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比较开采保护层与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效果,以1124(3)运顺开采保护层段和预抽煤层瓦斯段煤巷掘进为试验对象,统计了试验地点煤巷掘进期间残余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屑量等防突指标,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推断了各防突指标是否有差别,分析了开采保护层段和预抽煤层瓦斯段各防突指标产生差别的原因,验证了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含量为评判指标结合区域瓦斯抽采量对船景煤矿一采区东翼+640~+675 m的7~#、8-1~#、8-2~#煤层区域消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并对煤层抽放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有效,瓦斯预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煤》2015,(10)
利用定向千米钻机优势,施工煤层底板主孔并向上进入煤层开羽状分支以预抽条带煤层瓦斯,通过优化封孔并网抽采工艺,抽排孔内积水,提高了抽采效果。此种钻孔施工工艺克服了松软煤层长距离钻孔成孔困难、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等限制,为预抽条带煤层瓦斯实施区域防突措施找到一种可行的手段和办法。对煤体超前预抽、卸压消突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范孝军 《煤》2012,21(5):48-50
对于未受采动卸压消突的高突煤层,在不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时,煤层底板穿层钻孔预抽瓦斯成为了主要的区域性防突措施,通过分析穿层钻孔区域预抽瓦斯消突机理及影响因素,结合张集煤矿13-1煤层底板穿层钻孔预抽瓦斯消突的实践,测量钻孔抽采半径和排放半径,优化穿层钻孔设计参数,统计了煤层的瓦斯基础参数和突出指标,对预抽消突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钻孔的优化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阐述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两种区域消突措施消突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选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作为永红煤矿回采工作面区域消突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残余瓦斯含量法对实施区域预抽措施的3313回采面的消突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预抽后,3313回采工作面煤体消除了突出危险性,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6.
预抽煤层瓦斯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矿井瓦斯超限、积聚的最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瓦斯治理水平,在矿井11011回采工作面采用底板巷穿层钻孔高压水射流卸煤增透技术和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瓦斯作为回采区域防突措施,多措并举,实现了该工作面抽采达标,有效消除了突出危险性。详细阐述了孟津煤矿11011回采工作面区域预抽措施的选择、设计、钻孔封孔及瓦斯抽采,并对工作面回采区域钻孔施工情况、消突及瓦斯抽采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区域防突措施是指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前,对突出煤层较大范围采取的防突措施,井下预抽煤层瓦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区域防突措施.本文根据A煤矿15号煤煤层赋存、瓦斯地质、采掘部署等情况,提出了五种井下预抽煤层瓦斯方案,通过对比各自优缺点选定了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端氏煤矿集中回风巷独头掘进快速消突问题,借助近距离煤岩独巷同向递进的开拓条件,采用顺层孔和穿层孔立体交叉抽采技术全面控制防突区域。抽采期间为防治轨道大巷炮掘扰动破坏钻孔,顺层孔采用全孔段下放筛管以及穿层孔采用"破孔、透孔、分段封孔"三步走二次封孔的防突保障技术,实现防突钻孔高效、持久抽采。经过区域预抽35~40 d后,集中回风巷正前方和两侧15 m范围内煤体的残余瓦斯含量均小于8 m~3/t,满足区域防突效果检验要求,实现独头煤巷快速消突,保障"抽、掘"平衡。  相似文献   

9.
张春璞 《中州煤炭》2020,(11):25-28
成庄矿为了消除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安全有效地开采井下3号煤层4311综采面,采用顺层钻孔预抽该综采面回采区域煤层瓦斯。成庄矿4311综放面作为试验区进行了消突措施、消突效果技术研究,在该综采面预抽煤层瓦斯过程中以及抽放结束后,进行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并对该综采面煤层区域进行预抽煤层瓦斯抽采效果达标和消突效果达标评判。上述措施确保了该矿综采面4311的高产高效安全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采掘深度的延伸,一缘煤业由高瓦斯矿井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一缘煤业15#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和采掘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区域防突措施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3个阶段的区域防突措施:第1阶段的区域防突措施主要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的方法;第2阶段为通过掘顶底板岩巷预抽煤层瓦斯,主要采用穿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的方法;第3阶段区域防突措施为开采保护层或在开采保护层前提下将预抽煤层瓦斯作为辅助手段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黄华良 《煤矿安全》2012,43(8):140-141,144
针对矿井瓦斯基础参数缺乏,采掘部署不合理,预抽措施不合理等区域防突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对茶园煤矿瓦斯基础参数进行了测试。通过掌握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赋存规律,并加强地质构造带抽放钻孔的施工力度,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确定合理的瓦斯抽放预抽期,进行工作面消突效果预评价,确定检验孔的布置原则等工作,对区域防突措施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由于焦作矿区不具备解放层开采条件,地面抽采效果差,只能采取井下区域预抽的区域防突措施,但由于开拓滞后、接替紧张,区域预抽时间严重不足。为了解决采掘和抽采的矛盾,九里山矿在16021工作面试验了高水速凝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从而延长了区段预抽时间,提高了抽采效果,被掩护掘进面16041运输巷掘进过程中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区域措施、水力掏槽局部防突技术,加快了掘进进度,降低了效检超指标率,减少了瓦斯超限次数。  相似文献   

13.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煤矿是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潘三矿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消突周期长,工程量大,掘进速度慢等问题,选择17171(1)轨道、运输顺槽试验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自执行顺层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以来,煤层最大残存瓦斯含量为4.17 m3/t,最大残余瓦斯压力为0.32 MPa,钻屑量S值在4.0~5.4 kg/m之间,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在0.9~2.7 L/min之间,均无超标现象,实现瓦斯零超限,巷道瓦斯涌出量减小,有效地消除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实现工作面安全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4.
张凤奎 《中州煤炭》2019,(8):24-26,30
针对马兰矿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巷道掘进时面临邻近层消突的现状,选择在8号煤层掘进过程中对9号煤层进行联合消突方案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联合消突的方式,不仅缩短了工作面执行综合区域防突措施的时间,确保了“抽、掘、采”平衡,同时,在进行巷道掘进时,能够降低掘进区域突出危险性,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减少瓦斯治理费用,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性防突技术中,通常采用"四位一体"防突预测,而在"四位一体"综合防突工艺中,关键是准确的预测预报。为了进一步防止无突出危险区突然升级,对煤层巷道掘进期间按突出威胁区进行管理,采用钻孔钻屑指标法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对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瓦斯隧道安全快速有效地揭煤,以正习高速公路天城坝隧道揭煤工程为背景,分析了水力压裂大范围增加煤层透气性原理与增透效果影响因素,基于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建立了多煤层瓦斯隧道揭煤防突技术体系,探讨了以超前探测、初探、精探、区域瓦斯防突及检验、工作面防突及检验、验证揭煤等为核心的揭煤防突流程,优化了瓦斯隧道水力压裂防突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黄鹤 《中国煤炭》2020,(4):42-46
针对依兰三矿极复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开采时面临的瓦斯突出和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自然发火等问题,从保护层开采影响范围、开采后的残余瓦斯压力、回采面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然发火角度分析了各煤层开采顺序,确定了首采面布置在上1煤层,从上至下依次开采较为合理。回采前确定采用千米定向钻机预抽中煤层巷道区域瓦斯+中煤层穿层钻孔预抽上1煤层条带瓦斯的区域消突方法;回采期间工作面采用高位钻孔+顺层钻孔的瓦斯治理方法,从而实现卸压抽采、条带消突预抽、实施防灭火工程等。采用以上瓦斯治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达到了区域消突的目的,千米钻机长钻孔钻孔抽放浓度维持在80%以上,回风流瓦斯体积分数基本稳定在0.4%以下。  相似文献   

18.
千米钻机在突出煤层掘进预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澳大利亚生产的VLD—1000型千米钻机,在突出煤层掘进中打钻预抽瓦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千米钻机在沙曲矿突出煤层掘进预抽中的应用研究及分析,论证了"大孔径、长钻孔、长时间"预抽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徐守仁 《煤矿安全》2012,43(6):105-107
为了对新义煤矿12011采煤工作面进行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比较复杂的具体条件,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选择效检钻孔,并用3σ法则对效检钻孔个数进行数学分析。采用钻孔指标法、残余瓦斯含量法以及突出预兆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最终确定消突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志玉 《山西煤炭》2011,31(9):58-61
寺河矿西井区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根据煤层瓦斯地质条件,西井区将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本文论述了首采工作面的区域消突措施,采用煤层残余瓦斯压力法、残余瓦斯含量法和综合指标(D值)法对工作面区域消突效果进行了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