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ER 50-6焊接用热轧盘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ER50-6焊接用热轧盘条研制过程:合理控制盘条化学成分;冶炼过程控制出钢温度1 620~1 650℃;连铸时控制过热度15~35℃,正常拉速2.2~2.6 m/min;轧制时控制加热温度990~1 050℃;控冷时控制吐丝温度820~850℃,辊道入口速度7 m/min,以及0.45℃/s的冷却速度。生产的Φ5.5 mmER50-6盘条不经退火处理可直接拉拔成Φ1.0 mm的焊丝半成品,成品焊丝焊接性能良好,飞溅少,焊缝平整美观,质量稳定可靠,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2.
付国平  戈春刚 《金属制品》2010,36(4):64-66,70
根据10B33冷镦盘条对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冷顶锻检验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控制轧制坯料的质量、轧制压下量、轧制孔型等提高盘条表面质量。采用控轧控制工艺生产10B33冷镦盘条:粗轧开轧温度约为950℃,轧件进精轧机温度为920℃,吐丝温度为900℃,斯太尔摩控冷线控制冷却。成品10B33冷镦钢盘条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晶粒度9.5~10级,脱碳层深度≤0.01 mm;屈服强度360~400 MPa,抗拉强度595~650 MPa;冷镦检验全部合格。  相似文献   

3.
ER70S-6合金焊丝钢质量优化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ER70S-6盘条强度偏高,拉拔过程中加工硬化严重,部分盘条出现断裂问题,水钢对产品进行检验并与其他厂家盘条进行对比,经分析残余元素、夹杂物含量高,铁素体晶粒细是造成盘条质量差的原因。通过优化冶炼工艺,降低钢中残余元素含量;采取控轧控冷工艺,将吐丝温度设为820~880℃,辊道速度由0.3 m/s改为0.2 m/s,冷却速度由1.3~1.5℃/s改为1.0~1.2℃/s。生产工艺优化后,盘条抗拉强度得到改善,小于570 MPa的比例由优化前的19.23%提高到72.41%,钢中夹杂物含量得到控制,晶粒度下降1级左右,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郑权  刘雅政 《金属制品》2014,40(5):43-47
介绍φ5.5 mm ER70S-6盘条生产开发及质量改进过程。分析拉拔断裂原因,给出改进措施:(1)控制斯太尔摩冷却线保温罩内的辊道速度,首段辊道速度不超过0.16 m/s。(2)为保证盘条轧后相变时足够的缓冷条件,严格控制吐丝后保温罩内冷却速度小于1℃/s。(3)严格控制轧制前加热炉内钢坯头尾温差不超过30℃。(4)降低铸坯偏析和提高钢质纯净度。采用以上措施可控制ER70S-6盘条抗拉强度小于530 MPa,百吨拉拔断丝率降为2~3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焊接用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拉拔过程中出现断裂的焊接用盘条进行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检测。原料表面裂纹、表面组织不均、贝氏体组织、成分偏析、夹杂物严重是引起焊接用盘条拉拔断裂的主要原因。轧制时采用1000℃加热温度,开轧温度在1050~1000℃,吐丝温度小于950℃,保持炉温均匀,控制辊道速度小于0.05m/s,吐丝后的冷却速度约为0.37℃/s可得到符合要求的盘条。  相似文献   

6.
介绍YL82B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盘条试制过程。转炉采用高拉碳工艺,控制终点w(C)≥0.30%,双渣法脱磷,加强出钢挡渣,减少回磷;LF精炼造高碱度还原渣,并适当延长出站前软吹时间;加强连铸过程保护浇注,采用适当低的钢水过热度浇注,以及合理的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拉速波动控制在±0.1 m/min;轧制过程开轧温度975~1 010℃,精轧温度890~930℃,吐丝温度820~850℃,终轧速度22 m/s。生产的盘条同圈时效15 d后抗拉强度为1 156~1 172 MPa,断面收缩率为41%~43%。12.5 mm盘条拉拔至5.0 mm,拉拔过程无断丝,成品钢丝抗拉强度为1 930~1 950 MPa,反复弯曲11~12次。  相似文献   

7.
《金属制品》2017,(2):28-31
企业生产的BZJ60-Ti含钛焊丝盘条同圈抗拉强度差大于160 MPa,用户在免退火拉拔过程中出现频繁断丝。根据BZJ60-Ti动态冷却曲线,并结合斯太尔摩风冷线较短的实际情况,轧制BZJ60-Ti钢时采用(780±20)℃的吐丝温度,辊道速度0.12 m/s,轧制速度为88 m/s的控轧控冷工艺,盘条通条抗拉强度差为28~80 MPa,满足下游用户免退火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低合金焊丝钢盘条免退火生产要求,结合盘条CCT曲线和生产线的特点,采用2种试验方案轧制AH70G低合金焊丝钢盘条。方案1吐丝温度810~830℃,入罩温度730~750℃;方案2吐丝温度890~910℃,入罩温度800~820℃,2种方案辊道速度均为0.15 m/s,风机、保温罩全关。轧制后,方案1盘条抗拉强度约800 MPa,方案2抗拉强度约700 MPa。对2种方案产生不同的抗拉强度和金相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方案2生产的盘条金相组织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主,盘条抗拉强度控制在700~720 MPa,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焊接用ER70S-6盘条在拉拔过程中断裂,细拉钢丝断口以杯锥状为主,粗拉钢丝断口以斜茬状为主。对φ1.2mm钢丝杯锥状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试样心部存在大量马氏体组织,马氏体与基体之间产生大量的显微裂纹。对盘条金相组织进行观察,盘条心部存在马氏体,表面出现全脱碳层,且脱碳后的晶粒尺寸较大。对斜茬状断口金相组织进行观察,裂纹与钢丝表面约呈45°角,裂纹源位于表面。分析表明,ER70S-6盘条中的锰、硅含量较高,造成铸坯凝固过程中中心缩孔处合金元素正偏析,盘条轧制后形成异常组织。采用合理的浇铸温度、拉坯速度、冷却水量等,降低缩孔级别,减轻中心偏析,提高钢坯内部质量,保证成分均匀稳定,控制轧制时的尺寸精度和轧制张力,能够有效降低焊丝拉拔断裂次数。  相似文献   

10.
马志军 《金属制品》2014,40(6):44-47
针对国内某钢厂开发的ER50-6焊丝钢盘条拉拔细丝时断裂的问题,以及焊丝焊接时产生焊接飞溅和熔融电流大的现象,查找炼钢、轧制过程引起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调整冶炼成分以及精炼时间,使w(P)≤0.015%,w(S)≤0.006%,w(O)≤20×10-6,w(N)≤30×10-6;降低夹杂物级别和气体含量,夹杂物最大级别1.5级;使用与ER50-6成分较为适用的保护渣;调整连铸坯拉速与二冷段配水;轧制时对可能造成红钢划伤的区域加装导轮等措施进行防护;降低轧制温度(850~880℃)和吐丝温度(750~780℃),同时控制风冷线的冷速≤1.0℃/s,集卷温度控制在500~550℃。改进工艺后生产的盘条,拉拔断丝率、焊接电流等指标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1.
模拟用户的拉丝工艺条件 ,对中心缩孔方坯轧制的ER70S - 6焊丝用高线盘条进行拉拔试验。拉拔试验结果表明 :单道次压缩率宜控制在 2 0 %~ 30 % ,总压缩率为 95 %时增加的最大强度为 70 0MPa ;中心缩孔坯在轧制的过程中能够愈合 ,对拉拔没有明显的影响 ;组织为铁素体 +细珠光体 +粒状贝氏体的盘条拉拔性能较好 ;采用酸洗挂灰拉拔工艺明显好于直接剥壳拉拔工艺  相似文献   

12.
武文遥 《金属制品》2012,38(4):55-57
为了克服ER70S-6盘条强度高造成的拉拔困难,对比分析不同厂家生产的ER70S-6盘条钢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指出盘条强度高的主要原因是珠光体含量高与晶粒度低。得出结论:(1)在成分不变的情况下,晶粒度与珠光体含量是影响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2)提高吐丝温度,在风冷线辊道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盘条强度,但吐丝温度不能超过900℃。通过调整生产工艺,盘条的抗拉强度大于550 MPa的比例从原来的33%降到12%,工艺调整有效。  相似文献   

13.
高碳钢丝拉拔过程容易产生断丝,通过试验总结出盘条焊接操作新方法。(1)端头准备:用砂轮机将切头处毛刺去除干净,并进行长度为2 mm的45°倒角处理;(2)对焊:在材质相同的条件下依据被焊接材料的尺寸、规格选择不同的电流,以保证合适的焊接温度;(3)焊缝隆起清除:在环境温度下自然冷却至80℃以下,焊缝处打磨后的直径应不小于盘条原始直径的95%。给出焊接回火的4步操作法。采用新的焊接方法,提高了盘条焊接质量,盘条的断面收缩率在10%~20%,抗拉强度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85%~95%,拉丝的断头次数由原来的每百吨2.50次下降到1.16次。  相似文献   

14.
埋弧焊丝用H08SG盘条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涛  易敏  陈延清  孙齐松  唐国志  李宏 《金属制品》2011,37(6):52-55,66
介绍首钢埋弧焊丝用H08SG盘条的生产工艺。给出生产过程控制的关键:(1)控制转炉终点w(P)≤0.007%和出钢温度不大于1 680℃,以保证成品低的磷含量;(2)使用预处理铁水(w(S)≤0.005%)和LF精炼双工艺脱硫,保证成品低的硫含量;(3)通过精炼和连铸过程对钢水的保护解决水口堵塞问题,进而控制卷渣带来的表面质量缺陷;(4)轧制过程控制钢坯开轧温度1 000~1 050℃,精轧温度900~950℃,吐丝温度840~880℃。采用此工艺生产的6.5 mm H08SG盘条化学成分稳定,钢质洁净度高,抗拉强度为650~740 MPa,金相组织为贝氏体,成品尺寸精度可控制在±0.15 mm,满足埋弧焊丝用盘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气保焊丝用H11Mn2SiA热轧盘条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气保焊丝用H11Mn2SiA热轧盘条中合金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设计盘条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流程,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H11Mn2SiA动态CCT曲线。对比盘条在870,850,820℃吐丝温度下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盘条在斯太尔摩线冷却速度不大于1℃/s时,盘条能够完成平衡转变,且对盘条的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不大,铁素体晶粒度均为8.5级。分析不同碳质量分数对盘条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质量分数不大于0.08%时能有效降低盘条抗拉强度。对碳质量分数为0.07%,吐丝温度870℃,冷速为0.51℃/s条件下生产的焊丝进行焊接试验评定,熔敷金属力学性能全部满足要求,抗拉强度540 MPa,-30℃平均V型冲击功67 J,焊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
焊丝用ER70S-6盘条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焊丝用ER70S-6盘条强度偏高的问题,对ER70S-6盘条生产工艺进行调整:(1)缩小C、Si、Mn化学成分的控制范围。w(C)为0.06%~0.11%,w(Si)为0.80%~0.95%,w(Mn)为1.40%~1.55%。(2)优化控冷工艺。入精轧温度≤950℃,吐丝温度≤930℃,斯太尔摩冷却线风机全部关闭,保温罩全部关闭,辊道速度不大于0.25 m/s。按新工艺生产的ER70S-6盘条的屈服强度为340~385 MPa,抗拉强度为500~560 MPa,断后伸长率为34.5%~50.5%,断面收缩率为64.0%~85.5%,可较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