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学视角下的翻译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翻译活动是双语符号转换过程和传播过程的统一体,翻译批评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两个过程中的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原作者、传媒、原作、译文、读者、社会环境等8个方面的因素。而对这8个方面因素的评论又可以分为3类,即双语符号转换过程评论、译文传播过程评论(社会评论)和翻译机构评论。  相似文献   

2.
因翻译活动是双语符号转换过程和传播过程的统一体,翻译批评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两个过程中的翻译活动发起者、译者、原作者、传媒、原作、译文、读者、社会环境等8个方面的因素。而对这8个方面因素的评论又可以分为3类,即双语符号转换过程评论、译文传播过程评论(社会评论)和翻译机构评论。  相似文献   

3.
赖斯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建立了一个以文本类型为导向,同时兼顾语言内因素、语言外因素以及功能因素的翻译批评模式。这种翻译批评模式的建立在中西方翻译批评界具有很大影响,为翻译批评者全面,客观的评估译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2005年-2009年5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关于翻译教学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质化和量化的统计分析,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中中国的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探讨了翻译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寻求翻译教学的新途径,希望能推动翻译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这本专著中提出,翻译批评框架是翻译批评观与翻译批评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其对翻译批评的本质、翻译批评对象和翻译批评路径的阐述,标志着翻译批评学科化进程的开启.从分析贝尔曼的翻译批评理论框架体系入手,以学科化构建的基本范式为依据,解析了贝尔曼对翻译批评学科化构建的贡献,旨在为未来翻译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前,生态翻译学研究侧重于理论构建,很少关注翻译教学中多种体裁的翻译批评实例分析.本研究以该理论为母论,采用多维转换程度与译评兼翻译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描述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本翻译教材中的部分译例和少量其他译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论,并提供了新的译文.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批评具有角度新、范围广、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优点;本课题的4种研究方法对翻译批评有较大的适用性;以生态翻译学为翻译原则,结合本研究运用的7种翻译方法可以帮助译者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7.
商标翻译很多时候表现为不完全忠实的翻译,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翻译现象。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出发,利用评价态度理论,对商标名及其译名的评价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解释,并试图探索影响商标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朱自清《匆匆》的两个英译本的分析,说明了系统评析参数在译本比较中的应用,体现了其客观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系统评析参数的确定及其依据进行界定,并就两个译本差异较大的地方,运用参数进行分析评价,指出系统评析参数对构建翻译批评的理论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传播中国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重要途径。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汉英翻译时不仅需要过硬的语言功底,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针对汉语和英语的文化背景,并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借助奈达的文化因素分类法,分别从五个方面通过丰富的译句例证说明了文学作品中汉英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翻译究竟要不要“忠实”?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然而,翻译除了忠实于原文之外,还得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关注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后现代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热点话题。通过以翻译目的为调节器,对忠实原文、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及目的语文化环境进行协调,可使忠实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1.
析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的翻译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文章重点探讨如何运用功能翻译理论给大家的启示加强和改进翻译教学,从而达到全面地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评析了翻译史上的几种重要的翻译标准,指出了翻译标准的优点和不足,阐释了对翻译前 景的见解,提出了开阔翻译标准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邵晋涵史学批评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邵晋涵,留给世人的印象仅仅是精通经学和历史考证的汉学家,其实他也是一位史学理论家。邵晋涵对中国古代史学所作的批评,特点鲜明,包含着丰富的史学思想,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消除男性话语霸权,女性主义深入挖掘了传统翻译领域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通过翻译实践重新界定翻译标准、提高译作和译者的地位、进行女性主义翻译的重写,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解构,抨击翻译领域乃至文化层面上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中国翻译史上伟大的理论家和实践家,而儿童文学翻译又是他翻译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其儿童文学译作中,有童话、童话剧、科幻小说和儿童小说等。本文将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去探析鲁迅先生翻译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类型、目的以及针对特殊的译文接受者所采取的特殊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功能翻译理论将文本类型、功能和翻译方法联系起来,强调译文的功能特征,并提出应该根据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选择。这一理论对应用性很强的商务信函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商务信函,结构严谨,语言规范、正式、婉转,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一味忠实原文,而是应当更强调其功能性,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熟知其特定的语境的基础上,翻译出具有中文表达习惯的准确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论”中的重要概念“翻译目的”,通过具体实例证明,在“信”“达”的基础之上,把“翻译目的”作为辅助的翻译标准,将对文化因素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之争的解决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商务英语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也备受关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目的,重视翻译行为参与者之间的人际交往,认为好的译文要合适而非对等.文章依据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提出了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活动要遵循的三条原则,即准确、简洁、礼貌原则,以期为译者提...  相似文献   

20.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译文的目的和预期功能,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重视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的回顾,探讨了该理论在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