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石油天然气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源于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特别是由于消耗能源资源所排放出的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安全供应和安全使用也就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和石油天然气安全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 ,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国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意义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两大重要问题,对我国来说,能源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会外交战略。而生物质资源因为具有可再生,分布地域广,储量丰富,利用时可实现CO2零排放,排放大气污染物少等优点,而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状况的基础上,从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等角度出发,对未来我国能源政策提出了建议,即:加强能源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经济效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发挥西部能源资源优势,建立健全能源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矿区资源环境状况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很多矿区已经出现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现象,生存空间不断减少、恶化,甚至出现了生态难民。威胁着矿区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在分析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存在的严峻问题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构建我国矿区资源环境安全体系的思想,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可为实施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文中论述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定义,并阐述了其内涵、特点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应采用的技术支撑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正能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表现出对能源的强劲需求,但是对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实现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变革,提高煤炭的开发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对资源、生态、环境等的破坏,从而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东华 《中国煤炭》2005,31(1):23-24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当前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煤炭工业,提出了行业地位、安全生产、价值体现、资源消费、洁净利用和产业模式观。  相似文献   

7.
在界定陕北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础上,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体制、政策、机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揭示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健全生态与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构建相关财税政策和环境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合理配置、科学开采和利用能矿资源等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坚持开源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大力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对于浙江省这样能源资源十分匮乏的经济大省而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能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尽管煤炭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但短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负外部性,市场容易失灵。由于煤炭的成本不完全,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发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煤炭的完全成本应包括资源成本、生产流通成本、生态补偿成本、环境成本、代际补偿成本、安全健康成本和退出转型成本七种成本。煤炭的完全成本定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完全成本公式的提出为煤炭价格合理性的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凌申 《资源与产业》2010,12(5):117-121
如何实现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难题。江苏省是我国的耗能大省,非可再生能源资源紧缺。江苏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资源,建设江苏沿海新能源基地,对江苏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江苏沿海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驱动因素,分析了江苏沿海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潜力,提出了江苏沿海生物质能源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阴畅 《煤矿机械》2012,33(2):261-263
介绍了矿用设备关键元件聚氨酯密封件质量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等生产工序,分析了各生产工序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点,指出了各生产工序的注意事项,为提高聚氨酯密封件性能检测、储存、包装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