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水杨酸甲酯对樱桃番茄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cv. Messina)果实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处理对果实冷害发生及多胺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处理减缓了樱桃番茄果实冷害症状的发展,降低了冷藏过程中果实的冷害指数、腐烂率和细胞膜的透性,显著促进了冷藏之前果实内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精胺(spermine,Spm)的积累,并提高了冷藏过程中腐胺(putrescine,Put)和Spm的含量。MeSA处理减轻樱桃番茄果实的冷害与果实内源多胺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番木瓜冷害及抗氧化系统影响,将番木瓜果实分别置于1℃、6℃、11℃和16℃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的冷害情况及其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番木瓜果实对于冷害温度敏感性不同,贮藏温度处于11℃时即发生冷害,6℃下冷害情况最为严重,随着冷害的发生,果实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迅速升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至冷害后期,果实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并发生腐烂。但1℃贮藏期间,"中白"番木瓜果实相对膜透性、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却很低,POD、SOD和CAT活性降低幅度小,且不易发生冷害。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伽师瓜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伽师瓜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分别对0.5、3.0 ℃和21.0 ℃贮藏条件下的 伽师瓜果实的腐烂率、质量损失率、冷害指数、硬度及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s,FADs)、脂氧合 酶(lipoxygenase,LOX)、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ATPase)活力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伽 师瓜果实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持续时间相关,3.0 ℃和0.5 ℃贮藏易遭受冷害,但0.5 ℃贮藏条件下冷害出现较 晚,低温更好地缓解了果实的腐烂现象,维持较高的FADs和ATPase活力,抑制了LOX活力的升高,提高了果实的 抗寒性;21.0 ℃贮藏虽未发生冷害,但果实质量损失率较大,腐烂率较高。不同贮藏温度下伽师瓜果实各种指标的 测定结果表明0.5 ℃条件下贮藏果实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研究外源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GA_3)处理对采后番茄果实抗冷性的影响。以绿熟期的浙粉702番茄果实为试材,室温下经0、0.2、0.5和1 m M GA_3水溶液处理30 min后,在4℃条件下贮藏,分别在贮藏第0、3、7、14、21和28 d时取样,于室温下放置3 d后测定番茄果实的冷害指数以确定适宜的GA3浓度,并观察此浓度GA3处理后番茄果实微观结构变化,测定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离子渗透率以及细胞膜磷脂相关酶: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脂氧合酶(lipoxidase,LOX)和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源0.5 m M GA_3处理能有效减轻番茄果实的冷害症状、保护细胞的微观结构、抑制MDA含量和离子渗透率的增加以及PLC、PLD、LOX和PG活性的增强,从而提高采后番茄果实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科技》2011,(09):365-368
为探索减轻李果实冷害的新途径,以串红李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对低温下贮藏的李果实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果在冷藏12d后,a*值、b*值、相对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都呈现上升趋势,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量快速下降,冷害指数逐渐增加,说明此时冷害已经发生。而经氯化钙处理的果实,硬度、外观、冷害指数明显低于对照,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受到一定的抑制,L*值降低、a*值增大,贮藏初期的着色指数高于对照,但只有2%氯化钙处理的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电导率前期较低后期高于其它果,内部冷害指数明显低于对照,说明2%氯化钙处理从外观上明显地抑制了李果实冷害的发生,而综合内外两种冷害指数来看,只有2%氯化钙处理抑制冷害的效果较好,保持了李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的影响规律,对0~20℃的贮藏温度下,在贮藏时间15d内的黄瓜果实的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黄瓜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处理时间有关,而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下,黄瓜细胞组织受损程度及与冷害发生的关系。研究发现,0℃下的渗透率最高,渗透率变化最为明显,渗透率增量最大。表明贮藏温度越低,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越明显,出现跃变的时间越早,则黄瓜冷害发生得越早;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随之增加,冷害随之加重。同时,适当的变温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抑制冷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黄瓜果实冷害的影响规律,对0~20℃的贮藏温度下,在贮藏时间15d内的黄瓜果实的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黄瓜冷害的发生与贮藏温度及处理时间有关,而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下,黄瓜细胞组织受损程度及与冷害发生的关系。研究发现,0℃下的渗透率最高,渗透率变化最为明显,渗透率增量最大。表明贮藏温度越低,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越明显,出现跃变的时间越早,则黄瓜冷害发生得越早;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电解质渗透率随之增加,冷害随之加重。同时,适当的变温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抑制冷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采后“紫娘喜”荔枝果实为试材,使用0.5 mmol/L褪黑素(MT)溶液对其浸泡处理10 min,晾干后置于(4±1)°C、(85±5)%条件下冷藏30 d,研究MT处理对荔枝果实冷害及抗冷相关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MT处理显著降低了荔枝果实冷害指数,推迟了果皮色度a*值下降;冷害指数在冷藏第30天较对照果实降低49.4%,果皮色度a*值在第10~30天期间平均提高37.2%。MT处理减缓了果实膜相对电导率升高,抑制了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积累,如第30天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O2·-生成率和H2O2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29.6%,16.9%,6.9%和6.3%,从而减轻了果实氧化胁迫并使膜完整性得到维持。MT处理降低了果实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同时提高了总酚、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导致果实酶促褐变减轻。MT处理提高了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维持了... 相似文献
14.
热处理对柿果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当的热处理能减轻柿果的冷敏感性和生理失调。通过试验发现,以48℃热空气处理3h和44℃热空气处理4h最适合于减轻柿果的冷害,其冷害指数远低于对照。这两种处理均可抑制柿果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果皮细胞膜透性,还能降低果汁相对粘度,提高果肉出汁率,但对果肉单宁含量无明显影响。用过高温度或过长时间热处理(经52℃热空气处理2h),容易引发热伤害。 相似文献
15.
16.
以新疆塞买提杏为实验材料,用质量浓度0.01 g/L的水杨酸以减压渗透方式处理,置于温度0 ℃、湿度90%~95%的冷库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冷害指数和冷害发病率及与活性氧代谢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结果表明:质量浓度0.01 g/L的水杨酸处理能明显降低杏果实冷害发生率,减缓杏果实贮藏期间CAT和POD活性的下降,有效提高杏果实SOD的活性,抑制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的增长。说明水杨酸处理可减轻杏果实的冷害发病率,这与水杨酸处理能防止杏果实冷藏期间过高的氧化伤害,维持杏果实活性氧代谢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低温处理对樱桃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樱桃冷害发生的温度和不同低温下樱桃的冷害程度,确定樱桃最佳贮藏温度,防止贮藏过程中冷害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本实验将‘巨红’、‘砂蜜豆’、‘拉宾斯’、‘雷尼’4个品种的樱桃分别在-0.5、-1.0、-1.5、-2.0℃进行贮藏,测定樱桃的冷害指数﹑感官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樱桃的冷害程度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加剧,-2.0℃处理的樱桃全部发生冷害,霉腐率均达到100%,完全失去食用价值;-0.5℃处理组的冷害发生程度最小,-0.5℃处理的‘巨红’SOD、POD活性、总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而PPO活性、MDA和乙醇含量均低于其他品种,各项感官品质和生理指标均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