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究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应用效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旅游经济发展,基于土壤生态修复的相关原理,以常见的紫花苜蓿为主要生态修复植物,探究了紫花苜蓿对重金属镉(Cd)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通过实验发现,土壤中的Cd对紫花苜蓿的生物量以及植物形态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使用紫花苜蓿修复或生物炭吸附的方法均可以起到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2.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修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刘敬勇 《中国矿业》2006,15(12):66-69
矿山固体废物和酸性废水导致矿区土壤中富集大量的重金属。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农作物减产,有时候还威胁到人体的健康。研究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以及采用不同的污染评价方法,可以正确评估土壤的污染等级和危害程度,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靖 《矿冶》2022,31(4)
我国锡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分布于云南、广西等6个省、自治区。锡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尾矿堆存于尾矿库,存在着潜在环境污染风险。根据不完全统计分析,全国共有84座锡矿尾矿库,锡尾矿贮存量约32088.03万m3。本文通过采样检测、收集资料等方式,对锡尾矿主要成分及其属性、锡矿尾矿库废水、周边土壤等监测数据,采样标准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锡矿尾矿库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As、Cu、Zn、Cd、Pb,并从环境空气、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分析锡矿尾矿库的重金属污染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准东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选择准东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对煤矿周围111个点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以及室内试验分析,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GIS插值方法分别对Zn、Cu、Cr、Hg、As和Pb六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污染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与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高低顺序为CrZnAsCuPbHg,从重金属含量平均值来看Cr、As和Hg含量分别超过了新疆背景值的1.3倍、13.0倍和3.1倍,国家二级标准值的1.0倍、4.0倍和3.0倍。土壤中Hg的变异系数较大,煤炭开采活动对Hg的影响比较明显。从相关性来看0.01水平上Zn和Cu,Cr和Pb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0.36,Zn和Cu被认为来自于土壤母质,Cr和Pb被认为主要来自于人为因子,Hg也是主要来自人为因子,As是来自于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土壤Hg和As含量分别为重度和中度污染,而Zn、Cu、Cr、Pb含量比较低。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了Cr、Zn、As、Cu和Pb处于低风险,Hg处于极重的生态风险。从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煤田、工业区、生活区及周围地区、卡拉麦里山的南部和靠近沙漠地带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由于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事故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介绍了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的原理、优点和局限性,并就其局限性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指明了电动力学在修复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Calpuff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缺少对气候条件和特定条件下的空间污染特征分析导致扩散模拟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危险废物填埋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分析方法。确定污染区域,分析该地区的风速风向、温度。通过分析各地区重金属污染分布情况,计算各区域元素的平均污染指数,建立扩散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求得采样点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并以此距离精确计算采样点土壤受污染程度。以富集系数为主要的参数指标测量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按富集系数大小划分污染程度等级,完成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分析。由扩散模拟分析结果可知,该方法与实际全年超标率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为0.1%,为危险废物填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红沙泉露天煤矿作为研究区,采取描述统计,主成分分析和污染评价方法,对煤矸石堆场周围不同距离土壤中Zn、Cu、Cr、Hg、As和Pb的含量和及其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r和As含量超过了新疆背景值分别为2.15和2.31倍,国家标准值1.74倍和2.31倍。土壤中Hg含量超过了新疆背景值,低于国家标准值。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大小顺序分别为Cr > Zn > As > Cu > Pb >Hg。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关性来看,P < 0.01水平上Zn和Cu呈显著性正相关,这两个元素来自于土壤母质。因子2主要由Cr和As组成,来自于人为因素。P < 0.01水平上Hg和Pb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46),来自于煤矸石堆场。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不同距离上的分布来看,Zn和Cu含量分布的比较均匀,Cr和As含量在不同距离中的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煤矸石堆场对周围土壤中Hg和Pb的影响范围为50 - 350 m,超过350 m之后煤矸石堆场对土壤的影响不太明显。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可知,土壤中Zn、Cu和Pb处于轻度污染,Cr、Hg和As处于重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我国锑尾矿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标准指数法分析了典型锑矿采选企业的锑尾矿主要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锑尾矿不属于我国已明确的危险废物,但需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此外,采用水质指数法对锑尾矿库内废水、尾矿库渗滤液和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内废水及渗滤液中Sb和As最高含量分别为3.09mg/L和0.58mg/L,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尾矿库周边土壤中As含量最高为998mg/kg,超过土壤环境建设用地标准15.6倍。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锑尾矿库污染防治和风险管理。创新点:首次收集分析全国范围内典型锑矿企业尾矿基础数据,提出锑尾矿产生系数一般为0.96~0.97t/t原矿。根据锑矿尾矿库自身和周边环境污染数据,归纳研究提出了锑矿尾矿库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Sb、As、Zn。  相似文献   

9.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因此,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降低重金属毒害风险、维护环境健康和恢复生态意义重大。与其他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因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作用方式,讨论了微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协同植物修复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联合修复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这一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秀  于帅  文镇宋  白亮  李霞 《金属矿山》2009,39(4):146-149
从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技术3方面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海泡石和菌根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敏  杨春霞  闫爱博 《金属矿山》2012,41(8):153-155,15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向重金属Pb、Zn、Cd复合污染的土壤中单一或联合添加海泡石和菌根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对玉米生长及玉米体内重金属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使用海泡石和菌根Glomus intraradices可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部的生物量;与单一处理相比,联合使用海泡石和两种菌根可使菌根对玉米的侵染率提高44.53%~58.80%。海泡石可有效阻隔土壤中的重金属向植株迁移,从而显著降低玉米体内Pb、Cd、Zn的浓度;而另一方面,两种菌根会促进植株体内Pb、Cd、Zn的富集,因此,可利用这两种菌根和一些非经济性作物来去除土壤中的Pb、Cd、Zn。  相似文献   

13.
安定明 《矿冶工程》2020,40(4):110-113
通过对矿山周边不同层次土壤采样提取,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形态,结果表明,在上层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扩散情况较为严重,且多以残渣态为主;根据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形态,对矿山尾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防范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根据其作用过程和机理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方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换土法、分离修复等;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固化、土壤淋洗等;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稳定、植物挥发、微生物修复法等。本文就各种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实用性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广西某废弃锰矿厂废渣堆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重金属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广西某废弃锰矿厂废渣堆存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堆存区内设置45个采样点以及周边区域的4个对照点。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法结合GIS克里金插值法对堆存区土壤中Pb、Hg、Cr、As、Cu、Cd、Ni、Co 8种重金属的污染分布规律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堆存区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广西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垂直分布上的特征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Cr因受到酸性土壤的影响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堆存区土壤样品中As处于轻度污染状态,Co处于重度污染状态,Hg、Cd具有很强、强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开采活动的加剧,矿区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今的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其中化学修复法效率高、修复快速,但修复过程中容易造成矿区土壤环境的退化,因此,在利用化学修复方法的同时,如果结合其他方法,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矿区土壤化学修复法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了化学法联合其他方法的研究热点,分析得出当前化学修复方法应当结合其他方法,开展联合强化修复,以确保修复过程减少化学物质对矿区土壤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浮选技术和浮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概念、原理,结合国内外浮选修复研究案例,探讨了浮选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浮选修复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尾矿库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分析测定了南京某铁矿区典型铁尾矿库(A、B、C)污染土壤的重金属(Cd、Cr、Cu、As、Ni、Pb)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尾矿库附近土壤中Cd、Pb含量均超出相关标准及背景值,Cd超标率均达100%,除尾矿库C外,Pb超标率也达100%;尾矿库A、B附近土壤中的Ni和As含量超过了毗邻区土壤背景值;尾矿库附近土壤中Cr、Cu含量均相对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2)尾矿库A、B附近土壤以Cd、Pb污染为主,综合污染评价均为重度污染;尾矿库C附近土壤以Cd污染为主,综合污染评价为轻度污染.(3)尾矿库A、B、C附近重金属综合潜在环境风险分别为中等环境风险强度、强环境风险强度及轻微环境风险强度,Cd和Pb的环境影响占据主导.通过污染评价,建议从地貌重塑、土壤基质改良、耐受富集植物选择等方面对尾矿库污染土壤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浅谈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点及其危害,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途径和土壤修复技术。针对金属矿山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其污染土壤修复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铜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文玲  徐晓燕 《矿业快报》2008,24(1):8-10,23
分析了在金属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尾矿、废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导致对土地大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并造成矿山废弃地土壤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以铜矿为例,说明了矿业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的产生及形态,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和生态修复方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