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实测夏店煤矿8120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等参数,探讨了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为21.6 m,平均动载系数为1.67,且综放工作面顶煤的放出导致了控顶距上方顶煤的破碎、移动,使得支架初撑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等参数值偏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综放工作面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难以确定的问题,以东周窑煤矿83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厚硬基本顶的固支梁模型,运用能量法求得分布于基本顶中的水平应力,进而得到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解析式,采用数值模拟对顶板破断特征和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推进距离下工作面不同位置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现场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条件下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和支架工作阻力明显增加,顶板破断后对工作面形成冲击较大,矿压显现剧烈;830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8 m,周期来压步距为15~20 m,动载系数为1.5~1.8;基于能量法求得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13 000 kN,而来压期间支架工作阻力为11 000 kN,是额定工作面阻力的84.6%,能够满足厚硬顶板条件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测夏店煤矿8120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等情况,总结了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21.6 m,平均动载系数1.67,且综放工作面顶煤的放出导致了控顶距上方顶煤破碎、移动,使得支架初撑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偏低。  相似文献   

4.
根据实测夏店煤矿8120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总结了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21.6m,平均动载系数1.67,且综放工作面顶煤的放出导致了控顶距上方顶煤破碎、移动,使得支架初撑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偏低。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测山西王庄煤矿8120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等情况,总结了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21.6 m,平均动载系数1.67,且综放工作面顶煤的放出导致了控顶距上方顶煤破碎、移动,使得支架初撑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偏低。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测永新煤矿A503综放试验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及其分布频率等情况,总结了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平均周期来压步距15 m,平均动载系数1.67,且综放工作面顶煤的放出导致了控顶距上方顶煤破碎、移动,使得支架初撑力、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偏低。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神东矿区不稳定厚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柳塔煤矿首采综放面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58 m,周期来压步距9.43 m;ZFY10200/25/42型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实际工作阻力仅达到额定工作阻力的64%.与其他厚硬煤层综放面相比,该工作面顶板来压强度小,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影响范围小,支架动载系数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煤炭开采引起的矿压对矿井生产影响,以三元中能煤矿2303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选用估算法对综放支架支撑强度进行校核。研究结果表明:2303综放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39.7、20.57 m,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增加系数分别为1.45、1.32,来压期间采面中部支架工作阻力明显高于上、下端头支架工作阻力;采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约为36.5 m,建议超前40 m对回采巷道进行支护;估算法计算得到的支架工作阻力为3795 kN,选用ZF5400/17/32型液压支架可以满足开采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松软厚煤层综放面矿压显现及覆岩运动规律,以余吾煤业S1206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式,从支架初撑力、循环末阻力、工作阻力频率以及支架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工作面综放液压支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支架前柱受力普遍大于后柱,工作面两端支架压力小于中部。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35.2m,周期来压步距11.7m,动载系数1.55,周期来压较强烈。监测数据分析表明,S1206工作面ZF10000/21/3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选型合理,适应性好,完全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伊田煤业2105综放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特征,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覆岩破断步距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面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25~30m和12~17m,支架的加权平均工作阻力和末阻力分别占到额定工作阻力的64.8%和63.8%,支架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2):20-22
通过实测分析11305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变化特征,掌握顶板来压规律,并评价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最小5 m,最大24.6 m,平均12.7 m;平均来压动载系数为1.42,来压较为明显;支架工作阻力主要分布在2 000~8 000 k N;支架初撑力水平较低,普遍低于21 MPa,且后柱的初撑力低于前柱的初撑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路天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矿首个280m超长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该超长综放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原180m综放工作面有明显的缩短,周期来压存在不同步现象,支架工作阻力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撑顶板的要求.研究结果为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接续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特厚煤层超长工作面综放开采引起的矿压显现规律与传统的岩层移动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为研究超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麻家梁矿14201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固支梁和悬臂梁理论、3DEC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观测的方法对顶板的破断失稳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62.5 m,周期来压步距为25.54 m;数值模拟初次来压步距约为60~70 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5 m,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根据现场监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韩家洼煤矿22号煤22203工作面坚硬顶板矿压显现异常等问题,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对2220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矿压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可知: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70 m,周期来压步距均34 m;工作面的支架初撑力较高,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较好,支架循环末阻力力较大,支架利用率较高,属于来压较明显的综放工作面.  相似文献   

15.
李松茂 《煤》2019,(3):70-72
为确定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的结构特征与矿压显现特征,以大同煤矿集团增子坊煤矿5300综放工作面为基础,对采场顶板的结构与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基本顶粗砂岩岩层为顶板的关键岩层,对顶板的运动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对工作面回采200 m内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得出,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1. 6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约为25. 4 m,来压动载系数平均为1. 39,矿压显现强度较大,但来压时的载荷未超过液压支架的最大工作阻力,因此可确保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相似文献   

16.
以西川煤矿1109综放工作面生产技术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研究了综放开采顶板破断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工作面支护阻力的确定。研究表明,1109综放工作面上位直接顶的周期性破断导致工作面来压,影响其周期性破断的主要因素为上位直接顶岩层厚度以及覆岩压力;工作面支护阻力主要由上位直接顶周期垮落步距、支架控顶距、附加力作用位置以及下位直接顶对上位直接顶作用力距煤壁距离确定,并计算得出了1109工作面合理的支护阻力。现场实测表明:ZF6400/17/32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满足顶板支护要求,能够有效支撑顶板,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的合理支护强度并分析其矿压特征,以神东某矿12301工作面为例,确定了工作面顶板的类别,通过理论计算按工作面最大采高、支架承受载荷以及动载荷对所选用的型号为ZY11000/25/50的支撑掩护式支架的支护强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支架工作阻力监测数据对支架的应用效果和工作面的顶板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所选用的支撑掩护式支架的初撑力统计合格率为62.8%,支架初撑力整体利用率较高,该型号支架能够完全适合支撑顶板。根据支架工作阻力监测数据得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平均12.78 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66.88 m;整个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最大为67.1 m,最小为11.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32.5 m,来压强度缓和;其中,基本顶显著来压期间,来压强度平均为30.0 MPa。确定该支架能够适应该类工作面的顶板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浅埋深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安全阀开启频繁的问题,对平朔井工三矿39107浅埋深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矿压监测系统现场实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得到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为33.7 m,平均周期来压步距20.7 m,周期来压期间液压支架循环末阻力平均为9 700 kN,安全阀开启率平均为3.7%,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水平整体较低,分析表明液压支架存在3种不合理工作状态:安全阀调定压力不合理,前后立柱受力不均衡,部分支架串液.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得出39107工作面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应不低于12 000 kN.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浅埋深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矿压显现特征,通过对某矿某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实测分析,掌握了综放工作面顶板来压规律,并对支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20.8 m,动载系数平均为1.59,支架工作阻力绝大部分在7 000 kN以内,支架初撑力偏低,前柱初撑力较后柱初撑力平均高20%。  相似文献   

20.
赵曦  王涛 《煤炭技术》2020,39(2):39-42
为了掌握超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发生机理,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三元煤矿1312超长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矿压显现特征、液压支架适应性和周期来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平均初次来压步距18.3 m,周期来压步距8.4 m,支架动载系数1.38,平均初撑力4 913 kN,来压期间平均循环末工作阻力9 741 kN,前柱平均工作阻力大于后柱1 557 kN。主关键层的破断距离和对支架的载荷与实测的平均周期来压步距及来压期间循环末工作阻力基本一致,工作面矿压显现受上覆主关键层破断后回转运动的影响,与亚关键层的运动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