行吹风或喷水冷却,并要求上冷床后进行多支堆放冷却,使该产品一次性能合格率由85.3%提高到97.8%。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对高强韧矿用树脂锚杆钢筋的需求,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设计,成功地开发出以σ8〉600MPa、δ5〉18%、AK〉25J的优质树脂锚杆钢筋。该钢筋在煤矿巷道中支护效果明显,可比普通强度锚杆钢筋用量减少5%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很多钢厂都能生产冷成型用700 MPa级高强钢热轧板卷,但厚度8.0 mm是当前所见报道的极限厚度,极限厚度的存在限制了700 MPa级高强钢的应用范围。文章介绍了本钢生产厚规格700 MPa级高强钢通过采用Mn-Ti-Nb-Mo的合金成分设计,以及高温加热、大变形精轧和高冷却速率,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贝氏体+少量珠光体组织,研制生产了厚规格高强钢S700MC热轧板卷,热轧板卷具有良好匹配的高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产品最大厚度15.0 mm。厚度15.0 mm的700 MPa级高强钢的纵向韧脆转变温度约为-53℃,横向韧脆转变温度约为-27℃。  相似文献   

14.
热轧高强钢平整机轧制力与弯辊力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黄传清  白振华  连家创 《轧钢》2006,23(4):8-10
基于高强钢平整机的生产特点,结合板形问题,将带材出口前张力与辊间压力横向均匀分布作为目标函数,把保证所有被平整高强钢产品的力学性能满足产品大纲要求作为约束条件,首次提出一套适合热轧高强钢平整机的轧制力、弯辊力范围的计算分析技术,并将其用于宝钢1880mm热轧高强钢平整机工艺规程预制定。其结果对指导该平整机的工艺参数确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热轧未退火材高温热冲钢球进行工艺研究,生产出的钢球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减少高温热冲钢球用钢的球化退火工序,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铌、钛微合金元素,在碳锰钢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开发了具有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的应用于汽车座椅滑轨和车窗滑轨的540级高强度热轧酸洗板。文章分析了化学成分和热轧工艺对540级高强度热轧酸洗板产品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同时对生产的540 MPa级高强度热轧酸洗板的开发研制进行总结。生产的540 MPa级高强度热轧酸洗板在某汽车配件厂冲压成形,应用于汽车座椅滑轨和车窗滑轨,成功替代低强度级别厚规格原料,实现减重设计。  相似文献   

17.
热轧钢/铝复合板结合强度及界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弯曲实验、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轧制预热温度、变形量和轧后退火制度对热轧钢/铝复合板的结合强度和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温度低于400℃时,弯曲次数随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之后又逐渐减少,预热温度在400℃时的结合界面好且结合强度最大;轧制压下量越大,弯曲次数越大,结合界面和结合强度越好,当压下量为20%~30%时,弯曲次数随压下量的增加比较缓慢,当压下量>30%时,弯曲次数随压下量的增加而快速增加;经600℃×1h退火时,热轧钢/铝复合板的弯曲次数可达11次,结合界面更好,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湿法抛丸(EPS)处理对800 MPa级高强钢表面质量及热浸镀锌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辉光光谱仪,对EPS处理及盐酸酸洗、冷轧和热浸镀锌各生产工序中的800 MPa级高强钢表面形貌和表层成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EPS处理卷表面凹凸不平,而盐酸酸洗态表面平整,EPS处理卷表面粗糙度Ra值为2.645 μm,约为盐酸酸洗卷的2倍,残留的表面氧化铁皮厚度为0.93 μm,比盐酸酸洗试样厚45%。冷轧状态下,EPS处理卷表面凸起被轧平,表面基体“露白”比例约为63.5%,比盐酸酸洗低20.1%,残留的表面氧化铁皮厚度为0.36 μm,比盐酸酸洗试样厚57%。热浸镀锌态下,EPS处理卷锌晶界存在尺寸3~5 μm的孔隙,表面易出现尺寸约1 cm的漏镀缺陷。去除表面锌层后发现,EPS处理卷基板表面存在“翘皮”,微观观察抑制层形貌发现,界面处Fe-Al抑制层颗粒未充分形成,甚至未形成。GDS分析表明,抑制层处Al峰值较盐酸酸洗卷低17%。结论 EPS处理后表面凹凸不平,冷轧时易“折叠”分层,去锌层基板表面有“翘皮”,易造成锌层厚薄不均,同时EPS处理的残留氧化层较厚,且易造成氧化铁皮嵌入基体,导致锌层与基板界面Fe-Al抑制层稀疏,锌层粘附性低,甚至漏镀。  相似文献   

19.
冷轧高强IF钢再结晶温度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盐浴退火处理,测定了两种冷轧高强IF钢定时条件下发生再结晶的温度和恒温条件下发生再结晶的时间.在所测盐浴处理升温时间的基础上,根据Arrhenius公式计算了两种钢的再结晶激活能,并由此确定了其在30 s、60 s、90 s退火时间条件下的再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20.
张勇 《铸造技术》2018,(3):649-654
构建多物理场动态耦合的R1500HS超高强度钢热冲压有限元模型,结合热冲压实验验证以及硬度的测试分析对热冲压工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终零件的微观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其硬度分布与马氏体相同,热-力-相耦合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有效的预测热冲压件的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