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数值模拟对厚煤层上分层巷柱开采区残留"空区"稳定性对复采工作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通过宽度较大残留采空区时,其顶板垂直应力表现出"弱-强-弱-强-弱"的规律,且出采空区前应力峰值较进采空区后的峰值大;残留采空区底板岩性不同对下方复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分布规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3105残煤复采工作面回采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3#煤层旧式开采区的特征,结合3105复采工作面的布置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破碎顶板应力分布规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工作面回采时应尽量减小工作面回采对冒落层的扰动,确定工作面采用多进度、小循环的作业原则,进一步结合复采工作面特征确定采用穿设钢钎+降低采高的方式进行围岩控制,并在围岩控制技术进行支架工作阻力分析。结果表明:3105复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支架工作阻力正常,无大范围煤壁片帮现象,围岩控制技术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复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采高以及刀柱煤柱与复采工作面的位置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残煤复采的条件以及要实现安全生产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莒山矿3#煤层残煤复采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复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采高以及刀柱煤柱与复采工艺面置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得鳆昨采的条件以及要实现安全生产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3,(9):81-84
对于旧采采用"挖顶弃底"方式所残留的复采工作面,由于其顶板为采空区-煤柱不规则交错状态,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的传统确定方法不能适用。考虑到顶板上方为完全采空状态的复采工作面初撑力过高易顶破顶煤以及顶板上方的残留煤柱,存在集中应力与工作面老顶垮落等影响因素,运用相应的力学模型分析其支架-围岩关系,计算采空区与煤柱2种不同状态顶板下方复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给出的计算公式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7.
《煤炭技术》2017,(6):248-250
通过对圣华煤业1130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根据现场矿压数据,结合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对支架发生受力不均匀,低头甚至后柱拉断等矿压显现现象和原因进行探究,分析了ZF3800/15/23型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失稳机理,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支架选型,达到了良好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房柱式采煤法残留煤柱回采时的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和顶板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3#煤层残煤资源长壁式复采进行三维相似模拟试验。复采过程中对煤层的直接顶、基本顶的应力、位移进行观察、记录,模拟过程再现了顶板下沉、断裂、垮落以及对采煤工作面的影响全过程。通过试验观测与数据分析演化,研究残煤复采过程中顶板的应力变化对顶板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以及顶板垮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7,(8):28-31
为对残煤复采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合理的选型,以晋煤仙泉煤矿2201残煤复采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地质资料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该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合理的选型。结果表明:复采工作面过空巷时形成的基本顶长关键块长度为空巷宽度、煤柱失稳极限宽度、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之和,并通过分析最终确定的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为9 532 k N、初撑力为7 144 k N(31.5 MPa)、中心距为1 750 mm、支架高度为2.5~4.2m。通过研究结果结合复采工作面现场情况,选定ZFY10200/25/42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为合理架型。  相似文献   

10.
新陆煤矿11号煤层为厚煤层,经过单体液压支柱“π”型钢顶梁放顶煤方式开采后,软帮遗留煤复采工作面面临诸多安全问题;通过现场实践与技术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有:采空区瓦斯、采空区积水、采空区遗煤自燃、复采工作面顶板破碎、孤岛煤柱开采压力等;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分析研判,落实采煤工作面全过程灾害风险预控措施,实现了旧区安全复采。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残采工作面煤柱留设尺寸受采空区、上覆岩层岩性、煤柱自身强度、采深、采厚、煤层倾角等采矿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残采煤柱工作面布置方式及支护技术。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布置及支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残煤复采区域松软破碎巷道合理的控制方法,以山西梅园许村煤业2#煤层集中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散体-块体"结构模型,探讨了残煤复采条件下巷道变形机理、围岩控制原则及支护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及工业试验对该支护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初次回采后再生顶板可近似为"散体-块体"结构模型;顶板块体易发生剪切滑移和脱落,表现为巷道顶底板易成为破坏失稳的关键部位,使两帮承受更大载荷而发生片帮破坏;巷道支护破坏的根本原因是支护体和围岩的强度和刚度不耦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在支护完成60d之后,巷道围岩的变形趋于稳定,两帮移近量最大为220mm,顶底板移进量最大为540mm。该支护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残煤复采后松软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残煤综放复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白家庄矿20世纪70年代采用刀柱法开采过的8#煤层下积压大量9#煤的问题,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法,在开采9#煤层时,顺利将8#残留煤进行了复采,成功地解决了近距离易燃煤层的残煤复采问题。介绍了巷道布置、配套设备、回采工艺、工作面压力观测和工作面巷道压力观测。  相似文献   

14.
兰兴煤矿2201工作面是为了回收旧房式开采所遗留的煤柱,工作面前方存在多条空巷,条件比较复杂。通过实际观测,工作面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为30 m,周期来压步距为12 m。用实测统计法,计算出液压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为4 297 k N/架,并用有限元软件FLAC3D模拟计算,得出液压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为4 166.67 k N/架。实测统计法与模拟计算法得出的结果差距不大。因此,结合这两种方法可以对过空巷群残煤复采时液压支架的额定工作阻力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望田煤矿8号煤层复采残煤区域资源概况、煤层赋存结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残煤赋存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残留煤柱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7,(6):47-49
从煤柱的载荷和强度展开研究,基于小煤柱载荷计算公式以及冯国瑞教授推导的上部煤层开采支撑压力向下传递公式,给出了煤柱受上部采场最大集中应力影响的载荷表达式,并以西山煤电白家庄矿为工程背景对多重采动下煤柱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煤峪口矿412盘区残采煤柱工作面留设区段煤柱为例,为达到分析煤柱的稳定性的目的,建立力学模型计算煤柱宽度,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模拟了两种不同宽度煤柱下煤柱塑性区区域与煤柱破坏等情况,验证了计算得到的煤柱宽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郝瑞云  李建忠  马飞 《煤炭技术》2014,33(11):179-182
以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圣华煤业3#煤残煤复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冒顶区-煤柱-复采工作面"的稳定性及其对复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复采工作面推进,冒顶区边缘煤柱尺寸逐渐减小,包括冒顶区在内的采场塑性破坏区范围增大。工作面通过冒顶区过程中,冒顶区前方煤壁为应力最大值18 MPa,远超煤体的极限强度,因此仍然有必要在工作面通过冒顶区后加强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综采工作面过空巷时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ANSY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埋深、不同采高、不同空巷宽度下的空巷顶板沉降、煤壁位移和煤柱切向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埋深增加对空巷顶板沉降、煤壁位移和煤柱应力都产生不利影响;采高增大对空巷顶板沉降和煤壁位移影响较小,对煤柱内应力分布影响较大;空巷宽...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6,(2):42-44
以晋煤集团圣华煤业3#煤层旧采区残煤开采工作为工程背景,在对圣华煤业旧采区开采技术资料和3101残采面前期揭露情况充分研究基础上,应用相似模拟对旧采区冒落区围岩变形与应力进行研究,得出了残采工作面采场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