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介绍了三相脉冲电导法测混合流体含率的基本原理和研制的测试仪表构成,并根据空气和水及油和水两相流动状态下的测试结果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做出了评价。该方法能较精确地测得气水两相流的空隙率,但对油水两相流含油率的测量结果尚不令人满意,需进一步做工作。  相似文献   

2.
非集流油水两相含率超声波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油水两相流含率测量新方法--超声波散射法.该方法利用超声波散射效应测量流体中的离散相含率,通过非集流方式,在基本不改变流体流动状态的情况下实现油水两相含油率的测量.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油水两相条件下,可以实现较高分辨率的油相测量,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1 m3/d.  相似文献   

3.
由于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在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条件下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随着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因此有必要研究氧活化测井解释校正方法.根据放射性衰减规律以及物质对伽马射线的吸收规律,分析了理想测量条件下井内介质含水率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利用函数回归方法对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条件下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的解释结果进行了校正,并给出了与含水率相关的解释结果校正公式.当井内为油水两相流体时,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氧活化测井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大多数油田进入采油后期,原油含水率显著提高,对含水率的测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原油含水率的实时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油水两相螺旋流状态下射频法测量含水率的新方法。首先将油水两相来流通过旋流器调整成螺旋流状态,然后测量螺旋流状态下管内同心布置的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最后通过建立含水率与射频信号之间的关系模型及两相流速度滑移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含水率的测量结果。该方法能够消除油水两相流型分布不均匀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扩宽了含水率的测量范围。通过室内实验的方法对测量模型进行了静态标定、动态验证和优化调整。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油水两相混合流速为0.60~1.20 m/s,体积含水率高于43.81%时,利用该方法测量含水率误差在6.29%以内。  相似文献   

5.
低温黏度是齿轮油、液力传动液、液压油等润滑剂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其黏度值的大小反映了油品在低温下使用性能的好坏,即油品在低温下是否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润滑性。润滑剂低温黏度采用GB/T 11145—1989《车用流体润滑剂低温黏度测定法(勃罗克费尔特黏度计法)》进行测试。该方法分为A法(空气冷浴法)及B法(半导体冷浴法)2部分。  相似文献   

6.
针对影响相渗参数的两大主控因素——流体性质及岩心物性,根据实验数据深入分析在相同油水黏度比值下束缚水饱和度随着岩心物性改变的变化规律。将渤海油田相渗实验所用岩心划分为稀油中高渗固结、稀油低渗/特低渗固结、稀油疏松、稠油疏松四大类,并建立各类岩心束缚水饱和度预判图版,以指导后续相渗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并在已知常规孔渗数据的条件下,根据不同油水黏度比值的图版预判束缚水饱和度的合理值范围。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渤海油田。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电学及光学基础的测量设备逐渐被学者们用于定量描述油水两相流动规律的研究中。通过简述国内外关于油水两相管流实验中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原理,总结电导探针、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光学测量设备及伽玛相分率仪在油水两相管流动中的应用进展,并在其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根据管流油水流动研究现状,提出油水两相管流研究应从两相流场信息测量及油水界面捕捉入手,通过实验确定影响油水两相相间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建立新的流型转化机理,明确局部及完全分散对有效黏度变化的影响趋势,并结合现有两相流动规律,改进及完善了现有压降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8.
流动流体黏度的声发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声发射(AE)测量技术,结合小波分析和 R/S 分析,获得了代表流体撞击壁面运动的特征信号频段(d1~d12频段)。根据声波特征信号频段能量随流体黏度的规律性变化,以流体撞击壁面产生信号特征区域的声能量值为特征参数,建立了流体黏度的预测模型。以搅拌釜中水-蔗糖体系为例,在搅拌转速1.67 r/s 条件下,由预测模型得到的检测结果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为0.970,平均相对偏差(ARD)为11.863%, 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为1.228,表明预测模型对于流体黏度的检测具有较高准确性。由此获得了一种快速、准确和非侵入式的流体黏度检测技术,有利于工业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测量和评价水平井油水产出剖面,将水平井油水两相流动态测量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建立了水平井油水两相分层流分相流量测量方法。实验中将微涡轮和微电容组合测井仪置于井筒截面不同高度处同步测量局部流体速度和持水率,研究了油水两相分层流水平井中不同总流量和含水率情况下5个测量点处涡轮及电容传感器的响应特性。采用持水率插值成像算法确定局部流体性质和油水分界面高度,将局部流体速度的涡轮测量值与数值模拟计算值相结合建立了过流截面速度场分布最优化计算模型,进而实现了水平井油水两相分层流分相流量的测量。5个测量点处流体速度的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计算的总流量和含水率与实验设定值也基本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图15表1参14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井分层监测与开采过程中的井下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流量测量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卡门涡街原理的采油井井下涡街流量计。搭建了地面测试系统对其工作性能进行试验,首先利用清水介质对流量计进行标定,然后探究流量计在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中的测量精度。试验研究发现,涡街流量计在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中的流量测量值略低于实际流量;在相同流量下,降低两相介质的含水率会导致涡街流量计的旋涡脱落频率降低;此外,大流量工作状态下,环境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被减弱。与采油井井下流量的测试需求相对照,研制的涡街流量计能够在清水标定、不需额外修正的情况下,完成采油井井下充分混合的油水两相介质的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11.
高含水油-水混合液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而是原油将其中一部分水乳化,形成了油包水(W/O)乳状液液滴和游离水的掺混体系.传统的乳状液黏度模型并不适用于这种非稳定乳化的油-水混合体系.采用搅拌测黏法测定并研究了搅拌转速、含水率及温度对油-水混合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混合液的表观黏度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大、含水...  相似文献   

12.
以委内瑞拉超稠油降黏体系静态稳定性为研究目标,采用不同类型降黏剂制备了委内瑞拉超稠油水包油(O/W)降黏体系。以超稠油O/W降黏体系的表观黏度为主要评价手段,考察了降黏剂的类型及用量、油与水体积比(简称油水比)、温度及搅拌转速对超稠油O/W降黏体系静态稳定性的影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制活性大分子涂层降黏剂得到的委内瑞拉超稠油O/W降黏体系的静态稳定性更为优越,在涂层降黏剂用量0.15%(w)、油水比10:3、温度25℃和搅拌转速1 500 r/min的条件下,得到的超稠油O/W降黏体系在静置60 d后表观黏度仍小于1 000 MPa.s,具有很好的静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油基钻井液漏斗黏度与表观黏度之间存在的联系,从马氏漏斗黏度计的结构出发,在水基钻井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油基钻井液在马氏漏斗黏度计中的流动规律,研究了利用油基钻井液马氏漏斗黏度预测表观黏度的可行性,推导了流体漏斗黏度计算公式,建立了油基钻井液马氏漏斗黏度与表观黏度函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分别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室内和现场计算的表观黏度与实测表观黏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6.8%和8.2%,均在合理范围内;现场试验中,油水比从70:30增大到91:9,预测结果没有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马氏漏斗黏度的表观黏度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估测油基钻井液的表观黏度,钻井现场可以利用油基钻井液的马氏漏斗黏度估算其表观黏度,这为现场预测油基钻井液的表观黏度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双螺杆多相泵输送气液混合流体时的转矩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磊 《石油机械》2001,29(7):8-10
以空气及不同粘度的水和油为多相介质 ,在自建的试验装置上 ,做了双螺杆多相泵输送气液混合流体时转矩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泵启动后 ,双螺杆多相泵转矩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大 ;额定转速下 ,转矩随进、出口压差的增大而增大 ;进、出口压差相同时 ,流体粘度增大转矩略有增大 ;在低进、出口压差条件下 ,含气率对转矩影响不大 ,在高进、出口压差条件下 ,含气率增大则转矩增大 ;气液混合流体的非均质特性可引起双螺杆多相泵的转矩脉动 ,最大瞬间转矩几乎可达转矩平均值的 2倍  相似文献   

1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nhanced fluid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 three-stage double-stirring extraction tank was conducted with the coupling of an Eulerian multiphase flow model and a Morsi-Alexander interphase drag forc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a stirring device into the settler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volume fraction of out-of-phase impurity in the outlet, and accelerate the settling separation of oil-water mixture. Such addition can also effectively break down the oil-water-wrapped liquid droplets coming from the mixer, inhibit reflux from the outlet, and improve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The addition of a stirring device induces ignorable power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that by the mixer, and can thus facilitate the commercialized promotion of this novel equipment.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绥中36-1稠油油田油水乳状液或混合液黏度测定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油水乳状液制备条件的不同可能会给黏度测定结果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黏度对海底管道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油水流速对流动状态的影响,水平管线中随流速增加出现了6种流动状态;油井井筒中随流速提高到临界流速后出现了油水或水连续相流动,试验得出提高油水混合流体流速也可实现降粘开采输送,并将理论应用于地面油水输送管线及油井举升中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参数预测分析是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性能调整、水力参数计算的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黏度计读值预测的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分析方法。首先,开展了高温高压流变实验,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旋转黏度计读值随温度、压力的变化规律。然后,引入比例因子将各转速测量读值归一化,运用数值方法分别分析了恒压变温、恒温变压情况下比例因子与温度、压力的变化关系,先建立了高温高压下比例因子预测模型,随后建立了通用的高温高压黏度计读值预测模型,同时给出了高温高压流变模型优选与流变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多组实验数据计算对比,运用该方法计算所得黏度计读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进而运用该方法分析了一组实测钻井液在井筒内的流变参数变化情况,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再局限于常规流变参数(塑性黏度、表观黏度等)预测,其可以扩展到所有流变模型的高温高压流变参数预测中。   相似文献   

19.
张先勇  冯进 《石油机械》2012,40(10):38-42,53
提高涡轮钻具的力学性能一直是涡轮钻具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此,以178 mm高速涡轮钻具为原型,在台架试验的基础上,利用CFD方法,研究了不同介质密度、不同介质黏度对涡轮钻具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密度的增加,高速涡轮钻具的压降、工作转速对应的扭矩及输出功率均会增大,介质黏度的改变对高速涡轮钻具的扭矩和输出功率基本无影响。在进行涡轮钻具设计时,应该考虑其对流体介质物理性质变化的适应能力,合理设计工作转速范围。现场使用涡轮钻具,当钻井液密度、黏度发生改变时,应注意调整泵压、钻压以保证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low viscosity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F) with enhanced friction dur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new step type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Recent high fuel prices encourage increased efficiency in the driveline, including the transmission. Reduction in fluid viscosity and wider use of slip control in torque con-verter clutches are two ways to practically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Increased torque and more shifting is seen with a variety of new transmission hardware platforms, such as wet starting clutches, dual clutches and seven - or eight - speed ATs.This suggests the need for enhanced levels of friction durability from the ATF. The new challenge from this hardware for the ATF formulator lies in the need to simultaneously meet the wear, friction durability and torque capacity requirements at low viscosity in a cost- effective manner. This report introduced a new low viscosity fluid that represents a different commercial ATF formulation style. The new chemistry employs a low viscosity for increased fuel economy, while easily doubling the friction durability of current conven-tional ATFs and offering higher torque and better 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