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动态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电厂主蒸汽温度被控对象的大迟延性、模型不确定性和时变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GA)的动态模糊控制器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被调量的当前偏差值和偏差变化值的大小,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和错时修正的方法,每次只对模糊控制规则表中的一个当前被激活的控制量修正值进行优化,对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表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在线的动态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当主蒸汽温度被控对象的模型参数变化10%时,采用该动态优化方法的模糊控制系统可以将主蒸汽温度动态偏差控制在-3~3 ℃,调节时间缩短了至少40%,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神头二电厂2×500MW机组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该系统分别采用三回路串级控制、温差控制和对大惯性、大迟延的过热器温度对象具有显著控制效果的高阶状态观测器控制。  相似文献   

3.
针对陶瓷窑炉温度控制系统非线性、大时滞、模型复杂的特点,以及目前控制效果中存在调节时间长、超调量大等问题,以串级控制为主要的控制方法,分别提出了主控制器为PID控制、Smith预估控制和神经网络PID 3种控制算法。用MATLAB软件分别对这3种算法在不同扰动的情况下做出了对比仿真,并对仿真结果做了分析。结果表明:串级PID控制的控制效果不太理想;串级Smith预估控制的控制效果有待提高;而串级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主蒸汽温度具有大迟延、大惯性和时变性。自适应Smith预估控制及自适应内模控制均能根据对象状态的改变随时整定控制器参数。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火电厂主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可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神经网络PID取得更好的控制性能,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优化,通过对具有严重参数不确定性、多扰动以及大迟延的电厂主蒸汽温度被控对象进行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嵌入混沌序列的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可以避免局部极小,具有全局优化的能力,对神经网络PID的权值优化是成功和有效的,使得具有多模型特性的汽温控制系统在不同的负荷下均获得很好的调节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电厂1650吨/时大型锅炉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带有降维状态观测器和PI的鲁棒双环串级控制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参数整定算法。经ALSTHOM公司MICRO-ZT20计算机分散控制系统在现场的运行表明,与常规的串级控制方法相比,新方法不仅使电厂汽温控制系统对电力负荷大波动等具有更强的自适应能力(即鲁棒性),而且可推广到其它大迟延大惯性对象的控制中去。  相似文献   

7.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及其在大迟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迟延非线性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内模控制理论的控制系统。系统结构为串级,内回路采用常规比例控制;外回路采用神经网络内模控制。辨识器和控制器均采用3层BP网络实现,并用加入动量项的BP算法来训练网络。以电厂主汽温对象为例对系统进行多种负荷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模型变化时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鲁棒性及抗干扰性,明显优于常规主汽温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主汽温控制系统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针对火电厂主汽温被控对象的大迟延、模型不确定性,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主汽温控制系统。系统结构为串级系统。内回路采用常规比例调节器,外回路采用带辨识器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辨识器为3层BP网络结构,以广义δ规则为学习规则。控制器学习算法为有监督的Hebb算法,教师信号由系统定值和辨识器输出构成。对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在控制品质、鲁棒性方面明显优于主汽温常规PI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控制对象存在大惯性、纯迟延和参数时变的情况,对典型PID串级控制系统加以改进,提出了模糊Smith串级复合控制策略,将Smith预估器引入副回路并利用模糊控制器作为主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克服大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且具有动态性能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以主控制器为程序控制变增益PID控制律的串级控制系统方案.系统的副回路用于克服加热电网电压的波动,程序控制变增益PID控制律用于解决系统严重的非线性问题。仿真和部分实际应用表明,该温度控制系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DMC-PID串级主汽温控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与串级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火电厂锅炉主汽温控制方案。它既克服了单纯PID鲁棒性差的缺点,又克服了单纯DMC由于单层结构而带来的抗内扰能力弱的问题。针对火电厂中大惯性、大延迟的主汽温对象,充分发挥PID抗干扰性强和DMC对惯性、延迟适应能力强的优点,设计了DMC-PID串级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方案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调节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FUZZY-PID的主汽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STAN-90火电机组全仿真机系统平台,选用全论域范围内带自调整因子的模糊控制器与PI控制器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过热器减温控制系统:编程建立相关模糊控制算法并组态实现了控制系统功能.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现PID串级控制系统相比该系统达到了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端部效应及其补偿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精度数控机床用的交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伺服系统,分析研究了PMLSM的端部效应对直线伺服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学习前馈控制(LFFC)补偿技术.学习前馈控制是一种反馈误差学习的控制形式,其包含反馈控制器和采用函数逼近器的前馈控制器两部分.在系统和扰动定性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样条网络的学习前馈补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克服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特有的端部效应所产生的推力波动对系统的影响,实时补偿端部效应引起的非线性时变扰动,提高了系统的伺服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轮发电机组主汽门开度的非线性特性,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理论中的零动态设计方法求出了汽轮发电机中主汽门开度非线性控制规律,并构造出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这是实现汽轮发电机组主汽门开度优化控制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使PID控制器同时具有给定值跟踪和抑制干扰两个方面的最佳特性,提出了PID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笔者设计了给定值补偿型I-PD控制器,其结构简单,便于掌握,易于实现,可以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特别适用于串级控制中级数较多的系统.在深入研究反馈型2自由度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前馈补偿器,有效地抑制了扰动,为改善给定值跟踪特性,在前馈位置上增加一个微分负前馈环节,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等特点,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伺服系统,在分析影响直线伺服跟踪精度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学习前馈控制(LFFC)补偿技术.学习前馈控制是一种反馈误差学习的控制形式,其包含了反馈控制器和采用函数逼近器的前馈控制器两部分.在系统和扰动定性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样条网络的学习前馈补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负载扰动、端部效应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伺服系统,在分析影响直线伺服跟踪精度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学习前馈控制(LFFC)补偿技术。学习前馈控制是一种反馈误差学习的控制形式,其包含了反馈控制器和采用函数逼近器的前馈控制器两部分。在系统和扰动定性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B样条网络的学习前馈补偿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负载扰动、端部效应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传统串级PID主汽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提出了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串级主汽温控方案.主调节器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副调节器采用传统PID调节器.利用模糊规则,主调节器PID参数可根据误差信号动态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机组负荷较大范围变化时,其控制品质优于传统PID串级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级联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根据系统的结构特性,将非线性级联系统转化为基子系统和扩张子系统,在基子系统全局渐近镇定的假设下,根据局部线性化模型的二次可镇定性,构造出非二次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而设计出鲁棒镇定控制器.在该控制器作用下的闭环系统,是鲁棒全局渐近稳定和局部二次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的信号延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引入了一种分析时滞系统稳定性的直接法.该方法通过Rekasius变换消去特征方程中的指数项,解决了考虑时滞的超越方程的求解难题.对系统特征根进行了两步聚类处理,利用Routh判据求解系统特征方程的纯虚根,研究了特征根穿越虚轴的情况,得到了系统不稳定特征根个数在整个时滞空间内的分布.对装设晶闸管可控串补(TCSC)控制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四机两区域系统进行了时滞稳定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能够有效求解单时滞电力系统的时滞稳定域,最终得到了系统在时滞空间内的准确稳定域.对原系统进行的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