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司徒平 《四川建材》2006,32(6):67-68
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对建筑与环境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认识;本文着重探讨有关对建筑、环境、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认识,启示人们自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正确理解和对待环境。  相似文献   

2.
岑健 《建筑》2004,(7):94-94
一、建筑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某一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可持续性的建筑环境设计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技术、美学和人文等方面的要求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综合影响,表现建筑的社会文化内涵。人、建筑和社会环境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社会进步必然推动建筑环境的变迁。建筑离不开特定的文化传统,体现着时代特征。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天人合一、与自然融合的建筑理念。各族先民都有就地取材、利用山石,木材、泥土等自然资源,依形就势建筑家园的历史,建筑的材料、技术、形式与社会环境十分协调,成为民…  相似文献   

3.
最高双峰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不,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是重建环境与开拓环境……从各方看这山,诸峰近高远低都不同。建筑在此山中,此山也在建筑中么?合二为一,是综合性的建筑环境。它们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贯通工业时代的欧洲文化,无视精神环境,且认识取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很片面,使建筑环境观至今残缺肤浅。西方工业时代重物质轻精神,重社会功利轻自然,目前在反思中开始重视环境,但积重难返,仍无视生态之外的自然环境,功利之外的社会环境,特别无视精神环境。建筑学视人的精神生活仅在于观赏建筑样式,极其陈腐。腐草不成莹的美…  相似文献   

4.
胡应鹏 《四川建筑》2004,24(Z1):74-75
绿色建筑,绿色住宅是日渐兴起的一种居住概念.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建筑饱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谦恭,经过千百年地锤炼,形成了"在地"的适应性技术体系,并将其有机地植入环境之中,融合自然之"道",这是传统建筑的智慧所在,也是当今倡导的绿色建筑的初始形式。建筑可看成是自然的有机构成,亦是自然的再生装置。对人而言,也可以把建筑看成是第二自然,它在自然中被唤醒,是自然风景的构成要素,属于自然。建筑从无到有,是在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作用下,依托技术和材料的建构,营造起与环境相适  相似文献   

6.
拥抱自然     
如果人以积极的方式善待自然.也会得到自然善意的回馈。21世纪的建筑不仅要回应人的需求,更要积极担当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未来建筑的根本目的是在人、自然及社会之间建立平衡而又充满生机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余礼湘 《现代装饰》2012,(3):131-131
当前倡导绿色建筑、低碳节能建筑及建筑生态环境的设计受到人们广泛青睐,说明建筑环境是建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又在建筑创作中得到了强化。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提高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行为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和经济评论经发展的今天,建筑业正在篷勃兴起。当一幢幢雄伟壮观、形式新颖、风格各异、装饰华丽的建筑拔地而起,高耸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立刻就会感受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感受到各种建筑所特有的基调、美感和韵律。建筑改变世界,也改变了人的索质和情操。 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建筑环境设计当代已提到重要高度,因为建筑离不开环境,它与建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中大小空间与绿化的穿插,内外环境的渗透,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交融,山泉流水与水面映射,这种因于自然高于自然创造自然的方法,将为建筑增  相似文献   

9.
论建筑、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先楚 《安徽建筑》2011,18(3):18-19
建筑、自然、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协调的,人的生存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这是全人类所形成的共识。文章主要就建筑、自然与人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建筑涅槃     
张昕 《江苏建筑》2001,(4):57-59
建筑是组成城市空间的细胞,是维护自然环境和创造社会环境的物质因素.文章试图从建筑发展中,找出建筑在城市环境下再生的规律,主要观点1、自然因子再生;2、文化性传统性再生;3、建筑空间再生;4、建筑材料与构件再生.  相似文献   

11.
陈红  赵冉 《中外建筑》2008,(3):113-115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引入自然风方式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并使人类与自然相近、相亲、相融。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人居环境的经验。从原始初民的“巢居”、“穴居”到现代社会人居环境,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表现人类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风水是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思想,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其主张“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13.
理解园林文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金柏苓 《中国园林》2003,19(4):51-53
园林自初创之日起就是人类意识中理想王国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模式。一个园林造出来了,文化层次是高是低,基本上就决定了,并不以人们对它的解释为转移。园林文化应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创造,即:创造景观和创造生活。缺乏生活园林艺术会趋于空洞化,并指出探索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应该借鉴传统的智慧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陆志成 《新建筑》2006,(3):109-109
在六角鬼丈的作品中,他的设计首先是从环境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建筑的关系考虑,建筑本身不是单纯的、个体的,而是融入环境和自然中的,建筑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利用大量与自然相协调的形体、空间将建筑引入自然中,使人以一种本质状态存在于自然中,这可以理解为他的建筑作品是对东方哲学的一种解读。近年来,他的建筑从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入自然的协调与生态,形成了他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六角先生作为一位具代表性的日本建筑家,他的作品在自然与建筑、生态与建筑、人与建筑、艺术与建筑等方面带给我们启迪。  相似文献   

15.
浅谈公共建筑室内休闲空间室外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环境对人们生活行为的影响,介绍了建筑、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公共建筑室内休闲空间室外化的观点,把自然光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引入建筑,同时引入了户外景致,使室内外自由衔接,让人们的生活、休闲场所变化有意义和意味。  相似文献   

16.
李英慧 《中外建筑》2012,(11):66-67
在城市住房问题及住区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与提高的同时,人们对居住环境中的人本性、文化性及社会性等综合品质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与生活家园的成为居住环境营造的新目标。文章从关注居住社区环境的社会关系与空间系统的研究出发,从人的行为与需求的角度,论述了居民的理想的居住环境的人文特征与实质内容,从居住社区的空间组织与社会文化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营造原则、体系、设计途径、以及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王维仁 《新建筑》2014,(3):62-69
四合院作为传统的建筑类型,如何在当下高密度的都市里发展成为新的建筑形式?建筑地景和地景建筑如何与合院的建筑形态互动?此篇演讲稿以都市合院与建筑地景为两个主题,以一系列作者完成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地景,合院与园林,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形态与功能的四合院和自然地景的设计可能,讨论新合院形态空间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与人们希望把自然融入居住状态的愿景。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社会各方面所产 生的巨大冲击,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的视角,从中园园林和 人居环境的视角,从城市和乡村发展再平衡的视角,从人的科 学、人的本质属性特征和深层次的健康观的视角,反思我国人 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诗意 栖居的人居环境。以新型乡村化平衡新型城市化,从性命双修 的角度,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补齐人居环 境的短板,以提前应对下一次的瘟疫危机。  相似文献   

19.
环境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然对于人具有两种意义:一是资源,二是家园。环境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家园,是生命之本,更是居住之所。在环境美学的视域中,黔阳与人类的“居住”本质,在大地上最为原初的居住之思息息相关。黔阳作为古老的,“曾在的”居住来阐明居住如何才能够建造。“居住”比“筑造/建筑”更为本源,筑造/建筑是为了居住,但居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居住,而是“诗意地居住”,与人们的居住所依靠的一切建筑物有关。居住的本质是自然环境的完美性与人居环境的完美性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高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高层建筑环境空间进行策划的思路,以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从而使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更符合人类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