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章通过研究USGBC绿色建筑发展的三个基础性、前提性件,对LEED族技术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LEED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化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点,同时,结合市场经济实际,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市场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贺永  乐颖 《山西建筑》2006,32(10):11-12
简述了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况以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对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研究USGBC绿色建筑发展的三个基础性、前提性文件,对LEED族技术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LEED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化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点,同时,结合市场经济实际,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市场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讨论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与其他评价体系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广东建设信息》2005,(12):32-32
绿色住宅招牌今后不能乱打了。11月20日从北京市科委获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组审议,已进入应用阶段。该市建委将利用该体系对本市一些存建项目进行评估,逐步推广,从而规范整个行业的绿色建筑标准。  相似文献   

6.
《建筑节能》2013,(11):78-79
日前,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制定了《江西省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德见》指出,到2015年,全省力争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建设及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备的绿色建筑发展推广机制;新增两个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全省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超过100项;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7.
尽管中西方国家由于社会性质、经济水平、发展历史等多方面不同因素,在就医方式、医院规模、床均占地面积等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各国开展绿色医院建筑的目标以及基本思想是一致的。本文以绿色医院建筑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国际主要绿色医院建筑评价体系以及我国绿色医院建筑及其评价体系发展在评价主要内容、等级划分、医院建筑特殊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国际绿色医院建筑评价体系的经验,指出了其对我国开展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绿色建筑标准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以近年来国家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为研究基础,对安徽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安徽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主要特征,提出了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为安徽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的改造效果,提高其使用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需要建立适用于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分析汇总现有国内外成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基础文献、理论研究及对我国22个典型城市的实地调研,总结旧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其特点。分析提取了具备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及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介绍指标的筛选和权重确定的基本方法,为旧工业建筑绿色再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指出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2007年南京市规划局城南分局委托的城市绿地空间研究课题,根据城市绿地的特性,围绕现行绿地规划管理问题,提出了刚性绿地与弹性绿地的理论。继而分别阐述了其概念、设定条件。最后比较了该理论模型与现有绿地规划方法,提出其具有变复杂为简单、变模糊为明晰、变随意为理性三大先进性,希望其能深入发展,有助于绿地规划。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与绿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志武 《华中建筑》2002,20(3):37-39
全球性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建筑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往的场所,在建筑中应用绿色技术,对为人类营造舒适与健康的聚居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技术特点出发,论述了可持续建筑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阐明了绿色建筑的特征,设计方法与推行绿色建筑的途径,探讨了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的难点所在,可供绿色建筑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3.
As one of the frequently used green spaces of urban residents,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people’s mental health statu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on citizens’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this study collected the sociodemographic data of 556 residents from 15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in Hefei New Municipal and Culture District, Anhui Province, China in March, 2020 through online questionnaires, then adopted the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 (K10 Scale) to evaluate the resi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used GIMP Grid to quantify the green view index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outside the windows. Besides,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and resi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green coverage ratio, satisfaction of the landscapes of green space, green view index outside the window, and green viewing dur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resi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The study verifies the benefits of residential green spaces to promoting resi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under COVID-19, providing a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practice of urba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4.
韩冬青 《新建筑》1999,(2):11-13
简要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绿色设计的关系,在阐明绿色设计的要领原则及其操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城市建设实践中贯彻绿色设计思想的六个难点。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绿色建筑和绿色技术的概念 ,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重点探讨了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和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能够发挥出强大的集雨型功能。以迁安市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为研究对象,以汇水区划分、空间布局策略、径流控制级别、径流控制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田野调查和教学研讨等研究方法,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由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主要载体的集雨型绿地系统的构建方法,归纳了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对绿地系统集雨功能的补充作用;结合专家访谈和课堂授课反馈信息,总结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与偏差。以此来探讨符合京津冀地区城市实际情况的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策略,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晓敏 《华中建筑》2014,(8):102-106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脆弱,国外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建构城市绿色生态功能空间的理论,该文研究了英国伦敦绿带、公园系统、绿色通道、绿链以及绿网等典型实践案例,对比分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绿色内墙涂料的概念 ,分析了发展绿色内墙涂料的必要性 ,重点分析了我国绿色内墙涂料现状并提出涂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symmetric green bonds-energy efficiency nexus in the top ten green bond issuer countries. Quantile-on-Quantile approach is applied, which permit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time-series interdependence in each economy individually to give worldwide yet nation-specific details ab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variables. The estimates show that green bond financing boosts energy efficiency in our selected nations at various quantiles of data distribution. Furthermor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levels of asymmetries between the variables vary by nation, emphas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governments paying particular consideration when enacting green financing and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相似文献   

20.
何子张 《规划师》2009,25(4):45-49
城市绿色空间保护的失控,其主要原因是基于空间设计传统的城市规划难以解决规划过程中的种种空间冲突和利益矛盾.以南京绿色开敞空间的保护和规划为例,反思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目标和方法,对绿色空间的保护需探索一种走向空间政策的绿色空间保护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