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施分层开采工艺之后,试验井产液量显著提高,增产效果明显,表明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在该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应用前景广阔。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及其管柱和配套工具的研制,能解决各层动用程度不均的问题,有效缓解多层油藏开采时的层间矛盾,对于油田高效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后期机械分层采油管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原有的机械分层采油管柱不能适应油田开发后期生产需要的技术问题,江汉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根据不同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特点,研制了锚定支撑式分层采油管柱、液压调控找堵水一趟管柱、电动开关细分层找堵水一体化管柱、高含盐套漏井堵漏掺水解盐分层采油管柱、套损井(低压油井)油层保护采油管柱。介绍了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含水后期机采方式下分层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含水后期分层采油技术是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依靠细分注水、细分采油工艺技术对油水井不同水淹层位进行分压力系统注采,旨在提高弱水淹层位(部位)动用能力,控制强水淹层位(部位)的产液强度.通过初步实践证明,机采方式下的分层采油技术可以实现高含水后期,控含水、控递减,治理无效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含水后期分层采油技术是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依靠细分注水、细分采油工艺技术对油水井不同水淹层位进行分压力系统注采,旨在提高弱水淹层位(部位)动用能力,控制强水淹层位(部位)的产液强度。通过初步实践证明,机采方式下的分层采油技术可以实现高含水后期,控含水、控递减,治理无效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油田多层系叠合油藏开发主要采用射开多层完井生产,由于层间压力、流体配伍性差异因素影响,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存在一定程度层间干扰矛盾,部分产层产能受到抑制,影响了多层系开发效果,为此国内外油田先后提出不同分层采油工艺技术,旨在有效克服层间干扰,但目前分采工艺主要是基于两层分采,无法满足叠合油藏多层分采技术要求,为此,创新提出"桥式分采器(或遥控分采控制器)+液压式封隔器"多层分采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系列,为叠合油藏高效多层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内外分层采油工艺技术综合性分析评价基础上,确立了适应长庆油田一套井网多层系开采的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即分采泵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该技术2010年在现场开展了16口井的评价试验,先后有11口井显示出一定的分采效果,为下步长庆油田配套分层采油工艺研究和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了南翼山浅层油田分布井段长、跨度大、一次混层压裂不可能压开所有油层段的特点,介绍应用了分层压裂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封隔器配合滑套分层压裂工艺技术,暂堵球分层压裂工艺技术,限流法分层压裂技术。通过多年来的现场实践应用,形成了具有南翼山浅层油田压裂特色的封隔器配合滑套为主的分层压裂工艺技术。通过应用分层压裂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压裂增产效果,为难采油藏效益开发找到了一条有效的措施改造途径。  相似文献   

8.
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监测色谱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提出了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色谱烃指纹浓度的非线性理论,并在大庆油田主力产油区萨尔图试验区混采油井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多流测试器测试工艺技术(MFE)对两口井现场取分层油样并求产.通过实验室原油模拟配比实验、色谱烃指纹内标法绝对定量分析建立了化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非线性数学模型,实现了4层混采油井的分层产能贡献模拟计算.现场监测结果对比表明,绝对偏差不大于3.3%,相对偏差不大于6.6%.同时利用试验区主井分层原油建立了监测模板,对其他混采油副井进行了分层产能监测.该技术具有适用性强、投资少、周期短、准确、快速等特点,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间均衡驱替的分层注水井层间合理配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水驱过程中,受层间储层物性差异的影响,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分层注水技术是改善特高含水期层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其成功的关键是根据各小层的储层物性和动用状况确定各层的配水量。为此,以层间均衡动用为目标,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和动用状况,利用Buckley-Leverett非活塞式水驱油理论,建立了注水井分层配水量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结果表明:层间配水量的差异受油层厚度、剩余油饱和度和调控时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计算的配水量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使各小层达到均衡驱替状态,能够满足分层注水井层间配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埋藏深度差异较大的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扶余油层分层注水、合层采油的工艺技术、同时,对各工艺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益的认识,为今后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孤东油田六区二套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降低。将水驱转换为弹性驱,降低了注水成本,提高了驱油效率。为此进行了驱动方式转换试验.阐述了弹性驱动原理和产量保持不变下弹性驱动的压力传导原理及水驱与弹性驱生产压差计算方法;矿场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非均质注水开发油藏提高水驱油效率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范  侯平舒  张士建  高玉香  谢权 《钻采工艺》2003,26(6):48-49,65
以过渡带隔相注水工艺、实行微破裂压力注水及调剖、调驱等多种工艺结合进行合理注水,可以达到对非均质油藏系统开发,使低渗层水驱动用程度及驱油效率得以提高,对应油井地层压力上升、产能增加;这一水驱油工艺在桥口油田应用,实现了油田连续6年控水稳油,证实可以有效减缓油田自然递减,保持油田持续稳产高产,为同类油藏的控水稳油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致密油藏储层驱替特征及其开发效果,以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为例,通过测试分析及模拟实验对致密油藏储层的敏感性、渗流特征及水驱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为弱速敏、弱酸敏性,无水敏、盐敏性。致密油藏单相渗流启动压力梯度达2.0 MPa/cm,与渗透率呈负相关;束缚水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偏高,共渗区较窄,等渗点较低,含水饱和度增大会导致油相渗透率快速下降。根据其不同驱油阶段含水率和驱油效率的变化,将长7储层的水驱油开发大致划分为无水期、含水快速上升期及高含水期等3不同的开采阶段。无水期驱油效率为18.1%,最终驱油效率较低,仅为31.7%。同时,研究区储层润湿相为弱亲油,对后期的注水开发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底水水平井开发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底水侵入、保证地层压力和有效提高采收率,最大限度的延长油井的无水采油或低含水采油期和保持底水均匀驱替,以提高底水油层开发效果。氮气+凝胶二元控堵底水技术,在底水油藏油水界面附近形成凝胶隔板和高压气腔,增加水流阻力,降低动液面,可以有效压水消锥,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现场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其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到底水油藏控水稳油的开发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稠油热采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其中新开发稠油区块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和老区多轮次吞吐后采收率低、油汽比低是影响热采效果的主要因素。油水之间的高界面张力导致蒸汽驱替效率低是多轮次吞吐后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室内研究,对石油磺酸盐复合体系配方进行优化研究,通过高温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磺酸盐复合体系降低注汽压力的能力,研究石 油磺酸盐复合体系提高注入蒸汽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的能力,研究不同注入方式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体系可有效降低蒸汽注入压力,提高驱替效率和岩心采收率。2004年在胜利油田单家寺油田、孤岛油田、孤东油田现场应用12井次,单井降低注汽压力0.5~2.6MPa,周期采油量增加190~480t,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增油4600t。  相似文献   

16.
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油气在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中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的主要原因。基于介质变形、启动压力梯度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系数,分析了应力敏感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单相和油水两相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单相和油水两相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于单相渗流,给出了定产量、变产量和定流压条件下模型的解;对油水两相非活塞驱替,给出了分流量方程、油水前缘位置方程及压力、产量方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模型的油藏工程应用表明:低渗透油藏产能递减速度高于中高渗油藏;渗流速度比较小时,非线性因素对油水两相渗流影响显著。利用该模型,还可确定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图9参15  相似文献   

17.
针对聚合物油套分注井普遍存在注入过程中粘度损失大、驱油效果差的问题,研究了聚合物地面分注工艺技术。在注水配水间用总阀门控制全井的总流量,用聚合物地面控制器通过调节内管的长短来控制高渗层的流量和压力,低渗层则不通过控制直接注入,以此达到2层均能实现计划配注的目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工艺后,聚合物的剪切率显著降低,粘度损失率由使用前的30%左右降低到10%左右,将投捞测试工期由以前的2 d左右降低到0.5 d,注聚管柱的有效期延长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宝浪油田低渗透油藏水驱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方法根据宝浪油田地质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实验研究了宝浪油田低孔、低渗油藏水驱油渗流特征。目的验证宝浪油田水驱油的渗流特征,据此提出其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宝浪油田低孔、低渗油藏渗流特征具有低速非达西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和临界压力梯度较高、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较低、残余油状态的相对渗透率较高、两相流动区间较宽的特点;相渗曲线类型多,其中水相相渗曲线形态以直线为主;水驱压力梯度、注入水水质、孔隙结构对油水渗流及水驱油效率有重要影响。结论宝浪油田无水期驱油效率和最终驱油效率高。为了获得较理想的水驱油效果,必须对油层进行改造;在注水开发时要严把注水水质关,在开发部署上应尽量延长无水采油期  相似文献   

19.
高低压双气层合采产气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多层合采问题已经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数值模拟、试井分析等,为了更真实地认识“一井多层”低渗气藏(气层物性特征相近,初始压力不同)多层合采时的产气特征,引入了物理模拟技术,结合气藏实际,采用气藏天然岩心,建立了高低压双气层无窜流物理模型(简称“并联”模型),实验模拟气藏定容衰竭开采方式,研究了不同初始压力双气层合采时单层产气、压力变化规律,单层产量贡献特征,气层采收率,配产、高低压气层初始压差对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认识。采用物理模拟技术研究多层合采产气特征尚属新的尝试,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成果对制定类似气藏的合理开发技术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定流压间歇试采井资料解释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流压间歇试采是一种新的试采方法 ,对于低渗透储层试采井采用定流压试采方式 ,可以防止井筒附近能量衰竭过快 ,有利于井筒液面恢复和保持地层能量。定流压生产井资料特点是流压一定 ,产量随着时间增长逐渐下降。间歇试采资料解释方法自动划分流动段和折算产量 ,是处理定压试采资料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