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吉林浑江金矿床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浑江金矿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一种类型金矿床。矿化严格受荒山“S”型构造下盘含矿碳酸控制。矿石包体研究与热力学计算表明成矿温度为182-230℃,压力为5.66×10^7-6.16×^7Pa,成矿流人有中-弱碱性、强还原性地下热卤水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含矿碳酸盐建造是金矿化矿层,金以「Au(HS)」形式活化进入溶液,促使金沉淀的机制是溶液压力降低,还原硫活度下降及有机质吸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小燕子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燕子沟金矿为近些年在川陕甘金三角地区发现的一处中小型金矿床,产在一大型韧性剪切带中,围岩为碧口群地层。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按照矿石自然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流体包裹体以气液二相包裹体为主,还有部分纯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气液二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峰值为180~300℃,盐度w(NaCl)峰值为2%~5%,密度峰值为0.80~0.95 g/cm3,具有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估算成矿压力为50~80 MPa,成矿深度约为5.5~7.5 km。据盐-温图成矿流体的盐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升高,在180~220℃温度区间内,原始流体发生了减压沸腾,导致矿质卸载沉淀。 相似文献
5.
6.
松江河金矿床位于夹皮沟—海沟金成矿带的中部,矿体主要产于新太古界色洛河岩群中部岩性段的底部,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石英-碳酸盐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二相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及少量纯CO_2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1. 38%~6. 81%Na Cleqv)、低密度(0. 41~0. 86 g/cm~3)的特点,成矿温度集中于260℃~390℃,成矿压力为70~106 MPa,成矿深度为6. 8~8. 7 km。成矿过程中,流体经过了H_2O-CO_2-NaCl体系的不混溶,导致金在成矿流体中的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作用并富集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8.
柴河砂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柴河砂金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矿区地质概况及地貌条件刊物了论述,对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有关的各种地质,地貌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砂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黑龙江砂宝斯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金矿体严格受SN向和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砂岩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通过对砂宝斯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及矿石Pb、C、S、H和O同位素特征研究分析,认为金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温度为200℃-230℃、压力为40.9MPa、深度为1.5km;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偏碱性、高硫低氧和相对还原的特点,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有部分地壳物质的加入。Au主要是以Au—S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压力、pH值降低和Eh值升高是导致Au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额尔齐斯金矿带是比较有利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区。泥盆纪和石炭纪的火山岩、碎屑岩地层是主要赋矿层位,华力西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及广泛发育的火山岩带为金、铜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成矿环境和热源,区域北西向、北北西向、北西西向断裂对金矿都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尤其区域斜跨断裂与北西构造交汇部位对金的控制作用更为明显。找矿要以断裂控矿的特点为主,兼顾其他控矿因素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山海关地区金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海关地区放成矿与中和代小侵人体关系密切;在众多小侵入体中选择成矿有利岩体是成矿预测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从七个方面研究成矿岩体地球化学识别模型,优选了一些成矿有利岩体,缩小了找矿范围。 相似文献
18.
牛心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牛心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牛心山金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期后中偏高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甘肃天水李子园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李子园地区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的描述 ,对区内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该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主要地层李子园群和燕山期石英正长岩体。岩体提供主要热源 ,构造提供成矿通道及空间。地层、构造、岩体是三位一体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据此提出了“石英正长岩体 +构造 +异常”的找矿思路 ,并提出了区内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