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后的现场静载荷试验与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最小平均值qc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依据设计要求建立采用静力触探法定量评价强夯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和标准,利用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对该强夯地基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强夯地基软弱层并确定软弱层区的分布范围。采用探井取土样及土工试验对该强夯地基湿陷性进行定量评价,并发现2个探井中地基土剩余湿陷量较大;分析软弱层的成因并采取石灰砂桩等补强处理措施,消除强夯地基隐患。采用静力触探法,依据承载力标准较精确地划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和影响深度;采用土工试验法,按照消除湿陷性标准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发现两者确定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强夯压实黄土地基及路堤的现场试验方法 ;结合大量的现场试验结果 ,探讨了强夯压实施工工艺、路堤填方合理分层厚度、压实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 ,以及强夯压实施工的经济性等问题 ;提出了强夯压实施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试验段工后观测及工程应用表明 ,强夯压实黄土路基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具有实用性 . 相似文献
3.
4.
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同—呼市高速公路工程为例,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基破坏机理,探讨了湿陷性黄土公路地基强夯法处理方案,分别阐述了强夯原理,强夯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具体施工工艺,为今后同类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主要针对铜黄公路湿软性黄土路基采用强夯法进行试验研究,对原地基强夯压实、填方路堤强夯压实、试验段路基整体强度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强夯法处理铜黄公路湿软性黄土路基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文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法施工的技术工艺和实际应用案例,从其原理、技术参数、计算、施工组织、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施工工艺的探讨,为提高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相关观点仅做业内研究人士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7.
《土工基础》2017,(6):685-689
基于对宁夏东部地区某工程场地夯实处理后的地基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检测,分别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堆载试验的方法,对黄土地基的夯实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对可能引起场区内地基沉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强夯处理的黄土地基密实度高,压缩性低,强夯面以下的表层黄土状粉土的湿陷性已基本消除,地基土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强夯法对宁东地区黄土地基的适用性较高;(2)对于地基表层存在黄土状填土的地基,在基础施工期前应在地表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以消除不均匀浸水时产生轻微的沉降差,且宜选用底部碎石土层作为天然地基基础的持力层;(3)填土的固结沉降、湿陷以及遇水软化现象均会导致黄土地基的沉陷,其本质原因是黄土地基原有结构产生了破坏。研究成果对宁东地区黄土地基的设计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抗压性和抗冻性不佳,为了增加路基的抗压性和抗冻性,可以应用强夯法来解决。强夯法对能源的节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值得在施工中推广和学习。本文主要讲述强夯法在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10.
对国内最大的黄土塬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别采用3000kN·m,8000kN·m,12000kN·m能级强夯进行加固,分别通过平板载荷试验对加固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浸水载荷试验与不浸水载荷试验检测,对比分析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参数和数据,并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冲击压实法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加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一项新技术——冲击压实法。通过常规土工试验及显微结构试验:扫描电镜、压汞分析,并从宏观至微观,定性定量分析了加固效果,同时探讨了冲击压实法的加固机理,并提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参数,为进一步在黄土地区推广该项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强夯处理后黄土地基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不仅具有湿陷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地震易损性。本文通过强夯处理后黄土地基的动力本构模型、弹性模量、阻尼比、震陷性和液化势的试验研究以及波速和地脉动测试,定量评价了强夯处理对黄土地基抗震性能改善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黄土地基震陷性与湿陷性进行一次性施工处理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3.
路基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动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对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曲线在一定条件下近似为双曲线模型,并得到部分试样的模型参数取值。压实黄土动弹性模量随着动应变的增加而减小,逐渐趋于稳定,并且在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及不同围压状态下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阻尼比受含水率、固结应力比、干密度及围压等因素的影响,综合反映为随动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取值为0.2~0.3,但离散性较强。振陷变形与干密度、含水率及荷载作用次数有着密切关系,干密度愈大,含水量越小,振动次数愈大;在同等的应力条件下,振陷变形愈小,并且存在一临界动应力。当动应力小于该值时,振陷变形较小,与动应力近似线性关系;当动应力大于该值时,振陷变形增加较快,呈现明显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强夯加固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所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了试验,归纳出了振动在湿陷性黄土中的衰减规律,分析了加固振动对毗邻建筑及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情况、黄土振陷产生的原因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强夯施工会产生巨大的振动,这种振动在湿陷性黄土中衰减很快;振动会对毗邻建筑产生破坏性影响并影响人的舒适度,当单击夯击能较大时,可能会使黄土产生振陷。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强夯法处理软弱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对夯后地基承载力作经验统计回归分析,得出强夯后地基容许承载力是单夯击能和点夯击数的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不仅仅为单夯击能的函数。强夯处理无黏性土地基时,按照拟静力法,首先计算出强夯拟静力、夯坑深度,然后确定夯后相对密实度。按照前人研究的相对密实度和标准贯入值的经验关系来确定标准贯入值,再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按标准贯入击数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提出其估算公式。工程实例表明,所获得的公式简单且易应用。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的估算可为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初步设计和处理方案的比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拓宽黄土路基湿化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拓宽黄土路基浸水湿化破坏机制与模式,在土工离心机上设计并安装位移量测系统,以西安—潼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为研究载体,建立与实际应力相符的离心试验模型;针对浸水湿化后黄土拓宽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和破坏形式进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开展高填方黄土路堤破坏机制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拓宽路基坡脚处高含水量对拓宽黄土路基稳定性影响极为显著,在地下水位较浅处的地带,强降雨天气或地下水位骤升所引起的拓宽路基荷载下黄土地基的局部失稳会极大威胁上部拓宽路基的安全,浸水破坏滑裂面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破坏过程。由于地基局部湿软,抗剪强度降低,地基的起始剪切破坏发生于老路坡脚处,一旦产生过大的变形量将会引起整个路基自上而下的滑移。地基破坏时的滑动面近似为圆弧状,建议采用裂隙圆弧法对拓宽荷载下地基进行稳定性评价。试验结果还表明,新老路基拼接带土体中的加筋材料起到裹附作用,可增强路基的板结效果,形成有效的土拱效应,这样就充分利用路堤填料本身的刚度,调整地基的沉降变形。 相似文献
17.
土石混合料压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不同级配、不同粗粒含量及破碎率的土石混合料进行了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功、击实方法及等效处理法对土石混合料击实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级配良好的试样,压实特性较好;粗粒含量超过75%时,最大干密度增加不明显,此时,击实功不宜太大;等量替换法与大型击实试验结果接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这样便能获得更好的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18.
爆炸法密实饱和砂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爆炸密实法应用于地基处理已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爆炸法处理地基以其快速、经济、简单、处理深度深的特点为人们所认可和推崇,但由于设计方法和理论的不完善,这一方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装药重量、装药形式、装药的深度是爆炸法密实饱和砂地基设计中比较敏感的设计参数。为研究上述参数对加固密实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以雷管作为爆炸密实动力源,单孔装药的模型试验。共进行了6组试验,其中2组为集中装药形式,其他4组为分层间隔装药的形式。通过量测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地表沉降和静力触探值的变化,分析得出分层间隔装药形式更有利于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且分层间隔装药时,药包布设使得爆炸向土体释放的能量分布越均匀,加固处理的效果就越好,但对能量的分布均匀仅是定性的评价,尚无定量的指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超大粒径人工砾石土的击实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种击实功、3种击实尺寸、8种掺砾量的人工砾石土进行击实试验,研究人工砾石土颗分曲线、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破碎率、细料变化等特性。得出尺寸效应、骨架作用、掺砾量、击实功是人工砾石土击实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人工砾石土在击实功能的作用下颗粒级配趋于良好,其最优含水率均随人工掺砾石量的增加而降低,破碎主要发生在粒径大于约为最大粒径的0.5倍的颗粒范围内。当掺砾量小于60%时,采用2 690 kJ/m3功能300型击实对超大粒径人工砾石土进行质量控制是完全合适的。对于超大粒径人工砾石土的压实度检测,采用粒径小于20 mm的颗粒更能反映击实料的细料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