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青藏高原北部光合有效辐射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五道梁地区1993年9月~1997年12月TBQ-4-1型辐射仪器的分光观测结果,对高原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五道梁地区PAR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η值的日、月变化特征。五道梁地区η值日变化冬季表现为早晚大、正午前后小,夏季则从早到晚减小;五道梁地区月平均η值季节变化较明显,冬季最小,春季次之,秋季较大,夏季最大。光合有效辐射与红外辐射是五道梁地区总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紫外辐射占总辐射的份额较小。五道梁地区平均η值较北京、栾城、额济纳旗及得克萨斯小,较成都、昆明、太湖、海北、张掖大,与加利福尼亚相当。给出了高原北部η的气候学计算式并在计算式中引入了日照百分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类分析法,依据152个气象站多年的月日照百分率变化规律将四川省分区,分别建立气候学计算方程得到四川地面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并通过气候统计方法探讨气象因素对辐射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可反映辐射削弱状况的日照百分率将站点分类,同一区内的站点辐射状况相似,建立的计算方程更为准确,使得四川省各个地区的7个辐射观测站年总辐射的平均相对误差低至3.5%;2)川西北高原(Ⅰ区)总辐射值最大,整体在6000 MJ/m2以上,川西南山地(Ⅱ区)次之,四川高原东缘(Ⅲ区)再次之,盆地(Ⅳ区)最小,在4000 MJ/m2以下。四川总辐射整体呈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减的趋势。3)Ⅰ、Ⅱ、Ⅲ区夏季辐射削弱最强,冬季最弱,与相对湿度、降水量、低云量、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夏高冬低分布相关;Ⅳ区恰好相反,主要与低云量夏季占全年的16%,冬季占35%有关。4)由偏相关分析中的定量结果知,Ⅱ、Ⅳ区低云量均为削弱辐射的主导因素,Ⅲ区为相对湿度,Ⅰ区则相对湿度、降水、AOD三者均与辐射的削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