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濮53块油藏中,总结出3种储层平面模型(叠加河道型、孤立河道型和席状砂型)和4种剖面模型(叠置河道型、孤立河道型、席状砂型、复合型),针对不同的模型进行了油藏注水开发的概念模拟,总结了不同模型的开发动态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特征,为油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认清窄河道油藏注水开发动态波及的过程,探究平面渗透率级差和注水速度对窄河道油藏采收率的影响,依据BZ油田窄河道油藏的地质特征和井网模式,利用相似准则设计并制作了窄河道大型平面物理模型,采用电阻率测试技术对二维模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量研究了窄河道油藏由于平面的非均质性出现的注采不均衡。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注入水沿河道中部高渗带突进越明显,窄河道油藏的波及范围越小,井组整体的采出程度/采收率越低;提高注水速度可以增加河道边部低渗带的波及程度,从而提高窄河道油藏的采出程度/采收率。  相似文献   

3.
由于油藏开发处于中期阶段,地层能量严重衰竭,为了达到更好的注水效果,利用录井、测井和取心等资料,以三叠系阿四段水下分流河道内部结构的研究为基本出发点,识别和划分有效夹层,进而对夹层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阿四段河道砂体岩性为一套浅灰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砂体内部由前积体和前积层构成,叠加样式为前积层的垂向、侧向加积型和进积型的复合式叠加,前积体的进积型叠加;夹层的分布与河道的形态及所处的位置相关,不同类型的夹层因发育形态和位置不同,分布具有规律性;有效夹层在纵向上发育1–2套,平面上呈不规则长片状分布,向边部减薄,空间上夹层产状近水平展布。研究结果客观地反映了水下分流河道砂内部的三维结构特征,为油藏的注水开发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多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确定性建模方法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尺度悬殊且分布随机,定量表征孔、洞、缝的三维空间分布十分困难,同时该类型油藏储集空间的分布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忽略这些不确定性、采用偏离实际的地质模型,会导致开发效果不理想或选择不合适的开发方式。为了降低开发风险,建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不确定性的分析。以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提出了多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不确定性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了储层有效孔隙度下限、大型溶洞与溶蚀孔洞孔隙度界限、表征裂缝的属性体界限3个主要的不确定性地质参数;其次,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点,按照储集体类型和尺度划分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大尺度裂缝、小尺度裂缝4种储层类型;在整合多类数据和分析缝洞分布规律基础上,采用成因控制建模方法,考虑3个主要的不确定性地质参数影响,分别建立4种储层类型的不同分布可能性的多个储集体离散模型,并将4类储集体离散模型按不同优先次序的多种同位条件赋值算法融合成多个等概率多尺度缝洞储集体三维离散分布模型;最后,通过动、静态多信息结合方法对多个离散分布模型进行优选,形成乐观、较可能、悲观3个离散分布模型,综合反映了建模研究的不确定性以指导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5.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为特低渗透、低孔隙度、微裂缝发育的巨厚砾岩油藏。256井断裂上盘油藏开发过程中暴露出:裂缝水窜与油井低压、低能同时存在,油井见效率低,采油速度低,开发效果平面差异大等问题。以Petrel软件为工具,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岩心、地震、测井、钻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相互约束建立256井断裂上盘三维有效厚度、256井断裂体系、孔隙度、渗透率、裂缝分布模型。结合注水开发生产实际,分析相变及储层砂体的连通性是影响注水效果最重要的地质因素。对注采不对应P2w32、P2w33小层对应补孔,以提高小层对应程度,进而提高油井见效程度。补孔4口油井平均井增产油量1409t。  相似文献   

6.
油田在经过长时期的注水开发以后,储层中的各项参数会发生明显变化,研究参数变化对实现油田的增产以及挖潜措施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注水前的地形资料为基础,研究注水后胶结物对储层孔隙度结构的影响以及水冲刷作用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的影响,分析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提出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以及后期重点开采地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砂体的特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细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葡北油田葡I油组窄、薄砂体特高含水期注水开发油藏为例,提出了基于单砂体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单元以及相对应的挖潜技术对策。所指单砂体是地质上具有成因联系、开发上相对独立的砂体单元,既是地质上的成因单元,也是与剩余油分布有关的渗流单元,既反映了砂体的沉积成因,也决定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和注水开发特征。单砂体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多期河道叠加型、分支河道型、单一河道型和席状砂型4个大类;结合注水开发特点,每种类型具有高注高采、高注低采、低注低采和低注高采4种注采方式。剩余油潜力评价的结果表明:多期河道叠加型单砂体潜力最大,剩余油主要为注水下窜型、顶部型、段塞式和欠注型4种类型,可以分别采用厚注薄采、油水井调剖堵水、井网调整和加密井网等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其次是席状砂型单砂体,剩余油表现为“蜂窝状”,建议利用注水井调剖和油层压裂来优化注水效果,进行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胡状集油田注水开发前后分析化验资料的对比,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岩作用试验模拟基础上,结合开发生产实际情况。探讨了其注水开发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岩石密度、沉积物粒度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认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范围有所改变。造成了储层平均渗透率的升高。储层物性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温西三块三间房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集砂体在注水开发中砂体结构、赋存状态及剩余油分布复杂特点,提出利用单渗砂层优势微相带概念评价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通过目的层段单渗砂层能量厚度及其岩性、物性和自然电位减小系数、自然伽马减小系数、声波时差、密度、中子孔隙度、深侧向、深感应电阻率建立精细评价有利沉积微相的单渗砂层能量厚度标准,准确提取单渗砂层优势微相带沉积能量及其测井参数信息,有效地展示出目的层段单渗砂层能量厚度垂向演化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微相平面展布规模和范围,并列举出注水开发中主体微相河道正向叠置韵律层中的层间差异层和非主体微相席状砂层受河道高渗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分布层段,为准确预测和筛选不同类型已动用油层及未动用(或基本未动用)油层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注水开发对储层物性及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注水开发前后所钻井的分析化验资料及物性资料的对比分析,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水岩作用的实验模拟基础上,结合开发生产实际情况、从储层物性、储层砂岩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两个方面探讨了注水前后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岩石密度及沉积物粒度的变化情况。认为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受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储层孔隙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分布范围也有所改变,造成了储层平均渗透率的升高,储层物性发生  相似文献   

11.
控水压裂技术在温米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芬敏 《钻采工艺》2011,34(5):77-79
吐哈温米油田属于低孔、 低压、 低渗油藏, 经过多年高速开采, 部分区块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 层内、层间和井间矛盾突出, 平面上油井距水驱前缘距离减少, 纵向上水淹层与油层交错存在, 裂缝前端容易沟通注水前缘, 导致压后高含水增液不增油, 另一方面缝高失控压窜上下水层或层内底水, 导致压后高含水, 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果。文章从控水压裂机理入手, 开展了控水压裂工艺技术对策研究, 形成了低排量、 多段塞、 相渗改变技术、 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等配套技术, 在现场成功应用9井次, 有效率8 8  9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2.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以双河区块Ⅵ油组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日益加重,油层非均质严重,水淹不均衡,通过对注水井合理配注,改变液流方向,在油层中造成新的压力场,使注入水进入波及较差地区和井网未控制地区,从而使动用较低的相对富集的剩余油推向井底而被采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中动静结合,既考虑储层本身物性差异,又考虑长期注水开发带来的平面和层间矛盾,以数模为手段,通过层间渗透率和注水强度的改变来确定垂向合理配注;然后以油井为中心,根据注采平衡,确定平面配注;综合垂向配注和平面配注,最终确定注水井在每个层上的合理注水量。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大同云岗组砂质辫状河以砂质沉积物为主,发育河道、心滩、边滩3种典型岩相组合,储集性能好,通常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泥质隔夹层.通过对山西大同体罗系砂质辫状河典型露头的实测和分析,总结出砂质辫状河沉积中4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泥岩,分别为泥塞、水道底部滞留泥、侧积披覆泥和洪泛泥.以单期水道为基本单元,建立了基于成因类型的砂质辫状河泥岩分布模式,限定了各成因类型泥岩的展布范围,泥塞、水道底部滞留泥和侧积披覆泥的分布受控于单期水道,洪泛泥的分布受控于活动水道,为有效预测砂质辫状河储层中泥岩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规律及规模提供了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该文应用二连盆地蒙古林砾岩油藏的动、静态资料,对砾岩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作了精细描述。蒙古林砾岩储层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条件和成岩作用不仅控制了储层的宏观展布、层内韵律、隔夹层分布和孔、渗的变化,而且使得砾岩储层具有明显的分区性,西北区表现为块状结构,向东南区逐渐变为层状结构。同时结合砾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采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剩余油分布受沉积微相、构造条件、注采方式和增产措施等因素的控制。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主要集中于局部构造相对高部位,块状结构区的锥间带,以及层状结构区两口注水井间油层的上部;水下河道微相的储层以中到低渗为主,水驱效率不高,仍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   相似文献   

15.
长江百里洲段洲滩沉积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实验表明,长江中游松滋口三角滩以燕尾式和先主流后分流自平衡调整式两种方式加积,洪水期是三角滩生长发育期,具有洪水生根、中水细化、枯水暴露的特点。水流轴线的大水趋中、小水坐弯则是芦家河浅滩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洪水期表现为四岸大边滩、中枯水期表现为大心滩;凤凰滩和江口洲受河湾形态及河道边界条件控制,洪水期凤凰滩以加积为主,江口洲以冲刷为主,前者发展增大,后者削减缩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对于储层产能的正确评价,已显得日趋重要。储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是确定储层产能的重要内容。通过对Y油田分析发现,泥质分布形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又决定了储层的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而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又可以通过与有效孔隙度拟合得到其计算模型。因此,算准有效孔隙度变成问题的关键。通过建立以泥质分布形式为基础的地层体积模型,并建立相应的线性方程组,可以有效地计算出三种形式分布的泥质含量和有效孔隙度,从而为勘探开发领域中更准确地计算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以及进行储层产能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于油井中的混合流体来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混合流体的流动状态与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油、气、水的相对比例和分布状况。目前中国油田大多数处于高含水阶段,生产测井井段的流动几乎90%都是泡状流动,其形状可分为圆球状和椭球状。发现多数情况下油、气是呈圆球状泡体向上运动的,仅在趋近于过渡带时才出现椭球状泡体。为此推导了油、气泡分别呈圊球状和椭球状泡状流动时油、气电导率与持水率的关系式,发现混合流体电导率值相差很小。认为不同持水率的电导率变化范围很大.而且生产井中的水包括原生地层水和注入水,其结果必然造成生产井中地层水的电导率大幅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下克拉玛依组发育典型的干旱冲积扇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窜流通道,并控制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从冲积扇储层构型解剖入手,综合应用测井、岩心、现代沉积等资料建立了冲积扇储层构型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动、静态数据分析研究区窜流通道的类型和分布样式,冲积扇储层内部发育有别于其他碎屑岩储层的窜流通道类型,根据窜流通道的物性特征可分为大孔高渗通道和相对低渗通道2类。不同沉积相带内部发育不同成因的窜流通道:扇根内带为流沟系统,扇根外带为片流朵体骨架,扇中为高能水道。不同类型窜流通道的分布样式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特征的控制作用差异明显。流沟分布于单期槽流砾石体的上部,流沟之间相互交叉汇合形成"树状"组合,剩余油分布于槽流砾石体未被流沟切割的部位;片流朵体骨架在片流带内孔、渗性能最好,在三维空间内呈"发束状"发散,剩余油分布于单一片流朵体侧缘和上部;扇中高能水道为高孔、高渗的宽带状储集体,单一水道切割叠置频繁,剩余油富集在物性较差、规模较小的低能水道内;扇缘储层构型样式单一,径流水道规模小且多孤立分布,剩余油主要受控于开发井网与措施的完善程度。  相似文献   

19.
开发后期储层孔喉半径变化规律研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沉积相带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不同,水驱油藏随着注水对储层不断的冲刷改造,储层物性好的沉积相带受注入水改造作用更加明显,导致注水井层间差异逐渐加大。针对开发后期日益加剧的层间矛盾,封堵大孔道强吸水层,启动弱、未动用层,成为开发后期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实现层间产量接替的必然选择。由于对强吸水层的大孔道缺乏定量认识,影响了调驱的效果。文中通过油藏渗流规律研究,提出利用注采井组之间的调配见效时间来计算开发后期强吸水储层的孔喉半径,并提供了高渗透条带突进流量的计算方法,对封堵强吸水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二连盆地阿尔善油田为砂砾岩中孔低渗油田 ,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薄、非均质性严重、物性差、地层水矿化度低 ,加之油层与弱、中、强各级水淹层共存 ,高压层与低压层交错分布 ,致使水淹层的识别与水淹等级的划分较为困难 ,定量解释难度更大。在分析水淹前后储层物性、含油性、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压力等储层性质变化的基础上 ,将水淹层划分为 6种类型 ,即低压弱水淹、低压中水淹、低压强水淹和高压弱水淹、高压中水淹、高压强水淹 ,并分别给出了识别方法和典型实例 ,适合于地质分析和开发生产。提出了一种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平均绝对误差为 6 .0 9(% ) ,可有效地用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