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的建筑空间形式已经向着造型纷繁、形态各异的方向发展,建筑的创作思想也正处于一个"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交织的时代中。文中通过对理性建筑创作思想与非理性建筑创作思想的分析及其在具体的建筑方案中的应用的介绍,讨论在这个追求多元个性的时代中,新的建筑空间对于传统建筑美学评价的挑战及其对于建筑美学发展的影响;并借此阐述理性与非理性思维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冒亚龙 《重庆建筑》2009,8(6):54-54
返璞归真,天人融会,当代建筑美学同传统的建筑美学在研究内涵、重心和审美视角上已经大相径庭,其视野所及已远非只是狭义的建筑之“美”了。20世纪20年代那场世界范围的建筑革命深刻地触动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建筑美学观念,也彻底地改变了全世界建筑的面貌,其意义是划时代的,审美旗帜也是无比鲜明的: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建筑审美则彰显了主观主义思潮,导致建筑多元化格局的诞生,由此引发出了建筑美学领域中审美视野、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这些变化需要从当代哲学发展的深层次、  相似文献   

3.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绘画几千年来的重要审美法则,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审美品评的典型代表,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文中以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气韵生动”的由来和内涵,分析“气韵生动”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并以此为基础,从建筑创作理念、建筑外观设计以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等三个方面,提出“气韵生动”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与应用,以期为当代建筑设计与传统美学的融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钰延 《城市建筑》2023,(13):161-164
意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而逐渐凝结成的艺术境界,中国当代建筑应在做到以人为本的同时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媒介,满足当代人的精神审美追求。文章从意境的内涵及其与建筑的关系入手,通过理论整理和案例分析说明当代中国建筑师如何逐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观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研究为证明意境这一美学概念在未来中国的建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意图让更多的设计师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能更好地表达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5.
试谈建筑创作的美学主题王孝雄,刘学军建筑创作中对美学主题的追求是建筑创作自导系统的一种整体性的反映。“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歌德),作艺术天地中特殊形式存在的建筑艺术其整体美可以从建筑创作所要表达的美学主题上得到系统的体现。建筑创作的美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审美对象、审美价值和审美主体等美学概念的阐释,提出秩序是最易感悟和最具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对比现、当代绘画艺术风格的嬗变,阐明了当代建筑基于深层秩序的美学追求,是审美层次循环递进的必然规律,并提出当代建筑美学的后续发展,是新一轮简单秩序(美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审视点上,对中国的建筑创作进行反思,就会发现对建筑创作上的美学追求这一问题问津者寥寥。而本文认为这是关系到建筑创作现状及未来的重要问题。 建筑的美学内容呈多层次的创造结构:(1)形式追随功能;(2)形式要素本身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筑美学视点,从融会古今中外的文化内涵、表达时代意蕴的形象喻义和激发情感共鸣的审美联想三个方面分析莫伯治在新表现主义创作探索中的美学思想,总结其理论研究的深度、美学追求的高度与实践拓展的广度。莫伯治对建筑美学的不懈追求以及文化表现的勇于探索,都将对当代岭南建筑学派的创作与研究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锋人物,对建筑空间与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设计创见。本文试图从非线性视角探寻其创作原点的由来,进而对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进行深入解读。首先,阐述非线性科学对传统思维模式的颠覆;其次,以传统美学要素"秩序"为切入点,探讨藤本基于深层秩序美学追求的"关系性"建筑观;最后,结合案例从功能、空间、秩序、场所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其"弱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与表达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0.
动态建筑泛指当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文化的影响下一类追求动态空间和形式趋向的建筑,它推崇多元差异的价值观,建筑创作手法也是灵活多变,对我们的建筑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是当今世界公认擅长运用技术的建筑大师,他鲜明的刨作理念、深邃的刨作思维、众多别具持色的建筑作品在当代西方建筑界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到建筑及其环境的创作当中,是伦佐-皮亚诺建筑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探索的重要主题。他用技术表达深邃思想的建筑创作历程为解决当今技术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是当今世界公认擅长运用技术的建筑大师,他鲜明的创作理念、深邃的创作思维、众多别具特色的建筑作品在当代西方建筑界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到建筑及其环境的创作当中,是伦佐·皮亚诺建筑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探索的重要主题。他用技术表达深邃思想的建筑创作历程为解决当今技术时代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鄂尔多斯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共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所提出的精神与审美方面的需求。因此,对于建筑所表现的视觉性美学特征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重,所以我们应从建筑的精神层面认识并创造当代建筑特色。因此,文章以视觉性美学的角度出发,以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的建筑创作实践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美学特点,探讨视觉性美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巍 《山西建筑》2007,33(16):42-43
科学地分析了国外建筑的各种流派及其美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并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适用性、当代建筑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对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创作之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蔡洪彬  李桂文 《建筑》2009,(9):63-65
建筑美是一种多向度的美,一个时代的技术条件、社会特征和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地域、文化、材料等都会在建筑及美的空间形象中反映出来。伴随着时代的更替和人们生活习惯及审美爱好的变化,建筑美学观在当代出现了“标志性”、“乡土化”和“环境观”三种趋向。  相似文献   

16.
厘清当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对开拓室内设计发展道路有着基础性意义,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丰富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技术手段和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随着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需求的特殊,人们对于建筑室内设计中运用的色彩、感美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的应用研究》一书以当代建筑室内设计的色彩美、质感美与技术美为切入点,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对当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进行探析,可为我国室内设计中美学应用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17.
蔡明珂 《建筑技艺》2022,(S1):238-241
“美”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从古罗马维特鲁威时期到现代建筑时期,不同时代的建筑美学却并不相同。本文通过简述维特鲁威时期提倡的人体美学思想到现代建筑时期推崇的机器美学思想,再结合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提出美并没有恒定的标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最后,结合时下的建筑热点话题对未来建筑的美学发展做出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纯化”+“表现”——对“不完全形”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世界建筑多元化时期的建筑创作实例中,引入现代美学及视觉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寻求“多元化”时期建筑的审美概念——“不完全形”作为突破口,对多元化建筑的共性与内涵——“纯化”与“表现”等两个重要概念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当代美学思潮的多元化及几个主要倾向,立足于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的社会与文化环境,评价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整体表象。在历史大关系的背景下,具体分析当代中国建筑理论与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先觉 《华中建筑》1993,11(1):15-20,25
近年来,建筑美学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之一。建筑美学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审美观也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制约着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流派。建筑美学理论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建筑的审美与评价;建筑艺术语言的表达与抽象;当代建筑审美的多元化倾向;当代建筑美学的群众参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