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森德勒克斯测灰仪装于瓦尼10号矿洗煤厂,用于连续测定0.5—6毫米跳汰末精煤的灰分。该精煤灰分的定额为6.5%。整套测灰装置包括置于斗式提升机上的自动取样机、制样机和测灰仪(图1)。自动取样机——回旋斗子按斗式提升机的斗子全宽截取煤样,并可调节取样次数。回旋斗子下面接一小皮带运输机以运  相似文献   

2.
煤泥粒度组成对浮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实验室试验分析了细煤泥含量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粒级煤泥浮选时高灰细泥对浮选精煤污染严重,浮选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严重影响精煤产品质量。当细泥含量为12%左右时,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神火集团选煤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于1996年至今先后购进四台ZZ-89A型测灰仪和一台ZZ-89B型测灰仪,分别对生产中原煤和精煤的灰分进行监测,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为公司树立了品牌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快速测灰仪的使用情况神火集团选煤厂1996年开始采用清华大学研制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产过程中再选工艺存在中煤里精煤含量波动较大,最高可达30%,中煤灰分在30%~35%之间,精煤损失较为严重的问题,新巨龙选煤厂通过对重介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将原先"两段三产品"生产工艺优化为"两段四产品",用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代替再选有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对主选段的中矸产品进行高精度分选,回收灰分为10%~12%的3~#精煤产品。生产实践表明,改造后总精煤产率升高较为明显,3~#精煤产品最终灰分为11%,产率增加1.1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浮选试验、接触角测定和Zeta电位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硅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降灰效果以及对细泥的抑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硅酸钠用量为1000g/t时,对细泥的抑制和分散效果最好,精煤中细泥含量最少,精煤灰分降低了1.91个百分点;接触角测定结果显示,浮选中添加了硅酸钠后,浮选精煤的接触角增大,达到108.84°,显著提高了浮选精煤的疏水性;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pH值为中性时,与硅酸钠作用后,低灰煤泥和高灰细泥表面电位分别降低了7mV和16.9mV,增大了两者间的静电斥力,有效减弱了高灰细泥在低灰煤颗粒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王楼煤矿煤泥中细粒含量较高且灰分较高等问题,进行了煤泥的粒度组成、矿物组成、分步释放以及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浮选进行易浮颗粒含量减少,物料可浮性变差,高灰细颗粒对泡沫产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对一次粗选精煤进行粒度分析表明,一次粗选后精煤细粒含量高达8.47%,灰分达31.14%,对精煤品质产生较大影响。在捕收剂为400g/t和起泡剂为60g/t的最佳药剂制度条件下,对煤泥进行一粗一精两段浮选,可以得到产率为66.20%、灰分为11.30%的精煤,与一次粗选相比,精煤产品中细颗粒含量降到6.24%,降幅明显且对精煤品质影响较小。两段浮选工艺可有效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品质,解决了高灰细泥夹带问题,满足了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7.
孙强  冯仲学 《煤矿机械》1989,(12):19-22
CHY-A型精煤测灰仪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而研制的。它首次将单扳机应用于仪器之中,填补了国内现场测灰及自动配料这个空白。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的原理、设计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参数)。  相似文献   

8.
周永胜 《中国煤炭》2002,28(10):51-52
介绍了西曲选煤厂在选煤工艺技术改造和设备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绩。通过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在线测灰仪提高了精煤的合格率和稳定率;通过科研合作开发大型加压过滤机,降低了煤煤水分;在二次技改中采用全重介工艺,通过科学配比入洗解决了高硫煤的出路和极难选煤的洗选问题,提高了洗选效率,保证了精煤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和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兴隆庄煤矿共同研试的TW— 1型智能测灰仪 ,适用于各种原煤和精煤的灰分测量 ,其测量准确可靠、智能化程度高 ,已经由专家通过了技术鉴定。此项成果针对单探测器测灰仪易受温度影响的不稳定情况 ,采用双源双探测结构 ,运用“归一化对称互补法”进行温度主动补偿 ,克服了温度的影响 ,提高了仪表的准确度与稳定性。他们针对工业现场环境恶劣、电磁冲击及各种干扰非常强的情况 ,主机采用了测量数据自动识别装置 ,自动剔除各种测量干扰 ,提高了仪表的可靠性。由于实现了主机自动定标 ,省去了繁…  相似文献   

10.
任瑞晨  宋金虎  程明  庞鹤  卢智强 《煤炭学报》2015,40(5):1143-1147
针对河北唐山地区煤炭黏土含量大、多高灰细泥、浮选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磨矿、小锥角水力旋流器脱泥、分步释放浮选等试验方法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 mm与75 mm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底流和溢流灰分差值为13.05%,说明旋流器串联脱泥工艺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分离部分高灰细粒级煤泥,对底流进行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在保证精煤质量前提下,精煤产率也相应得到提高,说明采用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对原煤泥进行浮选前脱泥,能够有效降低高灰细粒级对浮选的影响,提高精煤的浮选效率;浮选尾煤灰分仍然较低,为38.27%,对低灰尾煤进行磨矿-脱泥-浮选试验,精煤产率为35.47%,综合精煤产率(占全级)相比较原煤泥直接浮选提高率达54.20%。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内蒙古白音华煤田褐煤降灰的可能性,对该煤田褐煤干燥过程中产生的褐煤粉煤进行小浮沉试验和捕收剂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浮选降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煤田褐煤煤泥具有分选降灰的可能性,当浮选精煤灰分为18%时,精煤产率为70%,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84.31%,此时该褐煤属于易浮煤;当浮选精煤灰分<15%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65.04%,此时该褐煤属于中等可浮煤。该试验说明褐煤煤泥可通过浮选降灰提质,为褐煤脱硫降灰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高灰难选煤泥分级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开滦集团以高灰细粒级为主的难选煤泥,为降低精煤灰分,提高精煤质量和精煤产率,进行了分级浮选试验,以0.125 mm为分级粒度,分别进行了粗粒级和细粒级的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和浮选速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灰分为11%左右时,分粒级浮选的精煤产率比全粒级浮选的精煤产率高约9个百分点,分粒级浮选的尾煤灰分比全粒级浮选的尾煤灰分高约6.5个百分点,分粒级浮选在精煤产率和尾煤灰分方面均优于全粒级浮选,从而说明了开滦高灰难选煤泥分级浮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数学模型校正灰分仪测量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场精煤产品灰分测量值和化验值的分析,找出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 “质量近似”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灰分仪测量值进行校正,可使灰分值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的灰分校正方法中原煤灰分变化而同一理论分选密度下精煤预测灰分不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进行精煤灰分在线预测,对东庞洗煤厂多个月份的原煤筛分浮沉资料和精煤资料进行了数据整理与分析,同时充分考虑了浮沉试验过程中灰分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灰分补偿的原煤浮沉灰分校正方法,并结合目标函数最优法,以选煤厂实际生产资料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同位素放射线穿过煤浆时强度的衰减规律,用3种不同的射源,研制了煤浆测灰仪。以上为基础,开发了一套多流测灰系统,用于测量多种煤浆的灰分。借助多流测灰系统测得的灰分,设计了浮选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结合了按入料中干煤泥量加药和按浮选精灰分加药的原理,运用模糊控制技术,通过调整浮选药剂添加量,实现浮选过程的反馈控制。经生产使用表明,煤浆测灰仪的性能指标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同时浮选过程实现闭环控制后,提高了浮选精煤的回收率,也降低了药剂耗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地选煤公司的实际选煤情况,分析目前选煤厂使用跳汰洗煤的现状以及重介质旋流器的洗煤技术,对洗煤工艺进行优化,将跳汰洗煤换成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分选机回收+卧式沉降过滤脱水机回收的联合选煤工艺,采用密度较低的悬浮液系统,在离心力作用下,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产品,以提高分选洗煤的效率。通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洗选后的精煤灰分为17%,发热量约5800大卡,中煤灰分为40%,发热量约3600大卡,原煤回收率达51.3%。  相似文献   

17.
倪超  谢广元  李彪  刘博  彭耀丽  董玉蛟 《煤炭学报》2014,39(12):2513-2518
为降低旋流微泡浮选柱(FCMC)处理高灰细泥含量大煤泥的精煤灰分,构建了强化重力沉降作用、沉降物单独回收的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精煤灰分、产率及浮选完善指标的影响,并与最优工艺参数的FCM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FCMC相比,最佳结构参数组合的S-FCMC精煤灰分降低1.17%,尾煤灰分提高10.79%,精煤主导粒级(0.045mm粒级)灰分降低2.48%,0.074 mm粒级产率基本相当;沉降物中0.045 mm粒级占本级产率50%,灰分58.16%。S-FCMC通过强化浮选过程中高灰细泥的重力沉降脱除,有效减少高灰细泥对精煤的污染,降灰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水平和有效保护环境,对广东坪石发电厂粉煤灰的粒度特性和未燃碳的粒级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未燃碳粒的表面疏水性,基于此进行浮选脱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粒度极细,<0.074 mm粒级产率约为89.81%,未燃碳粒接触角仅为21°,可浮性差;当柴油用量为10 kg/t、仲辛醇用量为3.5 kg/t时,浮选尾煤产率为73.85%,烧失量为4.89%,浮选精煤产率为26.15%,灰分为45.45%,发热量为14.34 kJ/kg,综合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张静玲  郭俊兰 《煤质技术》2012,(4):31-33,36
通过对神东上湾煤和布尔台煤的常规化验结果分析,建立了其发热量与水分、灰分的回归方程,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发热量与水分、灰分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洗油作捕收剂时抑制剂对浮选降灰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四种不同的抑制剂,考察了在洗油作捕收剂时抑制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用Na2SO3作抑制剂可使浮选完善指标达到最高,此时浮选完善指标为46.62%,精煤产率和灰分分别为71.54%和11.32%,与不添加抑制剂相比,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