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目前大多数煤矿对局部通风管理薄弱的现状,为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地向井下各用风地点输送足够的新鲜风流,以达到稀释井下有害气体浓度、调节井下环境温度等目的,基于三维仿真技术研发了矿井风网三维仿真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框架,阐述了系统设计思路、软件系统架构及功能等,应用实例表明,矿井风网三维仿真系统能够实现矿井风流实时模拟、巷道通风情况动态显示,一旦发现通风异常情况能够提供实时报警信息,可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刘莹 《煤炭技术》2013,(9):123-125
矿井通风是煤矿企业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风网的设计与解算关系到井下通风的最终效果。文章在国内外关于井下风网解算软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通风计算软件网络扩展模式,从当前需求、软件结构、软件功能几个方面阐述了网络扩展模式的可行性,并重点针对扩展应用范围和远程监控系统联机两个方面实现了扩展功能。此研究对煤矿企业井下风网的布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风是影响井下工作环境的直接因素,是防治煤矿瓦斯、火灾、粉尘灾害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以某矿山为例,利用Ventsim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三维建模,并通过该软件对风网数据进行解算、风流按需分配仿真和风流动态模拟,为矿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辅助矿井通风管理和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4.
利用建立的矿井三维通风动态仿真模拟系统,在已建立的风网模型上对耿村煤矿未来5年的通风系统规划方案和现阶段西区改造优化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检验方案实施效果,并对方案设计中的不足进行了完善。通过系统的灾害辅助决策功能,对井下的潜在危险进行预先模拟分析,根据灾害模拟结果制订了应急救援预案和避灾逃生线路。利用系统对不同季节自然风对风网影响进行模拟,优选风机工况点,帮助技术人员管理风机。在模拟出矿井不同季节的自然风压对风网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矿井反风模拟,辅助制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避灾线路。通过软件的定制开发将矿井实时监控监测数据接入模型,并可将风流监测数据引入风网的解算分析,实现了风网的动态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通风系统风网解算数据的落后、时效性较差,无法及时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报警,从而导致了火灾事故发生的问题,通过建立风网模型,设计通风自我监测修复系统,实现了数据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分析、处理,从而实现矿井通风系统自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根据井下关键位置的风速、粉尘量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条件,及时调整风机运转速度,改变井下供风量,提高矿井通风效率,确保安全生产,研发了红庆梁煤矿矿井通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并将该系统与红庆梁煤矿通风管理信息系统相连接,实现了对该矿通风系统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处理。实际运行证明,矿井通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将井下风速数速传感器与通风解算技术相结合,能够准确的将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风速转换为巷道风量,并能根据月风量统计结果进行巷道阻力系数的自动调整,利用准确的实时风量,通过通风解算系统,对全矿井的风网进行反算,从而得到全矿井较准确的实时分风量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
以山西漳村煤矿矿井掘进面局部通风装置自动化改造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原理设计图、硬件组成、软件组成以及系统通讯的实现。通过西门子组态软件Simatic W inCC组成上位机自动监控系统,对煤矿巷道通风情况和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同时把各种数据参数实时显示,并对整个系统实施远程控制,因此减少了煤矿井下通风故障发生的几率,保障了矿井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宁 《中州煤炭》2020,(11):138-141
针对煤矿通风监控系统不能及时预防事故、发现隐患问题,基于矿井通风监测系统,研究了煤矿通风监控系统智能修复技术。设计了煤矿风网自修复系统及风网自修复模块框架,系统由地面智能检测管理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和现场监测子系统组成,并对系统的开发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对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风网解算和通风系统模拟是矿山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介绍了一种矿井通风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该系统由高精度风速雷达测量系统(硬件)和通风解算模拟分析系统(软件)构成,系统以雷达测量系统所测得的风速和风量为基础数据,由软件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矿井的通风现状。该系统为矿井通风提供了一种精确监测、分析和管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伍海亮 《金属矿山》2012,41(10):113
为对矿山井下综合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和集中统一管理,梅山铁矿开展了地下开采GIS的研究开发,对矿山地质、测量、井下生产、安全、供电、通讯、通风、供风供水、排水等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或空间、属性数据采集,用可视化手段和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图数一体化的集中统一管理和有机整合,实现了从矿山地测基础数据到井下生产管理与生产调度的可视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掌握莒山煤矿通风系统现状,保证清洁安全生产,选用精密气压计基点测定法,对井下通风阻力进行测定。汇总得出通风阻力具体分布情况,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对系统阻力进行初步分析,对具体阻力段提出了优化建议,为科学有效管理矿井通风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卢长远  刘军 《中州煤炭》2018,(10):15-18
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矿井规模日益增大,通风网络日益复杂,王庄矿老区处于残采阶段,西风井担负区域面临着系统调整。针对王庄矿西风井北翼封闭后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为确保王庄矿老区通风系统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通风系统稳定及主要通风机的合理、稳定运转,对矿井进行通风技术测定,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网络数据库,提出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这些措施对满足矿井各个时期用风需要,保证矿井安全、快速、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确保矿井通风运行安全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风网特征图在矿井通风系统合理性的分析评价中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风网特征图可以分析矿井通风系统的三区管理、通风系统改造、图示矿井空气环境参数、图示矿井通风设施等。文章通过风网特征图在西山煤电镇城底矿的实际应用,说明风网特征图的应用分析在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和改造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平煤股份六矿通风流程长、生产水平多、各水平过渡期通风困难、巷道断面收缩引起通风阻力增加等主要问题,六矿制定了通风经济、高效为目标的通风系统调整工程。依托三维动态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进行模拟,成功建立了矿井三维通风网络模型,实现了矿井动态通风网络解算,提高了六矿的通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郭庄煤业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所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误报警频次高,严重影响煤矿井下综采作业安全的现状,郭庄煤业引进了一套全新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了集中管理的安全生产实时信息平台,实现对井下监控设备实时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煤矿数据模型及复杂巨系统耦合技术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井下同步运行着通信、传感、控制等大小上百个子系统,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智能化巨系统.针对整个矿井智能化巨系统缺乏统一数据模型、传感器数据不完备、跨系统数据融合等难题,提出统一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基于"分级抽取-关联分析-虚实映射"的数据逻辑模型,构建了完整的煤矿井下跨系统全时空信息数字感知体系,形成集井下现...  相似文献   

18.
赵楼煤矿高温热害防治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国家  阮国强  杨壮 《煤炭学报》2011,36(1):101-104
结合兖州赵楼煤矿高温热害防治研究与实践,对开拓、掘进、回采工作面热源状况进行分析,从矿井建设到投产不同阶段的高温热害防治措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赵楼煤矿开拓及掘进工作面以围岩散热为主,采煤工作面以机电设备及热水散热为主;赵楼煤矿从矿井设计、降温设备、管理措施、个人防护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采取矿井分区通风、机械降温、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缩减职工作业时间、补充盐水等方法对矿井建设到矿井投产的高温热害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防治,其中在矿井建设时期、矿井建设过渡时期采用“地面制冷站-井口风室喷水冷风制备-井下通风工作面降温/矿井通风系统井下降温”制冷工艺,矿井投产后采取在井底车场设置制冷硐室进行井下集中制冷,均取得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沈永铜  刘健 《煤炭技术》2007,26(12):63-65
针对祁南煤矿通风系统现状,分析了祁南矿井目前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并根据其矿井的生产规划和生产布局,利用计算机模拟了通风困难时期各主要通风机的通风能力,为风机能力核定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从而为祁南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主要通风机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曹罡  李金霞 《煤矿机械》2012,(9):289-291
煤矿通风系统信息量大,时效性要求高,引入GIS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控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分别从电子地图管理编辑模块、通风信息管理模块、通风网络管理模块、安全检测模块以及操作控制模块等方面对基于GIS的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