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品说明:《山景——蓝白之韵》系列文创衍生设计品是以南京市江宁区横溪山景社区的中草药产区为特色的基础上,采用由金银花、艾草、石菖蒲、薄荷、紫苏、何首乌、野菊花等中草药为主进行的药膳产品包装设计。该包装整体风格造型简洁干净别致,六边形横柱造型的包装上面安装了透明提手,方便携带。《山景--蓝白之韵》系列文创衍生设计提取了7种中草药为基础的图形元素进行雕版印刻,形式上运用非遗技艺:蓝印花布的印染方式来设计包装图案造型,结构上利用镂空、内部贴蓝印花布的制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何睿媛刘勇 《毛纺科技》2023,(3):I0013-I0013
设计说明:《鹰嘴桃帆布包》作品是利用鹰嘴桃果顶像鹰嘴的特征做的延展设计。鹰嘴桃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特产,是一种“有爱”的水果,作品运用拟人化手法设计出了5、6种人物卡通形象,由此组成了鹰嘴桃家族。图案应用在布包上,生动有趣。《帆布袋》作品以中国传统建筑和祥云图案为创作素材,采用简洁线描的方式表现,图案整体造型为圆形,与建筑造型更好地融为一体。本作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乘鸾云裳     
郇佳慧  何麒州  彭梅 《纺织学报》2022,43(8):208-208
本系列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原文中描述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本设计便选用“金丝八宝攒珠髻”作为图案提取的主要元素,凤凰为辅助图案。同时,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年代是“璎珞”流行的时期,故本设计中也加入“璎珞”来丰富设计内容。采用解构主义重组的方式进行再创作。面料选用丝绸面料和轻纱面料相结合,突出古典雅致的设计风格。服装款式选用旗袍元素结合图案,彰显吉祥美满之意。  相似文献   

4.
设计说明:《方锦》系列图形设计作品由方华、方锦两幅图案作品组成,作品以广西壮锦传统纹样为设计灵感,优选提取其中特点鲜明的图案、色彩等进行创新设计开发。作品表现了壮锦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通过再造融合的表现方法,让传统图案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5.
娄山 《印染》2022,(1):98-98
设计说明:本作品是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自信战略的背景下,将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相互交融,将传承与创新有机交织,推动非遗保护的背景下创作的。设计作品采用了纯银材质,整体以"福"字造型为设计元素,左边为书法体的"衣"字偏旁,右边是"葫芦"、"蝙蝠"、"铜钱"的组合设计。取葫芦的谐音"福禄"为寓意,蝙蝠趴在铜钱口意为"福在眼前",表示福即在眼前。本作品在工艺上,经过熔炼、锻打、拉丝、搓丝、填丝、焊接、清洗、抛光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其既是平面设计当中的字体设计作品,又是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本设计既具创新性又不失苗族的独特文化风情,体现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与现代艺术之结合。  相似文献   

6.
《流淌》     
宝相花又称宝仙花、宝莲花,是吉祥三宝之一,盛行于中国隋唐时期,它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是经过艺术处理而组合的图案。作品采用宝相花的构成元素进行解构重组,设计成一个流淌的形象。将沙弗莱呈星点状镶嵌在作品中,象征着雍容华丽的中国传统纹样中流淌着依旧非常闪耀的元素。同时也传达了传统元素所代表的吉祥、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7.
《褶皱》     
作品说明:设计作品主题为《褶皱》,将蚕茧、串珠、薄纱面料与绘画融合,形成特色的装饰图案,整体采用了水彩绘画与彩铅绘画,装饰部分将蚕茧剪成片状与串珠进行规律的粘贴,也额外加入薄纱面料针缝于作品中,以此来增加图案的立体感与层次感。  相似文献   

8.
《印染》2020,(8)
正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民间印染艺术如同一颗钻石熠熠生辉,古人以智慧创造民间印染作品,发展了民间印染技艺,值得后人自豪和骄傲。中国民间传统手工印染伴随历史更迭一路走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手工印染精品在历史扉页上璀璨夺目,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价值观念。现代印染设计以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为基础,融合了当今的时尚元素,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市场对现代印染作品提出要求,设计者需要渗透"巧法造化"思想,彰显作品魅力,提升作品价值。《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一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的发展,追溯了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的应用与功能,汇总了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的图案与造型,分析了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琰 《印染》2019,(13)
<正>服装设计元素是服装设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群山、王羿编著的《服装设计元素》总结了十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分别就服装设计元素的概述、服装风格的创造与服装的外轮廓设计、服装细部设计、服装色彩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服装面料设计、服装设计元素综合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服装设计元素》中对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笔者结合《服装设计元素》一书,以电影服装设计为主题,对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跳马伕》舞蹈服饰为研究切入点,挖掘"非遗"舞蹈服饰所蕴含的传统元素、民族元素,将这些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图案设计中,并将创新设计的图案运用于服饰和家居产品中;另外充分发挥马伕服饰本身的特色,进行玩偶设计,让非遗真正融入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南通色织土布技艺的文化价值传承,保护传统民间技艺,借助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的方式分析了南通色织土布在织造技艺、文化内涵及经济上的重要价值;总结了将南通色织土布与传统拼布技法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将编织技法与南通色织土布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此外,将刺绣、印染等设计手法应用于南通色织土布,为色织土布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光影     
正作品从建筑设计的光影展现形式中获取灵感,吊坠和戒指分别以现代高楼建筑和古埃及金字塔为创作元素,结合喷砂工艺,设计出符合光影表现特点的造型图案,将光影元素简单直观地运用到首饰设计当中。戒指采用了特殊的结构造型,结合喷砂工艺来表现光影元素。吊坠正面的喷砂图案代表了都市夜晚建筑上的各种灯光秀,这里用光的物理现象—衍射图案,来代替现实中光影交错的画面。——光影  相似文献   

13.
刘巍 《印染》2019,(10)
<正>《中国经典图案设计》是对基于传统文化下的中国经典图案设计进行研究的著作,全书分为中国传统图案的基础知识部分和实例应用部分两大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包括植物、动物、人物、传统文字、几何纹样等内容,通过大量的经典图案,帮助读者对中国传统图案形成正确的理解,同时提供大量配色方案。实例应用部分详细讲解了中国传统图案在彩陶、青铜器、传统绣品、玉器以及年画等方面的应用,并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商业作品的创作理念和设计要素,能够在进一步掌握图案设  相似文献   

14.
作品名称:《靛蓝织韵》作品说明:本次设计以雾霭下的悠远山峦为灵感来源,采用贵州侗族的草木染为设计元素,工艺上采用靛蓝土织布。设计中采用侗族草木染工艺,是希望此工艺作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号召大家更好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所收集的近百块南通土布的分析,总结了南通色织土布在色彩、图案等艺术审美与技艺方面的特色。色彩上既沉稳、典雅、大方,又清新亮丽;图案质朴、细致而寓意深刻;织物组织设计上省综法的运用巧妙、灵活,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总之,作为有着朴素之美典型代表的南通色织土布,与中国传统丝绸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刘尧元 《印染》2023,(8):116-116
作品说明:作品从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取创作元素,对中国传统的图案纹样进行设计,通过对部分文化遗产元素进行保留,对其他文化遗产元素进行打破、创新、重新构成,设计中采用回纹、传统植物纹样、吉祥纹样等元素,积极推动对中国传统纹样的设计探索,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7.
《丝绸》2018,(12)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保护传承迈向创新活化的时代趋势下,以彩条牵经技艺在蜀锦中的应用原理为研究对象,重新梳理和定义了彩条牵经技艺的两大类型。采用文献考据、图形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阐述这种技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沿革脉络;并通过《南方丝路图》的创作实践,探析以技术提取为切入点的现代彩条蜀锦设计路线。研究指出:彩条牵经技艺本身具备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设计创新应扎根在对古老技艺的正确解读和适当应用中。结合现代织锦工艺创作出承载古代丝织技艺与当代文化自信的作品,是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活化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尝试运用人物图案对香皂包装进行设计,以《享皂香皂》包装为例,用人物图案在香皂包装中的设计应用来表现创作人物个性化的主题,文章从人物图案的造型、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等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作品说明:要create不要copy系列公益海报共3幅,分别采用了交通信号灯,道路标识和车辆通行这些交通元素进行设计,采用了c4d的形式展现,整体色调以黄色为底,给人以警示的作用。构图较为简洁,上部分展现了交通元素的图案,以红色表示拒绝、禁止,而绿色表示允许、推崇,下面则为标语,让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0.
正三件作品《阁》、《山水之间》、《静》的灵感分别来源于颐和园内的佛香阁、自然风光与智慧海。作者在对颐和园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后,将具有颐和园鲜明特征的元素提取出来,并加以适当的主观创作,使这三件首饰既符合当下的审美趋势,又可以体现出颐和园的文化特色,兼具美观性、辨识度以及美好的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