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毛庆  孙公权  杨少华  辛勤 《电源技术》2005,29(12):840-844
综述了近五年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对现有DMFC模型进行分类,并按照结构组成的分类方法,具体介绍了组成单电池各部分组件数学模型的最新进展。提出基于反应机理的多尺度传递模型会更有效地描述DMFC中的传递现象和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堆中甲醇浓度的间接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电堆中单电池所表现出的电化学特性,根据电堆运行时的电流、电压和温度值,采用改进BP神经网络,实时计算出电堆中的甲醇浓度,在无需安装甲醇浓度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了DMFC电堆中甲醇浓度的间接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误差精度范围为[0,1.96%],可用于微小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进料浓度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3.
质子交换膜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叶翔  刘鹏  沈培康  杨绮琴 《电池》2002,32(3):178-180
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一些国内外新进展,简述这两类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技术.对发展聚合物膜燃料电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许莉  王宇新 《电源技术》2003,27(4):355-359
采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稳态电流 电压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放电性能,分析了甲醇浓度、电池工作温度和氧气压力对电极反应的影响。DMFC的放电性能因电池工作温度和氧气压力的提高而改善。增大甲醇浓度,阳极反应动力学性能改善,浓差极化被推迟,但甲醇穿透量同时增加。电池性能在甲醇浓度为2.0mol/L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5.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科  陈延禧  张继炎 《电源技术》2004,28(3):187-190
以纯氢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已日趋成熟,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研究比较活跃,鉴于氢存储较难且甲醇有毒,人们试图开发采用来源丰富、毒性低、可再生的燃料如乙醇的燃料电池。综述了乙醇在Pt上氧化的电催化机理,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的阳极电催化剂,电解质膜及其改性,电池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分别采用纯氢、甲醇和乙醇作为燃料的PEMFC、DMFC和DEFC三种燃料电池进行了对比,阳极电催化剂和电解质膜的研究改进是今后DEFC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苏迎东  闫智刚 《电池工业》2005,10(4):207-207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继去年成功开发国内首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动自行车后,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应用研究领域再次取得进展,研制成功用于数码摄像机的10W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电源系统。  相似文献   

7.
尹鸽平  赖勤志  王振波  刘鹏 《电池工业》2009,14(3):193-197,201
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被动式DMFC)以其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好、便携性好等优点,成为目前广泛研究用作笔记本电脑电源的燃料电池技术。详述了被动式DMFC各个关键组成部件的开发和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阳极催化剂是决定电池性能、寿命和成本的关键材料之一。近年来人们主要从提高催化剂活性和降低催化剂成本两个方面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石墨烯作为一种载体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介绍了近几年石墨烯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载体的进展,并对其在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功率密度高,燃料甲醇易得、储存和携带方便,既可作为大型的动力电源,又可作为小型电子设备的电源,是目前燃料电池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由于甲醇渗透、贵金属的使用等问题,阴极催化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介绍了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与进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电源技术》2010,34(2)
<正>东芝是世界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燃料电池技术开发中的佼佼者。2009年10月底,东芝宣布上市第一款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产品:Dynario。  相似文献   

11.
我国燃料电池发展概况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燃料电池研究与开发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质量轻、体积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等。本文综述了我国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依燃料电池所用电解质的类型,分别讨论了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我国的研究、开发与进展状况,并与国外燃料电池近年来的研究水平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连化物所研制的一台用于城市客车的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变压操作、功率自适应控制模式;具有较高的过载能力,最大输出功率为80kW。为了考察发动机的稳定性,根据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规范进行了20次工况循环台架试验。通过在给定几个输出功率下的电压值比较可见,该发动机性能输出稳定,在额定输出功率下,电压标准偏差为2.17V。  相似文献   

13.
肖惠平  徐荻萍 《发电设备》2012,26(5):378-381
从生物质燃料的灰分质量分数及成分、水分质量分数和粒径等方面分析了燃料特性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运行的影响,并对可控制的燃料特性或由燃料特性引起的锅炉设计中的注意点给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罡  李乐西  杨钦文  陈淑君 《电池》2022,52(1):25-29
燃料供给系统对保障电池系统性能及产业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燃料供给的浓度、流道非均匀截面增压结构设计和压力降(压降)控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提高氧气供给浓度,增大阳极氢气的相对湿度,电池表现出较优的性能.提出一种蛇形流道与平行流道相结合的复合流道结构设计,在阳极流道放置一个增压结构,能控制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已投运生物质发电厂数量逐渐增多,生物质燃料输送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主要集中在炉前给料系统的蓬料、堵料、结焦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导致机组运行不稳定。结合工程实例和生物质燃料特点,给出了4种生物质电厂炉前给料系统方案,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可以为同类型的生物质发电厂的锅炉设计、给料设备选择及机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燃料电池的原理、技术状态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衣宝廉 《电池工业》2003,8(1):16-22
论述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各种类型燃料电池的发展状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自70年代以来进行燃料电池研究的概况,着重介绍了该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与部件制备技术,电池组技术、电池组性能与电池系统的应用情况,回顾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指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提出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各种燃料电池的可能应用领域;分析了目前燃料电池在商品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相对于其它系列的燃料电池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小功率的DFAFC可能最先实现商品化;我国应优先支持DFAFC的开发,以加速它的商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氢能离我们还有多远--我国燃料电池现状、差距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毛宗强 《电源技术》2003,27(Z1):179-182
叙述了我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研究与开发现状,特别指出在性能指标、稳定性、燃料电池系统水平和燃料电池示范深度和广度等方面我国燃料电池和国外的差距。认为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和大客车将会比燃料电池轿车先得到商业化应用,因此,应加大对其投资力度。提出发展我国燃料电池的对策,建议:(1)根据国情确定研制FC的方向,我国继续以PEMFC和SOFC为重点研究开发对象,其中以PEMFC为重点,中、低温SOFC也要抓紧;(2)加强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争取在燃料电池方面有原始创新;(3)加速燃料电池实用化示范工作;(4)走引进、开发并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社会对绿色动力的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作为备用电源、游览车和微型轿车动力电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系统具备自启动、燃料利用率高、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等特点,文中介绍该燃电池发电系统的特点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阐述构建火力发电集团公司燃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燃料业务全过程管控、成本自动核算。系统基于Oracle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设计开发,建立燃料计划、合同、调运、采制化,结算、生成凭证、耗用、盘点、估收、成本核算、利润核算、统计分析报表,以及燃料入厂、入炉量、质数据自动采集封闭管理的燃财一体化系统平台。并在发电企业集团公司进行了部署应用,为集团公司加强燃料业务管控、降低燃料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了企业燃料业务管控的核心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