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筑形态解析与设计切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建筑形态的解析,提出建筑的三种“概念形态”并将建筑设计的切入与建筑概念形态建构,建立内在的对应关系,以帮助建筑设计人员完整清晰的领悟建筑设计方法的多样性、相关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营口开发区中心医院设计本着人性化设计原则,注重建筑内外环境和整体设计,融入“医疗街”、“绿色医院”的概念。在建筑设计当中加入人性化设计概念将是医疗建筑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琳 《中外建筑》2003,(6):38-41
在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寻求与“城市环境”其生的生态建筑类型逐渐成为国内外建筑师关注的焦点。文章提出“城市类型”生态可持续建筑的设计概念,并通过介绍杨经文近年来对于此类建筑设计问题的独特思考,探求实现城市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的可操作原理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杜娟 《城市建筑》2014,(6):37-37
本文首先提出了“建筑的建筑”、“城市的建筑”两个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当前城市建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从而提出与城市环境协调统一的建筑设计方法,明确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相关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建筑与交互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智能产业的崛起,从人工智能到自然交互,从物联网到元宇宙,人们逐渐进入了数智时代。正如马克·维濏所提出的“普适计算”概念一样,前沿的科技正逐渐隐匿于无形之间,编织进我们的生活之中。同时,我们也已经发现传统的单一维度静态建筑空间越来越难满足人们不断催生和变迁的空间需求。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和智能场景的渗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未来需要进一步的革新和升级。如何让空间更为主动、体贴地响应人们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如何让空间变成可以思考、可以交流的生命体,如何营造新颖的、动态的、诗意的空间体验等成为当前数字建筑设计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交互”成为了未来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为了可以进一步厘清交互建筑和人屋交互设计的理论背景及内容边界,科学地探讨未来建筑设计与交互设计结合的可能方向,理性地构建未来建筑学发展的新学科交叉点,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携手于2022年4月29日共同举办“建筑 x 交互:迈向智能未来”2022人屋交互设计国际会议,并邀请了全球范围内致力于交互建筑及人屋交互设计研究的一众专家学者就相关概念和问题笔谈。在建筑与交互结合的基础理论构建方面,徐卫国提出对于互动建筑的研究要需要突破传统的“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的场所理论背景,从智能建筑的角度出发,将机器人加入互动建筑设计的语境之中,构建形成“机器人—人—建筑—环境”相互积极互动的四位一体的新场所理论;唐克扬针对交互建筑所特有的“动”的概念,阐述了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动”的历史发展和内容变迁,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人屋交互的可能设计思维方法和范式语境。在交互建筑设计探索方面,菲利普·比斯利通过详细介绍Grove交互装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直观且清晰地阐述了一种有机的、自然的、柔性的、气候友好的、超越传统建筑空间的、促进交流和互动的未来新型建筑空间设计的可能形式语言和构成逻辑;迈克尔·福克斯提出交互建筑的发展跟随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并通过相应的案例具体阐述了模块化机器人系统、微型机器人系统以及软体仿生机器人系统对于交互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利用诸如手势控制、生物拟态等关键技术所催化构成的交互建筑设计;在建筑与交互相关概念的梳理和学科建设方面,亨利·埃克斯对交互式建筑、响应式建筑、建筑智能等类似概念进行了明晰和区别,并通过相应的设计范例具体分析讨论了交互式建筑的交互内容、设计逻辑与传统建筑设计的差别,同时催生出建筑学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名词和术语;鲁伊里·格林主要探讨了构建交互建筑这一交叉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并以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的表演与交互设计课程作为典型案例,介绍了构建创意与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体系课程所需要的可能设施环境和课程内容;李力对互动建筑和交互式建筑设计的概念术语进行了辨析,并借助相关设计案例和研究成果从建筑设计过程及建成环境两个角度探讨了互动技术应用的场景和发展前景;刘洁介绍了人屋交互设计的概念变迁和发展脉络,提出未来的人屋交互设计研究除了思考技术的应用之外,还需要从建筑的本质出发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对空间和信息的系统化设计和情感化设计来提高建筑的智商和情商。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文章通过对“绿色建筑”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广阔前景的介绍,明确阐述了“绿色建筑”正逐步成为一种当代人类社会应对生态环境危机挑战、反省自身行为结果的重要修正和选择的必然性,并重点提出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在国外及中国的运用现状,对建筑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12,(1):88-97
张斌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致正建筑工作室(AtelierZ+)主持建筑师。用较接近本土文化传统的方式面对设计创作,减轻对“物”的刻意关注,让建筑设计更多地基于一种“关系”——人与环境、人与物、物与我的关系,让设计师自我放松,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8.
当前,建筑设计“传统风格”概念向模糊化发展,世界流行文化建筑设计师越来越注重“共性化”的创造。建筑风格有几种引人注目之处。如大型传统岭南风格商业设施的升级,历史文化的香味,自然材料的应用,高科技相结合,中国在近50年里在建筑传统风格设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在如何保留“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和“国际新文化环境”的创造方面相结合方面予以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黄增军  宋昆 《建筑师》2012,(5):5-11
本文从建筑建造的发生角度重新审视了建筑设计的介入方式.梳理了“材料”、“空间”、“场所”、“建造”和“体验”等概念。通过对不同领域建筑本质的推演,提出了材料介入的建筑设计方法新视角,并指出在建筑学教学中应加强对材料“质”方面的体验训练。  相似文献   

10.
回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探究一种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设计文法在当前国内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主导的建筑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亭构”空间原型的概念,出自于中国科学院崔彤教授提出的建筑“模件化”设计理论,其理论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高度凝练。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亭构”概念及中西方亭建筑比较下的“亭构”意向,以期由浅入深,从师法自然、源于传统和“亭构”蕴含的中式哲学及审美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同时,基于“形式-结构-逻辑”讨论“亭构”概念的科学性,摸索其在“传统”和“现代”一体两面中的耦合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将来的中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其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三峡大学学生事务中心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实践,通过对当前大学生事务中心实质内涵研究,从该事务中心的基本概况、总体布局、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建筑造型来探讨大学生事务中心的功能及文化载体。试图提出一种以学生为本、体现文化与办公相结合的复合型的高校建筑设计的新思路,从而创造出与校园文化深深相融的个性化学校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涛  章莉娜 《新建筑》2006,(5):75-76
辨析形式、功能的确切含义,指出“形式追随功能”的逻辑错误。认为形式与功能都是建筑实体的属性,而形式是建筑实体丰富属性的一种整体、直接和自然的表达。形式分析应当与内容、建筑实体及环境结合。要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建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尝试从“性格特征”的角度,探讨一种新的建筑创作思考方式。从建筑性格的定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性格特征表达形式等方面,结合相关的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验证。发现“建筑性格特征”对于建筑创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建立系统的选择机制和加强建筑与人感官的联系。基于“建筑性格特征”的思考方式,可以让建筑师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增强对建筑方案内外整体的把控力,不仅只展现建筑的外在形态,更应注重建筑的内在本质,为日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治平  张炯 《新建筑》2012,(1):82-88
当代建筑创作蓬勃发展,新的结构表现理念和手法为建筑创作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结构体系不尽合理、造价高昂、对历史文脉考虑不周等问题,这无疑对当今的建筑创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国外建筑大师作品强势进入中国市场所产生的盲从现象也令人忧心忡忡.因此,通过探讨结构艺术化的意义和价值,解析当代富有“技艺交融”表现之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及其作品,从而提出技艺相互构建的观点和剖析手法,以期为承继和提升“结构艺术化”在当今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Material Engagement Theory (MET) theorizes artefacts as the emergent outcomes of non-linear processes of formation in which both human and non-human forms of agency are involved. It has proved a useful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cess – which typically involves the mobilisation of multiple tools and materialities – but has not yet been applied to urban desig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ET can b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urban form, helping explain the distributed processes of urban formation. In sketching out an outline theory of urban material engagement, the paper facilitates a dialogue between MET and two theories of urban morphogenesis – SIRN and Space Syntax theory – which explain formal emergence in the urban surface and the urban grid, respectively. Exploring these theories’ analyses of urban formation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orm and urban social behaviour – the paper outlines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which centres on the artefactual nature of urban form.  相似文献   

16.
色彩伴随建筑出现并且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被认为是属于绘画装饰领域的词汇.但从建构视角来看,色彩却可以被理解为“饰面”,进而成为“再现”建筑设计过程的重要途径。随着对建构理论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对建构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色彩对于“再现”的意义和方式也有了新的阐释。该文主要从建构理论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色彩“饰面”。  相似文献   

17.
张靖 《安徽建筑》2008,15(1):26-27
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论述,指出在"新焦点"的指引下要规范目前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坚持改革创新,培植信心,为引领本土建筑师"原创设计"新方向打造平台,摆脱"边缘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建筑教育要倍加重视生产实践与建筑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和“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教育质量”中“智育标准”有多项内容,它们的要求范围相近,深度有所不同。剖析“智育标准”的内容,其核心均为强调“建筑设计与生产实践结合”和“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结合”。如何解决这两种结合是衡量建筑教育中“智育水平”的关键。本文重点求索较有效解决这两种结合的构思及其手段。研究的重点除教育体制、学制和生源外,教学上的重点是:端正学牛学习态度;调整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提高生产实践的质量。师资队伍则重在梯队结构的完善和专业素质与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愈加强烈。现象学作为一种建筑思维和知觉的方式,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建筑学概念,"场所精神"亦逐渐成为建筑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泰安蒿里山地段步行文化商业街建筑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挖掘场所文化内涵与历史氛围,并以建筑的语言诠释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 meta-theoretical discussion in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bout materiality and its effect on everyday life and use. Taking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I distinguish between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materialities as described in theories in recent decades.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I develop three possible conceptualisations of interobjectivity. The first perspective sees interobjectivity as collaboratively constructed ‘cross-road effects’. The second perspective sees interobjectivity as the process of stitching together material heterogeneities. The third perspective sees interobjectivity as the radiance of a persistent identity through different contexts. 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each contribute to the ways architectural objects and spaces interact and produce effects. These effects are often discussed within separate paradigms. Putting them together as different modalisations of interobjectivity enables a much richer empirical analysis, where the notion of ‘material effects’ can be differentiated and compa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