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举升工作机构是工程车辆铲斗实现货物装卸的重要保证,同时受力情况也比较复杂.针对工程车辆的举升工作机构进行分析,基于铲斗举升机构的受力分析,获取整个过程中主要缸体和结构的载荷和工作行程变化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Automation Studio对举升机构进行液压系统建模,对举升缸和倾翻缸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分析满...  相似文献   

2.
铰接式车辆后车体受力情况复杂,设计中需要重点分析.根据整车的受力情况,对后车体和后车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获取不同工况下的受力特点;基于有限单元法搭建后车体的强度分析模型,选取水平插入工况、后轮离地工况和前轮离地等三种典型工况进行分析,获取各工况下应力的极值点;基于分析结果对后车架进行结构和工艺优化设计;采用应变花对优...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样机与有限元技术的自卸车举升机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位置布置进行设计,在完成对举升机构零部件的形位参数设计后,对举升机构零部件三角板进行受力分析,结合有限元技术,对三角板进行了最大载荷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分析。验证举升机构零部件的设计合理,提出举升机构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对料堆中铲斗铲取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装载机工作装置各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力及力矩平衡的矩阵方程。并就2种铲取方式对举升缸和转斗缸的载荷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对某机动雷达天线自动举升机构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找到自动举升机构在举升过程中的最大受力位置,进一步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该位置时自动举升机构的应力分布,从而找到自动举升机构的薄弱环节,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衡  黄蒙  陈永清  李响 《机械》2022,(11):70-74
以履带式可伸缩转运机举升机构为研究对象,在已有举升机构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一种新型举升机构,考虑在具体工况中各点始末位置及最大举升角度的几何关系,对机构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基于现实工况特殊的强度要求,对机构的各部位进行受力分析,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ANSYS Workbench模拟了三角臂与摆动装置的受力情况,对结构强度进行校核,对三角臂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结果表明,此举升结构具有可行性,并为其他机械举升机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ADAMS的立体车库举升臂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垂直升降门式移动类立体车库举升机构运动规律和活塞杆的受力情况,运用UG三维绘图软件对举升机构进行了三维建模,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举升机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得到活塞杆与提升臂的速度位移曲线,并测试出最大受力点和最大力值。  相似文献   

8.
叉车作为主要的短距离货物运输车辆,在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动叉车因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工作噪声小及排放污染少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展势头迅猛。对电动叉车举升机构的货叉、叉架及门架结构进行了设计选型,并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通过受力分析对举升机构最大应力值及变形量进行了计算,完成了强度与刚度的理论校核。通过ANSYS软件对电动叉车举升机构在满载工况的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举升机构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剪叉式升降机举升机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剪叉式升降机举升机构整体运动情况,然后分别针对举升油缸、升降平台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举升机构的受力分析,得到了受力最大的绞点;最后通过对剪叉杆的强度进行校核和对举升油缸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提出了该机构的结构优化方案,经现场实测验证,经优化后不仅提高了举升机构的稳定性,机构对油缸的推力要求也得到了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剪叉式举升机构建模及关键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剪叉式举升机构的受力,建立剪叉式举升机构的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关键参数对举升机构的影响,为剪叉式举升机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800 t/30 m桅杆式起重机为例,对其箱形梁式吊臂结构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利用ABAQUS软件数值模拟了4种工况下吊臂的结构应力和变形,对优化前后的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对比,并分析了优化设计对结构模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各载荷工况下吊臂结构最危险位置均发生在主吊臂与转台的连接处,提升重物的绞点处次之,有局部应力集中现象;通过优化吊臂局部结构和钢板厚度,达到了减轻自重、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效果,且优化结果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一种可移动式雷达装载平台的结构设计与分析。该装载平台上集成了电子方舱、天线转台举升机构等,取消了传统机动雷达的运输载车,采用普通货车作为运输转场平台,有效降低了雷达全寿命周期的使用维护成本。文中详细分析了该机构在不同风速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和计算结果,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台翻转机构结构件进行了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对实物的实际测量和使用表明,该雷达的装载平台设计是成功的,完全满足雷达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工作过程中,煤矿用履带式巷道修复机工作机构容易受到较大的冲击力,使薄弱部位产生变形甚至断裂.对修复机工作机构在挖掘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煤矿用履带式巷道修复机的动臂和斗杆的三维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用履带式巷道修复机动臂的最大应力为291.730MPa,最大位移为0.289 000mm,斗杆的最大应力为102.660 000MPa,最大位移为0.096 221mm,均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以GD20型飞机悬挂物挂装车举升机构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满足功能要求的举升机构,对举升机构的主要承力构件举升臂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与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举升臂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对其最低位置、水平位置和最高位置3个工位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零件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设计要求满足平动性和较大掘起力等需求,采用标准遗传算法与惩罚函数相结合的优化方法,使得设计结果符合铲斗举升平动性这一目标,铲斗举升时位置角的变化均不超过10°,并满足高位卸载角度的要求。该方法解决了通常遗传算法面临的约束函数多、约束函数非线性的困难,通过各个控制参数的合理配置,快速得到一批最优稳定解,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动力性能更高并且工作性能优良的设计方案,提高了工程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缩短了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理论挖掘力与分析铲斗挖掘时的整机挖掘性能时,铲斗机构的总传动力臂成为制约其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文中利用遗传算法并结合实际作业时铲斗的工作频谱,对铲斗机构的结构尺寸和铰点位置进行优化,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在保证空间有效作业范围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大传动力臂,提高有效挖掘力。并结合某型挖掘机进行改造,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提高了实际挖掘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装载机工作循环的分析,引入了偏载系数的概念,提出了装载机受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采用逆向思维,以偏载工况的计算为主,正载工况作为偏载工况的一种特殊情况,将两者的计算统一到一个连续函数中,并借助有限元软件,定量分析了从正载到极限偏载过程中动臂的应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偏载造成最大损害的部位是偏载端动臂和铲斗的铰接点处,同时一定程度的偏载不会对工作装置造成较大损害。基于试验对所建立的CAD模型和CAE分析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hydraulic excavator in the real working process cannot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reveals insufficient digging force, a new method on mechanism optimal design of backhoe hydraulic excavator working device based on digging paths is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ecutive digging process of hydraulic excavator, a digging path is composed of bucket digging trajectories and arm digging trajectories. The feasible working region is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uniform paths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osition of boom. The practical digging performance of excavator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digging force parameters under combined work condition of the discrete points on the digging paths. It is turned out that the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to analyze excavator’s real-world digging performance via the analysis of some practical cases. Based on the new digg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method, the optimiz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t to ensure the digging force under combined work condition and the average digging force of every operating path as big as possible. The layout design of hinge position on the working device is optimized through genetic algorithm. The optimization result shows that a certain model of an excavator’s maximum digging force on the customary digging paths is improved by 10% and the average digging force is improved by 4%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n the working device of the excavator with weak digging force.  相似文献   

19.
石材叉装车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机械,需要具有较大的举升力和较强的运输性能,同时必须能够适应复杂的作业环境。由于现代矿山开采中叉装车的工况与装载机截然不同,因此传统的将装载机铲斗直接换成货叉的设计方法,使叉装车的举升性能未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获得结构合理、举升性能良好的叉装车工作装置,建立了工作装置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比较了动臂液压缸铰接点水平和竖直位置变化对工作装置运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选取了动臂油缸最优铰接点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样举升30 t荒料的工况下,工作装置动臂液压缸最大压力减小了5 MPa,实现了叉装车性能的优化,为叉装车工作装置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