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锰钢在矿山机械中用得很多。由于它是在奥氏体组织状态下使用,故又称奥氏体锰钢。我厂为了提高它的质量,近年曾作了些试验研究,现分述如下。一、试验工作和数据 1.化学分析为了便于此较,共取三种钢样:国外某厂出品(以下称试样1);本厂1957年出品(试样2);本厂1959年出品(试样3)。先用紫外线光谱进行定性分析,得知钢中所含元素有:鉄、锰、镍、铬、铝、铅、镁、铜。再对三种钢样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上述元素中含量极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我们在使用DHL—6电弧炉、QCS—A碳硫分析仪测定钢铁中碳硫含量时,对各种分析条件做了探讨性研究,四年多时间内,在几个实验室对生铁、合金钢、普碳钢,由三台仪器分别做了二万多个试样,都得到了较好的化验结果。我们在工作中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氧气流量;二、试样的几何形状、重量与引弧极距和引弧时间;三、助熔剂用量;四、非水滴定液与硫吸收液的浓度。以下我们从各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碳、硫是钢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之一,本文采用高频红外分析法.对钢中碳、硫含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高频红外分析法不仅分析精度高:碳RSD〈1.0%、硫RSD〈1.5%,而且分析方法简便、快捷,是分析各种钢铁材料中碳、硫元素最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碳是钢铁中的主要元素,它对钢铁的性能起决定作用,因此准确地测定钢铁中碳含量非常重要。目前关于钢铁中碳的测定方法较多,本文介绍应用高频感应炉—非水滴定法测定钢中的碳。该法快速、灵敏、准确。1试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LGP-CS高频感应炉锡粒:粒度0.4...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镁金属对于铸铁结晶之影响,曾使用了多种的试样来研究其金属组织。这些试样是:120公厘直径者,100×100×35公厘者,30公厘直径之冷激试棒经过共晶退火处理者,以及1、8、 12、20公厘直径注入金属模中之试样,在铸铁中加入0.4%的镁和矽铁作为加制剂。砂型中和冷激模中之试样铸品,均用同一25至30公斤之水包存以碳3.0%,矽1.98%、锰0.72%、磷0.058%、硫0.053%成份之铁水浇注之。上述试验中证明,未经加制的铸铁中之石墨是成一般灰铁中的片状石墨存在;而用镁加制后之铸铁中,石墨是成球状存在。如果以镁和矽铁来加制,则铸铁之结构和球状石墨之形状如所示。镁有促进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化检测,对铆螺钢在冷镦时出现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铆螺钢冷镦中出现的开裂为塑性开裂;原料在冶炼过程中,中间包内衬出现塌落,使钢中存在较多含有氧、锰、铁、镁、铝、硫和钙等元素的层皮状夹杂物,它不同于钢中的正常夹杂物,是造成铆螺钢镦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碳、硅、锰、硫、磷五种元素的含量对铸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许多工厂配料时,一般只考虑一、两种元素如碳、硅或碳、锰,随后再加锰铁和硅铁调整,至于对硫、磷元素往往不予验算。由于补加的锰铁或硅铁较生铁为贵,它们在炉内损耗又较大,实际化入铁水中的量很难精确核计;加入硅铁后,又会使碳含量发生变化;如果配出的硫、磷超过限量,就采用脱硫、去磷的措施来补救;目前厂里遇到磷高时,一般不作处理。因此现用的配料方法不仅使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浙江大学研究的强韧白口铸铁和双高碳相抗磨铸铁两种材料,探讨在珠光体基体和下贝氏体基体中同时存在游离渗碳体与石墨的条件下,游离渗碳体的数量、分布形态及石墨对抗磨性能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的冶金条件。一、试样制备试样的熔炼是在坩锅容量为15kg的kzD-100/1型中频感应炉中进行。以废螺钉及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模架钢加工与使用性能的需求,采用加入易切削元素硫,并适当添加锰、钙的成分设计思路,在优化冶炼、连铸、轧制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板坯连铸硫系Y55钢板,并分析了它的硬度、组织、夹杂物与加工性能。结果表明:Y55钢板的硬度范围在180~200 HB之间,其显微组织为珠光体和网状铁素体,夹杂物是以硫化锰为主的复合夹杂物;与S50C钢板相比,Y55钢板的加工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含硫易切削钢的力学性能,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含硫易切削钢,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拉伸试验机等手段,分析了该钢的成分偏析、显微组织、硫化物及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钢中碳、硫、锰等元素在铸坯中特别是柱状晶区发生正偏析,其轧态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钢中硫化物主要是MnS,铸态下呈球形,轧制后发生塑性变形,被拉长或破碎,呈长条均匀分布在基体中;其力学性能比SAE 1118钢有很大提高,抗拉强度达到590 MPa,硬度为160~176 HB,能够满足汽车发动机螺杆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盐浴炉对硅-锰系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进行了Q&P工艺处理,研究了分配时间对热处理后试验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以两种形态分布在不同位置,一种是以薄膜状分布在马氏体板条间,另一种是以块状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在300℃的分配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保温能取得较好的强塑积,随着分配时间的延长,试验Q&P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均不断增加,分配时间为1 200 s时所得试验钢的强塑积最高,可达37 30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钢的宏观缺陷检查也叫低倍缺陷检查,通常是借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来观察和判断缺陷的性质。酸洗硫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检验方法,它是直接对零件进行试验,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大面积上清晰地显示钢铁材料的各种缺陷,为判断钢的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一、酸洗硫印用于重要零部件的质量检查机械制造业所生产的动力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机械中的大型锻件与重要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接近完工状态有许多部位要进行酸洗硫印检  相似文献   

13.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碳”对鑄鉄性能的影响,现在再来談談“硅”“錳”“磷”“硫”对鑄鉄性能的影响。四、硅是游离碳的亲家,錳是游离碳的寃家我們知道,鑄鉄中的渗碳体在鉄水冷凝过程中和鑄件退火加热保溫的过程中,都有分解成游离碳的傾向,这样就会改变鑄鉄的机械性能。那么其他元素对滲碳体的分解过程起着什么作用呢?是帮助和促进它的分解呢,还是  相似文献   

14.
许多石油机械的配件都是用40钢制造的。目前由于我国镍铬资源的不足,40钢供应困难,所以试制一种新的钢种——中碳锰钼钢来代替。根据我们使用的经验,这种钢(成分是碳0.40%,锰1.40%,钼0.15%)产生白点的可能性并不比铬钢小,在1200℃锻打后放在空气里冷却,往往发现有Ⅰ级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试样的称量、促进剂、助熔剂、积分时间和比较水准等条件进行比较,并选择了通用的折衷条件,用于锰系铁台金中碳硫的同时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 向气体炉中送入离解的氨气或采用以三乙醇胺为基加有活性含氮添加剂的渗碳剂时,液体碳氰化合物热解产物中的低温气体碳氮共渗是最为有效的。低温气体碳氮共渗方法的优点是不仅仅能提高扩散层的形成速度,而且还能大大减小脆性的碳氮化物和氮化物的∑和γ〃相的表面区域深度。以工业生产的钢所制的刀具和试样在25和60型井式炉中于560℃温度下进行碳氮共渗,历时4~6小时。按照标准规范进行了预先淬火和回火。对于每一种牌号钢的每一炉号钢都确定了其淬火温度。  相似文献   

17.
德国ELTRA碳硫分析仪CS500适用于检测粉末、片状、车屑样等各种材料,如煤炭、油品、钢、水泥、土壤、橡胶。在燃烧过程中,样品中的碳和硫释放生成SO2和CO2。试样通常的燃烧温度在1250℃到1400℃之间。燃烧生成的SO2和CO2在检测池中以红外吸收的原理进行检测。在仪器使用中会遇到很多故障,如分析延时、炉子失控、分析通信中断、载气流量降低和红外池电压超出范围等,需要通过掌握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逐步检查并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能谱分析及冲击断口形貌观察等方法,分析了X80M钢热轧板卷冲击性能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冲击性能不合格是因为板卷中存在严重的带状组织,该组织是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脆性组织,存在明显的锰、硅元素偏析,它是冲击时的起裂源;带状组织中存在较多铌和钛的碳氮化物夹杂物,夹杂物呈方形,最大尺寸达到13μm,进一步降低了冲击韧性;解决或减轻带状组织的最有效手段是在板卷生产时减少或消除铸坯中的枝晶偏析程度。  相似文献   

19.
硫氮碳共渗是向钢铁零件表面同时渗入硫、氮、碳三种元素的化学热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的温度是570~580℃。 硫氮碳共渗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工艺。早期应用的硫氮碳共渗盐浴含有大量的氰根(CN~-),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发展了所谓“无污染硫氰共渗工艺”,将盐浴含氰量降至0.5%~0.8%,且它的废  相似文献   

20.
在铸铁里,一般还含有碳、硅、锰、磷、硫等元素。为了改进铸铁的性能,还可以加入铬、铜、铝、镍、钒等金属元素来制成合金铸铁。现在把这几种元素对于铸铁性质的影响简单的介绍一下。(一)碳碳在铸铁里存在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石墨状态;一种是与铁化合而成碳化铁(Fe_3C)。前一种碳叫自由炭,后一种叫化合碳。普通铸铁里石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