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柴达木盆地地震勘探历程,着重介绍了盆地地震勘探所取得的石油地质效果,较详细地指出了目前地震勘探工作中的不足,从增储上产的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地震勘探的有利地区,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地震剖面品质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石油勘探是石油行业的一项重要业务,即根据地下岩层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量测量,对地质构造或岩层性质进行研究,以寻找石油和天然气的地球物理勘探。全部勘探过程中,地震资料数据地处理和解释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其中,地震资料处理的计算量尤为巨大。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油价持续上涨,驱使油公司加大了勘探投资,导致全球海上石油地震勘探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然而,海上地震勘探市场的周期性很强且十分脆弱,随着一些新建和新改装的地震船进入市场,海上石油地震勘探市场作业能力将趋于饱和。因此,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承包商应居安思危,做好应对市场低迷的准备;国家石油公司在能源国有化浪潮中不断强大,将成为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承包商的主要客户;未来海上石油地震勘探行业还将面临人才短缺和人才竞争局面。文章还从资产运作、资本运作和战略联盟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外海上石油地震勘探承包商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盆地石油储集体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砂体及侏罗系延安组古地貌河道砂体。由于黄土地貌以及岩性勘探水平时限,其石油勘探基本依托于钻井加地质。随着勘探的深入发展以及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为配合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增储上产,围绕中生界的石油地震勘探,在盆地南部黄土塬冲构中,针对中生界开展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工作。经过精细的构造解释、地震地层学研究以及储层的横向预测,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布署及储量上交工作,并见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0(B11):F0004-F0004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委托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份石油物探方面的综合性科技期刊(1966年创刊)。主要报道内容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各种勘探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地震仪器装备的应用改进与维护、地面测量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和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动态及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6.
简讯     
蓬勃发展的四川山地地震勘探事业 1992年12月,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关怀与支持下,经四川石油管理局批准,由四川石油地质调查处组建的四川石油山地地震勘探公司正式成立了。四川石油山地地震勘探公司(以下简称山地勘探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山地地震勘探技术日趋成熟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40年来,山地地震勘探足迹踏遍了四川盆地18万km~2土地。在改革开放大潮  相似文献   

7.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在ig97年第5期“讨论”栏目中发表了云美厚等“求导能否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以下简称“求导”)文章,文章提出了物探界都很关心的地震勘探的分辨率问题的讨论。高分辨率问题是当今地震勘探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不乏许多实际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石油地震勘探中,通常使用GPS手持机进行工区定位、地理信息采集、测线设计、航线的选择、航点航迹的导航等,随着石油地震勘探需求的增加,传统的GPS手持机已无法满足需求。本文以物探测量辅助软件的特点和管理需求为切入点,开展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物探测量辅助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利用移动GIS平台实现了地图显示、航点查询、航迹查询、测距、标注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在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是我国百种重点期刊之一,并被美国E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07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内容涉及8个方面: 地震正演模拟; 地震资料采集; 地震资料处理; 地震资料解释; 重磁电勘探; 测井; 地质; 讨论和综述。本文主要从这8个方面进行评述。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均有长足的进步,为中国在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寻找油气资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技术是保证石油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地震勘探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部分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地质勘探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在当前的背景之下,地震勘探技术还将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叠前地震数据的规则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动校正前积分法DMO原理的探讨,在借鉴Canning(1996)提出的利用DMO实现三维数据规则化的方法和Biondi(1998)提出的三维叠前地震数据方位角校正方法的基础上,从方位角校正的角度入手,利用DMO和DMO^-1相结合的处理流程对地震数据进行规则化,以得到新的规则的观测系统下具有所需特定方位角的观测数据。此方法可用于解决叠前地震数据道插值、陆上地震勘探中不规则观测数据的规则化和海上地震勘探中的羽状现象校正等问题,可将已有地震观测数据转变为特定观测系统的叠前地震数据,以便于某些处理方法的应用。此方法原理简单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野外观测方式的变化和采集密度的调整对室内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常规处理方法多基于地震数据的点、线、面进行分析,对这类新观测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理论上简要说明常见的几种地震波的波场特征及其在不同数据集上的表现形式,据此提出基于地震波场空间连续性的分析方法,包括炮检关系分析、叠前等时数据集分析、转置数据分析及(F-Ks,Kr)域分析等;从叠前多道、多域处理的角度认识连续地震波场在数据处理中的意义。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野外采集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激发和接收条件的一致性,在观测系统设计上应保证每个面元属性(方位角、炮检距、覆盖次数等)分布均匀一致、地震波场连续,为室内灵活的数据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纵波反射波法多次覆盖技术基于水平层状均匀介质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差太大,是影响山地资料地震成像效果并造成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山地资料地震成像出现的问题,通过简单模型计算,分析了速度横向变化对地震成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CMP和CRP点两边相应射线路径不对称或CRP点的发散。文中对在复杂山地用超长地震排列观测和选排列段叠加的做法提出质疑,并提出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采集和处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垂直地震剖面法(VSP)勘探技术,是地震剖面与地质层位之间的桥梁,能为利用地面地震反射信息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横向预测和油藏描述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阐述了VSP技术的基本原理、采集方法和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介绍了VSP技术在河南油田油气勘探中提供时深参数、层位标定和研究井旁构造方面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胜利油田已经完成了189块三维地震数据的野外采集,为了实现区带地质构造和油气富集规律的整体研究,有必要进行多块三维地震数据的连片处理。本文通过对实际连片处理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复杂地区三维地震数据连片处理的基本流程。连片处理过程中针对各区块的非一致性,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使得连片数据相位、极性一致性好,频率、能量(或振幅)区块间拼接带自然合理,超覆、不整合、断裂、尖灭等地质现象得到了较好的反映。从整个资料效果看,全区地质现象丰富,地层齐全,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连续性,为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精度和钻探成功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改进陆上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的监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颁布的地震资料处理规范,并结合国际通常做法,从几个质量控制基本环节分析了现行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预处理、初至拾取和折射静校正、叠前去噪、反褶积、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环节提出了改进方案,设计了质量控制点和基本控制图件,强调了地震资料处理过程监督的重要性。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处理项目的运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VSP三分量微测井技术在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微测井技术是表层调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微测井布设的数量。本文提出VSP三分量微测井技术,即采用地表激发、井中检波器接收的微测井观测方式,井筒直接借用地震勘探中的炮井。此法不仅降低了微测井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微测井分布密度。对于打穿低速层的微测井,可以直接利用高速层顶界的t。时间作为解释表层结构的控制点。对于没有打穿低速层的微测井,可利用VSP技术中的上行波信息,提取完井深度以下的地层深度和速度信息。  相似文献   

18.
正确使用地震检波器测试仪的量值是保证检波器串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笔者根据近几年校准调研和统计分析情况,对检波器测试仪的使用单位、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种地球物理资料,包括地震、重力、航磁和电法等资的料综合运用,深入揭示研究区地质结构和构造面貌。采用地震迭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正确成像。采用测井数据约束地震资料反演,预测储层横向展布。从而精细研究有利圈闭特征,指导鄂西残留盆地天然气勘探。  相似文献   

20.
陆相薄互层油藏四维地震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维地震监测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海上油田的管理中,但陆上油田成功实例较少。本文在认真分析储层条件、油藏条件、地震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陆相薄互层油藏四维地震监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研究认为,岩石物理研究和可行性论证是实施陆相薄互层四维地震监测试验的基础;提高四维地震资料的可重复性是关键;叠前地震属性的研究和应用是四维地震解释的主要发展方向;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现阶段陆相薄互层油藏四维地震监测试验应首先着眼于稠油热采监测、注气或注CO2监测以及高孔隙未固结或固结较差的砂岩水驱开采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